研發生產一枚火箭需要一系列產業鏈的配套支援,足以形成上千家關聯企業的產業叢集。
各部門對應的頂尖工程師隊伍就得上千人,甚至幾千人。
如果沒有國家級別的強力支援,陸安自己從無到有的搞,光是為星界動力航天公司拉起這麼一支工程師隊伍,能在兩年內搞定都算是超高效率了。
而且一些領域內頂尖科學家或工程師,往往都在國家隊。
排除這些人才,剩下的人才,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會差一兩個檔次。
陸安雖然他大腦裡有著領先世界數百年的技術知識,他可以憑一己之力手搓一個人形機器人,但就算他掌握了全部的火箭技術,也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手搓一枚火箭出來。
因為這不單單是尖端科技,同時也是大型的系統工程,需要成百上千乃至數千人在幾十上百個大大小小的部門通力合作、統籌協調才能把火箭順利造出來。
陸安微笑道:“昨天,老師在電話裡跟我打招呼了,上邊正在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參股的四大企業已經在從中抽調人力資源,大概有700到1000人左右。
四大企業不會過於藏拙不放人,一方面這是上邊的指示,另一方面四大企業均參股了星界動力航天公司,公司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吃虧。
有了這些骨幹人才到位,就能夠迅速把星界動力航天的七大部門的主要人才缺口填補上。
換言之,這些人才到位之後,很快就能運轉起來。
這就是有國家層面的鼎力支援帶來的高效率,至少能節省三年以上。
最為重要的是,有了國家的支援,人才壁壘就消失了。
若是換做另一個人創辦一家商業航天公司,去年多部門聯合釋出了檔案後,成立公司肯定沒問題,但要說成立商業航天公司後,能迅速拉起一批卓越的科技研發團隊是斷不可能做到的。
四大國家隊企業裡的骨幹人才會給你?想都不要想,航天領域最優秀的那些人才早都進了國家隊,就是開出超高薪資待遇,也未必能夠讓人跳槽。
因為這其中不單單是個人問題,還涉及到航天領域的尖端技術的保密問題。
陸安創辦的星界航天動力公司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即便是一些涉及到技術機密的航天領域的技術與人才,都能跟星界動力航天打通鏈路,乃至互通共享。
這是別的商業航天公司砸再多的錢,都拿不到的頂級資源。
不誇張的說,星界動力航天的起點就是以後其他同行商業航天公司難以觸及的終點。
末了,孟秋顏看向陸安說道:“星界動力航天的薪資待遇體系,要不要搞股權激勵以及分紅方案?”
陸安當即搖頭否決:“這家公司就不用搞這些激勵方案,不合適,畢竟有四大國家隊企業參股,而且星界動力航天短期內肯定是沒法賺錢盈利,這樣的超大型重資產,需要持續大投入,未來就算有業務訂單,也不足以衝抵前期鉅額的投入,三五年內也無紅可分。”
對於星界動力航天公司,其股權結構就保持五大股東,即陸安和四大國家隊企業,股權比例也不會變。
既不稀釋股權出來用於期權池激勵,也不會尋求融資引入新的股東。
至於星界動力航天所需的大量研發資金投入問題,陸安給出了兩個方案解決資金問題。
其一是向銀行貸款,星界動力航天這麼強悍的背景,現在的陸安也不可同日而語,銀行斷是不可能會再玩突然抽貸這種把戲,除非是腳癢癢了想去踩縫紉機。
而且有這麼強悍的背景,找銀行貸款也容易。
其二便是陸安也可以當星界動力航天的債權人,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陸安用他個人名下的錢借給星界動力航天,以後元界智控每年都會分紅,而且必定是一年分的比一年高。
等若干年後,星界動力航天公司實現扭虧為盈,再把借陸安的錢按程式償還就行了。
陸安自己借錢給自己創辦的公司,斷然不可能出現星界動力航天會出現被債主催債這種鬧心事。
過了一會兒,孟秋顏思量著自顧自地道:“既然不採用股權激勵以及分紅的方案,那隻能從別的方面激勵了,更高的薪資和更高的福利待遇。”
說到這裡,孟秋顏看向陸安:“你覺得呢?”
陸安點了點頭笑道:“就按你這個思路來吧,星界動力航天的科技人員的薪資待遇,怎麼都不能比老鎂的nasa和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低。”
孟秋顏在擬定薪酬待遇方案時,也比對了國內外同行的待遇,於是說道:“公開資料顯示,nasa的工程師年薪約7萬美元,約45萬元人民幣;spacex公司起薪就是12萬美元起步,約79萬元人民幣,總工程師級別可達35萬美元,約230萬元人民幣。”
在國內從事航天領域的從業者待遇,因地區、經驗及企業型別而異。
國內的民營航天公司才剛剛起步,主要還是看國家隊。
根據幾大國家隊企業的待遇,其基礎薪資較低,如應屆碩士月薪在8k至12k,不過福利完善且穩定,畢竟是國家隊企業。
若是民營企業,這點待遇肯定不會吸引到真正的頂尖人才。
即將成立的星界動力航天公司,其技術崗位分為三個大級別:工程師、科學專家、總師。
工程師細分五個級別: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副高階工程師、正高階工程師。
科學專家有四個級別:研究員、副高階研究員、正高階研究員、首席研究員
總師崗位有三個級別:副總師、總師、首席總師。
這也是星界動力航天公司工程師崗位的職業晉升路線,總共十二個級別。
公司的晉升路線走的是雙軌機制,也就是常規晉升階梯和特殊人才晉升。
常規晉升是學歷與資歷精準卡點。
特殊人才晉升是面向天才型選手,直接向陸安審批,可無視學歷與資歷。
只要能夠得到陸安的認可,就能直接一飛沖天,但這也是最難的,常規晉升好歹也能靠熬資歷晉升幾個級別。
工程師的五級劃分,更加強調技術成長的連續性,且有著明確的學歷與資歷要求。
技術員:需本科學歷+1年見習期,掌握基礎裝置操作。
助理工程師:需本科學歷+2年技術員經驗,或碩士+1年實踐,可獨立完成簡單技術方案。
工程師:需助理工程師任職滿4年,主導過3個以上專案。
副高階工程師:需博士+2年經驗,或碩士+5年經驗。
正高階工程師:需副高任職滿5年+重大技術成果,如主持研發國內領先的新工藝。
當來到正高階工程師級別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正式踏入了技術崗金字塔頂端,再往上的科學專家、總師就是塔尖上的存在。
陸安思索了一陣子,心中有了決斷,轉頭看向孟秋顏說道:“星界動力的技術工程師起薪待遇高於spacex公司,他們給12萬美元年薪起步,我們給超15萬美元年薪起,也就是100萬元人民幣,百萬年薪起。”
星界動力航天公司不搞股權激勵和分紅,肯定就要在薪資待遇方面予以提高,而且工資累進稅大,所以還要抬高基礎薪資,讓稅後薪資也很可觀。
孟秋顏旋即進行備忘:“技術員年薪100萬,後面的呢?”
聞言,陸安有條不紊逐一說道:“助理工程師175萬,工程師300萬,副高階工程師525萬,正高階工程師900萬。”
陸安說完瞄了眼孟秋顏,見她備忘好了,繼續說道:“研究員1400萬,副高階研究員2000萬,正高階研究員3000萬,首席研究員5000萬。”
片刻後,孟秋顏問道:“最後三個級別呢?”
陸安旋即回答:“副總師7500萬,總師1億,首席總師2億。”
星界動力航天公司這份年薪待遇放在國際上進行同業對比,不管在哪個級別屬於高薪,不但與國際接軌,而且高於國際同行。
放在國內,那就更不用說了。
即便是跟那些國家隊企業相比也更具吸引力,雖然國家隊企業穩定不假,但星界動力給得多啊。
除了高薪資待遇外,其它福利也是頂格的。
陸安看向孟秋顏如是說道:“星界動力航天的員工,無論是管理崗還是技術崗,公司給入職員工提供一套商品房免費居住,但房子屬於公司資產。”
陸安補充道:“住房規格,你具體整理一套方案出來,比如技術員住多少平米、工程師住多少平米,研究員住什麼規格的別墅等等,方案搞出來再按照對應的職級配置相應規格的住房。”
孟秋顏點了點頭。
陸安有條不紊地繼續道:“然後是代步車,車輛屬於公司資產,免費提供使用,不管是公用還是私用,油費均由公司予以報銷。”
換言之,車輛的損耗、保險、折舊、油費都是公司承擔。
車雖然是公司的,但員工只要沒有離職,就能一直免費使用。
陸安說道:“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的代步車選擇30萬以下,工程師、正/副高階工程師的代步車選擇50萬到100萬價格檔位的代步車。”
“科學專家四個級別均配置100萬以上200萬以下的代步車,並且配備專車司機。”
“總師三個級別均配置200萬以上的代步車,並配備專車司機和貼身安保人員,還有首席研究員也要配置貼身安保人員,可以司機兼貼身保鏢。”
在星界動力航天公司,科學專家級別以上的頂尖人才,可以說是全方位的照顧到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只需要專注於工程技術研究,剩下的各種瑣事,包括飲食起居都會有相關專業人士安排的明明白白。
末了,孟秋顏重新閱覽了一遍調整後的薪資待遇體系,不由得說道:“這樣的待遇條件,我想即便是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幾個國家隊企業集團裡的骨幹員工也會有大把的人願意跳槽過來。”
連最初級的工程師崗位技術員都有百萬年薪,提供免費住房、代步車,職級越高待遇和各項福利規格也都越高。
如此優渥的待遇,很難不令人動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