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光華似一泓秋水,吞吐雪白罡氣,沒等囂張片刻,兀地一縮,就要往外逃去。
呼!
這座充斥數百丙火真精,經天地為爐之法佈置的熔爐,已是人間最灼熱的幾處所在。
碧雲靜立虛空,周身火凰、金烏、朱火雀、煙火鴉、青焰鸞振翅縈繞,發出嘈雜鳴唳,又有一條赤鱗火蛟,從足下盤旋而起,護著道人軀殼,朝著那道劍光張牙舞爪。
這些化形生靈的火行精粹,其實也很接近妖的範疇,那口照妖寶劍被放出後,也是有所感應,才興奮了片刻,但很快就發覺形勢有異,故而倉皇逃竄。
“你也算識時務,奈何,重煉已是定局,安生些,還能快點結束,保你脫胎換骨!”
碧雲大手一抓,遙遙發劍氣,將照妖寶劍禁錮,無數火鳥、火蛟、火蟒,似瘋魔般,朝之湧去。
煉入祖龍之炁,修成燭龍神目,多數水火手段,都能免疫,從前避之不及的灼熱真火,甚至能在掌中把玩。
這座地宮的火炁,依舊遠遜火龍島,卻也是人間最灼熱的幾處地界之一,還多了個精通水火法門、又對陣法頗有了解的碧雲,他揮袖將龍宮外都天烈火陣旗收來,化作六十四卦鋪開,數百丙火真精,在陣中各司其職,演化周天之數,真似一座純由火行造就的天地,無時無刻不在焚化異氣。
如此一來,照妖寶劍品質再高,蘊含道韻再多,依舊在須臾之間被熔成金水,仙劍靈蘊,則被一道無形劍氣裹挾護住。
“老雲出手也算大方,我也就費點心,免得說我不厚道。”
碧雲踩著火蛟猙獰頭顱,緩緩揮掌,現出一口黃褐枯松劍,便是雲中子折先天靈根煉的巨闕。
這口劍,是木行,不宜用火煉,須以真元融匯,他思忖片刻,便用純陽劍訣,將之與真氣一道行了幾個周天,煉去內中道韻,少了辟邪之效,卻有了持續拔高品質的機會,又往內添了幾滴天一貞水,算是煉了一次形質,有了避火之能。
蜀山劍仙,道行越高,煉劍越容易,尤其是品質不高的飛劍,甚至能夠批次生產,純陽法劍炁同煉,更是如此。
巨闕雖是一轉,卻由於先被雲中子道氣蘊養過一遭,材質過好,靈性太足,並不輸韓毒龍那套由先天子孫竹煉的四十九口神竹劍,上限還要更高,約莫能煉十八九次,前景很是不差。
“你速往北去。”
碧雲施展太清有無形劍氣,將那口新煉巨闕祭起,轉瞬便跨越龍宮重重禁制,出了錢塘,直去朝歌。
其實以他今時修為,千里萬里斬人首級,真非虛言,也就是仇敵都躲在暗處,亦或是在教主道場,才沒能施展。
不同於雲中子隨手煉就的巨闕劍,照妖寶劍本就是仙金鍛就,又不知蘊含多少玉虛道韻,縱有都天烈火陣、天地熔爐相助,也耗費了整整一日,才將之煉到無形無質。
碧雲斟酌片刻,還是沒用最純熟的峨眉煉劍之法,改用煉魔劍訣法門,將之煉回有形有質。
如此七日,方將之煉到三轉,比起須臾就能煉三轉的億萬金銀沙劍,顯然更耗心力,換作尋常飛劍,五轉六轉都能成就。
自然,煉出來的效果,也是相當不錯,卻見寶劍浩浩飄飛,劍罡護持,絲毫無懼真火真精灼熱,那道靈韻也重新附入其內,靈性與從前一般無二,少了對妖邪的壓勝,但鋒銳與堅韌程度,幾能媲美煉形質六次的無形劍。
這口新煉照妖寶劍,蘊含煉魔真氣,要是再經雲中子施法,呼應天雷、真火、贔風,單論針對精怪的威勢,還在碧雲兩口飛劍之上。
呼。
碧雲將照妖寶劍收了,都天烈火陣旗歸位,熔爐也復歸平靜,便施展靈光遁法,轉瞬騰挪,跨越山川。
不消一刻,又至終南山地界,雲中子也生出感應,前來迎接,那口照妖寶劍,忽然化劍光躥出,迅疾勝飛電,委屈巴巴地奔向主人。
“好生頑劣…”
雲中子一指點在劍脊上,照妖寶劍便似久旱逢甘霖般,渾身震顫,瞬間安分,渡入一道真氣,照妖寶劍便化作一道雪白長虹,橫跨雲海,氣象甚是殊奇。
“不負道友所託。”
碧雲見狀,遙遙打了個稽首。
“煉寶一道,道友可稱宗師也!”
雲中子極擅觀氣,一眼就看出新煉照妖劍有種種玄妙,那口劍器之內,少了源自天地的辟邪神威,卻多了一種道家破魔真氣,自然是滿意到不能再滿意了。
“貧道修行不久,三界高人無數,我不過後學末進,怎能稱宗師,道友謬讚了。”
碧雲根本不吃那一套,搖頭推拒。
“你那煉寶法門,自成一家,玄妙無窮,能助我煉劍,足見心胸寬闊。
這口劍重新鍛就,內中多少留有些許痕跡,我也不好佔你便宜,先前切磋了劍術、雷火二法。
今日便也論論煉寶之道,道友,請入山中,我要將此劍重新煉至巔峰!”
雲中子也難得正色,將照妖寶劍收入衣袖,長揖施禮。
“固所願,不敢辭。”
碧雲回了一禮,與之一道入了終南山,到了玉柱洞外。
雲中子預備一陣,佈下法壇,披頭散髮,腳踩罡鬥,那口照妖寶劍,則倒懸空中,劍鋒直朝天幕,其軀殼真氣忽然噴薄而出,道氣浩浩沖天,雲霄俱散,口中默誦真訣,呼應三山五嶽,四海九州,忽然捻符成火,化作流光,滲入劍器。
轟!
天空忽生霹靂,黑雲覆壓湛藍穹宇,一道粗壯洶湧雷霆驟然落下,擊在那口照妖寶劍上。
不旋踵,又有乾天真火、陰風贔風呼嘯而來,將照妖寶劍吞噬。
這口上乘仙劍,經由煉形質法重煉三次,承受天雷、真火、贔風,非但無懼,還肆無忌憚吞吐劍罡,三尺青鋒被淬鍊得愈發神異,莫說躲在洞府內的金霞童兒,就連碧雲都覺出一道剋制精怪的鋒銳之氣。
“封神玄門,真是將天人合一做到了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