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傳旨的那個小太監,見到中祖寫下這樣的三個大字,當場嚇得全身抽搐】
【就連中祖的手下們,都佩服中祖敢在聖旨上寫下這樣的字】
【朱祁鎮想讓中祖交出兵權,讓中祖成為待宰的羔羊,可中祖怎麼可能是那種愚忠的人呢】
【根據探報,瞭解到朱祁鎮還沒有對景泰帝下殺手,也不敢下殺手,所以中祖對京師的情況稍微放心了一些,他打算先撲滅“建寧之亂”,再北上勤王】
【而朱祁鎮呢,忙著在清算京師中不忠心他的勢力】
【他奪權後,第一件事,竟然是給他之前的親信太監王振立碑,並在北京智化寺內立“旌忠祠”刻碑祭祀】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朱祁鎮在被瓦剌抓走,進行留學的期間,他多次提到“恨王振”,說王振害了他之類的話】
【例如《明實錄·堡宗實錄》卷184記載“皆因臣下(王振)所誤,非我本意。”】
【還有景泰年間,明朝使臣李實赴瓦剌談判時,朱祁鎮對他直言:“此番災禍,實因王振專權所起。彼時文武大臣皆不能制,致有今日。”】
【現在重新奪取皇位後,他又可憐起來王振了,這個對他最忠心耿耿的人】
【是朱祁鎮人格分裂了?不不不,只是他知道怎麼說話對自己最有利,為此,他可以背叛一切對他好的人,他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極度虛偽的人】
【那他現在要給王振立碑,其實也是因為這樣可以收買臣子的心,告訴臣子,他是個感恩的皇帝】
【玩弄權術,心地奸詐,朱祁鎮也】
【大家一起來看看朱祁鎮是怎麼重新謀奪皇位的吧】
京師,皇城,南宮,已是夜深了。
孫太后來到了南宮,將朱允炆寫的一封信給了他。
上面寫道:
[太上皇現在被囚禁如同牲畜,母族盡滅,太后受辱,仰仗他人臉色行事,終日小心翼翼,但那景泰的皇位,還不是繼承的你的嗎?]
[當初說好了,景泰只是暫代神器,可現在卻不肯退下,這難道不是對你的欺騙嗎?]
[現在天下半壁江山已被我佔據,朝野上下,唯有滇王手段、計謀上乘,現已困於南方,無力北歸,太上皇不妨清掃篡逆,君臨天下,南北夾擊共滅滇王]
[從此平分天下,一起再造大明朗朗乾坤]
看完朱允炆的信後,朱祁鎮的臉色陰晴不定,他非常想重新當皇帝,但他下不定決心。
他怕死,他覺得現在不是最佳的時機,若是他失敗了,他絕對會被滇王殺了。
看出了朱祁鎮臉上的猶豫,孫太后臉上寫滿恨意:“兒,建文偽帝說的對,這次是絕佳的機會。”
“我們孫家,可是被那個賤人屠的乾乾淨淨,連地上的蚯蚓都被砍成了兩段,雞蛋蛋黃也被搖得散了。”
“若是讓他平定建文偽帝的叛亂,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你和我,一樣都會死!”
朱祁鎮被這番話刺激得雙眼通紅,壓著嗓子道:“娘,我們的人,還信得過嗎?”
“放心,徐有貞、石亨、曹吉祥,都是我們的人。”
“現在文官、武將、閹黨,都有我們的人,我們只要成功了,就可以慢慢殺掉滇王,為我們母子報仇!”
孫太后一邊說著,一邊把手指嵌入到自己的掌心中,他恨朱祁鑠恨到了極點。
他和朱祁鎮始終認為,就是朱祁鑠的那句“亂大明者,必太子也”,才導致了他們母子會這麼悽慘。
若是沒有那句話,朱祁鎮便不會爭強好勝,便不會御駕親征被迫留學。
朱祁鎮咬咬牙,狠道:“那請母親找個時機,讓大臣先攻進南宮,然後您再下懿旨,讓我以太上皇的身份監國,現在還不能廢除景泰帝。”
朱祁鎮的眼中閃過忌憚,他害怕朱祁鑠,而且朱祁鑠的手中還手握二十萬大軍。
他想先用景泰帝的名義慢慢瓦解朱祁鑠的勢力。
“好!”
“于謙呢?”
孫太后輕蔑一笑:
“愚忠迂腐之人,當年你爹對他有恩,本後也對他有恩,我給他下一道懿旨,將他調離京師便是。”
“到時候你監國已成定局,你又本是正統,他一個最忠心於正統的人。”
“難不成還會去投靠朱祁鑠那賤人,跟著造反不成?”
母子商議完後,過了幾天,皇宮中廝殺聲大起。
文官徐有貞偽造聖旨和懿旨,武將石亨帶領大軍攻進南宮釋放朱祁鎮,太監曹吉祥封閉宮門囚禁景泰帝。
錦衣衛指揮使朱驥,對景泰帝忠心耿耿,幾次帶領錦衣衛想衝進宮去解救景泰帝,卻沒有成功。
沒有辦法的他,帶著剩下沒有叛變的錦衣衛退出京師,等待著朱祁鑠的命令,失去主心骨的他,滿臉都是焦急。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番政變後,有什麼感想呢?】
【大明的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
【文臣是一個,武將是一個,閹黨也是一個】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於皇帝來說,哪個忠心就用哪個,能力倒是其次的,也不必對文臣、武將、閹黨三個黨羽有任何的偏心】
【皇帝維護權力的主要方式,便是維繫朝堂中各個勢力的平衡,哪個強了就打壓哪個,哪個弱了便加強哪個,這樣才不至於失控】
【當然咯,這裡我們得著重誇獎一下一心想進部的錦衣衛指揮使朱驥了】
【剛剛影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錦衣衛指揮使朱驥那焦急的畫面】
【他的這種焦急,直到宮中以景泰帝的名義傳出來要滇王放下兵權,被囚禁回京的聖旨,才放鬆了不少】
【因為他知道,這至少代表景泰帝現在死不了】
【於是他繼續努力地想和景泰帝取得聯絡】
【經過他的多番操作,他終於獲得了景泰帝咬破手指用鮮血寫的衣帶詔】
【衣帶詔上寫道:吾弟當為堯舜,傳位滇王】
【當時的宮中,有幾個小太監依舊對景泰帝忠心耿耿】
【這個衣帶詔就是他們犧牲生命帶出來的】
【看吧,本up主就說對於任何一個物種要辯證看待】
【之前有太監王振禍亂天下,現在又有無名的小太監幫助大明安定天下】
【錯的是人,而不是一個群體】
【當時,景泰帝被囚禁,朱祁鎮本來就是太上皇,算是有法理】
【而在南邊的“建寧”更不用說了,燕王一脈的皇位就是從朱允炆那搶來的,他們也有法理】
【只有我們的中祖朱祁鑠,不僅沒有法理,他那個坑爹的宣宗,還剝奪了他的繼位法理】
【所以當時的中祖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
【比如,朱祁鎮逼迫景泰帝下的聖旨,那也是聖旨,你身為藩王,聽命還是不聽命呢?】
【所以,景泰帝的這份衣帶詔,就顯得十分重要,因為景泰帝畢竟是現在的皇帝,論法理,他有最強解釋權】
【這個衣帶詔是直接告訴天下,他要把皇位傳給中祖朱祁鑠】
【也是告訴天下,他被控制了,不必再遵守他“景泰帝的聖旨”】
【但當時,皇宮戒嚴,這份衣帶詔想要運出去,可以說,幾乎不可能】
【這就有了皇宮中幾個小太監忠心耿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