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朱允炆的計謀

大明——

朱標臉色一黑,拍案,“這個逆子!”

“咱怎麼會有這樣的太孫,他的書難道都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朱元璋沉悶地說道。

朱棣連忙扶著生氣的朱元璋坐下:“爹,您先喝口水,消消氣,不還有明王力挽狂瀾嘛!”

“唉,可天幕說允炆弄得天下生靈塗炭啊。”朱元璋嘆氣。

聞此言,奉天殿內群臣沉默。

他們又不是大明以後的那群蛀蟲,現在的臣子有血有肉,他們怎麼不會為天下蒼生即將遇難感動心痛呢?

另一邊,在藍玉和鄭和的配合下,已經初步對倭寇進行了打擊。

藍玉自從看到天幕提及到鄭和的名字後,便收起了心中隱藏的對鄭和的那份輕視,能被天幕稱讚的,可不是什麼簡單人物。

又是剿滅一隊倭寇後,藍玉的大軍和鄭和的水師匯聚。

“鄭公公,此次剿倭,你當居功至偉。”藍玉笑道。

鄭和朝著天拱了拱手:“明王殿下功勞也,我們也不過是在明王殿下英明神武的指揮下討點飯吃罷了。”

藍玉一愣,心中暗罵。

你tm,本國公知道你是殿下親手提拔的嫡系,但拍馬屁也不必如此,現在這裡就咱兩個,你拍給誰看呢,為了進部,你特麼這麼卷?

“哈哈哈…自然,若無殿下之策,我等剿倭也不會這麼順利。”藍玉哈哈一笑。

又補上一句:“我對殿下的敬仰如滔滔大河,東流不息。”

拍馬屁,誰不會呢。

鄭和挑眉,糟糕,遇到對手了。

“走吧走吧,一同去覆命,也歇息歇息,看下天幕中殿下是如何平叛的,請。”

彈幕——

“嘖嘖,傳國玉璽啊,換我我也心動啊。”

“我真不知道古人在迷信什麼,一塊破玉而已,什麼,你說傳國玉璽在我手上?那朕自當有天命!”

“主要是,還有建文帝的背書啊,建文帝的背書對朱奠培來說可比傳國玉璽的份量大多了。”

“確實,曾經的正統天子,和現在篡位的燕王一脈,正統天子說要扶持你上帝位,換作誰都要迷失。”

“可憐的哈基寧(王),就這樣淪為了朱允炆的玩物。”

“可惜史料並沒有記載朱允炆什麼時候會見的朱祁鎮,不然也有的樂子看,我傾向於寧王造反之後見面的。”

“寧王造反被平定太快了,我感覺不是,可能是見寧王之前就見了朱祁鎮。”

“那景泰帝的皇宮還真成篩子了。”

天幕——

【嘖嘖嘖,其實這麼一分析,朱允炆一出來後,現在在京師的燕王一脈,還真成了板上釘釘篡位的逆賊了,而且這燕王一脈的朱祁鎮,還差點把天下搞垮了】

【朱元璋在孝陵隱居四年後傳位給燕王朱棣的說法不攻自破】

【為了造反打仗,這一次的朱允炆吸取教訓,他不再微操】

【也為了給寧王拖延時間訓練兵馬、鍛造兵器,他竟然捨得把那真正的傳國玉璽拿出來當誘餌】

【前面我們說到,朱允炆成了白蓮教的高層,其實就是他混成了某個教眾的老大】

【朱允炆花費好大一番力氣終於把傳國玉璽從朱奠培那裡要回來,寧王朱奠培這傢伙竟然還捨不得,抱著傳國玉璽就是不肯給朱允炆】

【朱允炆說:“用傳國玉璽當誘餌,乃一時之計,遲早這東西還會回到你的手上。”】

【朱奠培:“不肯,本王要抱著睡覺,不然心裡不踏實。”】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壓住心中罵人的衝動:“為了帝業,這傳國玉璽必須拿出去當誘餌的,不然你的兵馬怎麼訓練?”】

【朱奠培這個入機,依舊答道:“不肯,本王要抱著睡覺,不然心裡不踏實。”】

【朱允炆一看來軟的不行,利用自己皇叔的身份一巴掌拍到朱奠賠的臉上,才是把傳國玉璽搶了過來】

【哈哈哈哈,這朱奠培有夠搞笑的,不過從這也可以看出來,朱允炆謀求皇帝的契機根本沒有放在朱奠培的身上,朱奠培只是他推出來的攪屎棍,要把大明攪得天翻地覆】

【朱允炆拿到傳國玉璽後,命白蓮教教眾在開封起事】

【這次起事,白蓮教人口頗多,但不出數月,地方官府也可以鎮壓】

【而傳國玉璽的作用就在這個時候體現了出來】

【本來數百年前傳國玉璽就是在中原一帶消失,現在竟然重新出現了,大批人還說是真的,甚至有官員確鑿得背書說這就是真的,在京城的皇帝肯定要派人去查的】

【傳國玉璽這種東西比不得其他東西,景泰帝若想查,也必須派遣親近的人去查】

【這個傳國玉璽現在又在白蓮教的手上,白蓮教還在作亂,朝中得派遣一個懂軍事的】

【那麼這個人選就呼之欲出了,又是景泰帝親信,又懂軍事,除了我們的中祖還有誰?】

【朱允炆做出此番事情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中祖從朝中調開】

【本up主不得不感嘆,幾十年不見,曾經“建文三傻”的老大“建文大傻”,竟然有了這等計謀,難道禮佛真能提高智商?】

【最主要的是,朱允炆竟然對朝中的局勢瞭如指掌,知道景泰帝必定會派遣中祖,這份胸有成竹,還有他的情報網,也是很恐怖的】

【再加上他現在變得更加的心狠手辣,為了當皇帝,什麼都可以犧牲,可以說,中祖這次是碰到對手了】

【有同學就要問了,為什麼朱允炆一定要調走中祖呢?】

【同學我問你,當時的景泰一朝,有哪個臣子還是個人?一個個佔著茅坑不拉屎,文臣沒有為生民立命的信仰,武將沒有定國安邦的志向,皇帝半死不活,名臣于謙已經超長待機也算是半死不活】

【當時偌大的大明朝,有能力出手,以及能夠拿出手的人物,竟然是皇室成員中祖朱祁鑠】

【如果寧王暗中打造兵器造反,必定是瞞不過在京師的中祖的,以中祖的性格,甚至說不定還會先下手為強】

【這也是朱允炆要把中祖調離京師的原因,京師是大明政治中心,情報太廣了,只有把中祖調離了京師,才能夠給寧王爭取到造反的契機】

【而這個真正的傳國玉璽,就是誘餌,景泰帝不得不派中祖去,傳國玉璽一直在白蓮教手上,天下文臣武將和老百姓會怎麼看待皇帝?大明的皇帝將會威嚴掃地】

【之後的發展,也和朱允炆料的一樣,景泰帝果然派遣中祖前去了開封鎮壓白蓮教,調查傳國玉璽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