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朱棣和朱祁鑠面面相覷,頗有惺惺相惜之意。
不對,本王才不和這小子惺惺相惜呢,本王又沒改史……朱棣心中想道,脫口而出:
“都看什麼,都看什麼,沒看到天幕說本王是我爹在棺材裡面順位傳位給我的呀!本王又沒有改史……”
還說了大篇“之乎者也”想挽回燕王形象的話,恨不得現在自己那張嘴是當世大儒的。
群臣們都露出“我懂我懂”意味深長的笑容。
“爹……您說是吧?我肯定是您親手傳位給我的。”朱棣還蹬鼻子上臉纏在朱元璋的身邊。
朱元璋嘴角一抽,心中暗道,咱當年當乞丐的時候也沒這麼不要臉啊,怎麼就生出來這貨,和老劉家那老流氓怎麼越來越像了……
天幕——
【中祖給孫家虛空編了罪名後,就讓朝廷的言官告發孫家】
【當時的孫家話事人是孫太后的長兄會昌伯孫繼宗,此人是鐵桿的太上皇黨】
【本來,中祖在調查孫家的時候,孫繼宗還給孫太后的書信中寫道:“我已經銷燬一切罪證,孫家定萬無一失,無任何把柄,待陛下崩,太上皇重新君臨天下,吾必讓滇王受盡羞辱”】
【後面,中祖確實沒有找到他們的把柄,孫家更是囂張起來,覺得中祖根本就奈何不了他們】
【畢竟朝堂嘛,講的是妥協的藝術,大家都知道你想幹他,但是幹他之前,你得有個理由啊】
【總不能直接學大漢棋聖一樣,一棋盤砸下去,大家都別玩了吧】
【所以當時的孫家,覺得他們自己家族肯定是穩了】
【萬萬沒有想到,中祖釜底抽薪,直接將他們的家族定義為“潛伏在大明妄圖隨時接引異族傾覆中原的帶路黨”,然後讓手底下的人直接下手】
【那一天,整個孫家血流成河】
【也是在殺進孫家後,中祖才找到了孫家的那些魚肉百姓的些許證據,也才知道,原來孫家真特麼的幹走私鐵器和鹽礦的事情啊】
【不止是鐵器和鹽礦,甚至連火器都有,被孫家全部暗地裡賣給瓦剌】
【中祖可謂是誤打誤撞,真的讓他給發現大明的帶路黨了,孫家也是罪有應得了】
【傳言,那一天孫家的血腥氣味從城東瀰漫到了城西,濃郁的血腥味道七天七夜都未散去,讓京師裡面的那些個野獸一個個都不敢吼叫,害怕成為下一個被殺的】
【下面,請欣賞00年版本的搞笑腹黑中祖】
京師,孫府——
朱祁鑠穿著一身大紅色的蟒袍,腰間別著一把大刀,站在孫府的門口,背對孫家。
孫府裡面,不斷地死著人,哀嚎聲、求饒聲、磕頭聲、逃跑聲,都混成了大刀的刀鳴聲。
整個孫家上下幾百口,最後只有幾個老幼還活著留了下來。
樊錚帶人來問,“王爺,這老幼怎麼辦?”
朱祁鑠壓著嗓子:“本王的大刀,從不斬老幼。”
樊錚愣了一下,覺得這不符合他們王爺的性格啊。
果然,等了一會兒,朱祁鑠從懷中掏出好幾把小刀,放到樊錚的手上,給樊錚一個“你懂的”的眼神。
樊錚又愣了一下。
彈幕——
“誰懂我在吃飯,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有多難受!鵝鵝鵝”
“把我們的老實人樊錚給幹沉默了……哈哈哈……”
“樊錚:還能這樣玩?”
“我就想知道,中祖的這種無恥勁,是跟誰學的?”
“如果有投票選項的話,我先投徵北大將軍Judy一票。”
“+1”
“+10086”
天幕——
【注意注意,剛剛這個版本的電視劇可不是野史!他是正史哦!】
【記得當時,史官一臉難看,像是便秘一般,然後拿著手上的筆,朝著中祖問道:“這段能不能不寫?”】
【中祖竟然還有臉問史官,為什麼不能寫,哈哈哈哈】
【史官支支吾吾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還是心累地把這段給寫進去,中祖拿過來一看,不對啊,怎麼把那句[本王的刀,從不斬老幼]給劃到樊錚身上去了】
【整個記錄基本是淡化了中祖的存在】
【中祖就不樂意了,他對史官說:“做史官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據事直書,一字不改]”,於是要史官他們把自己的事蹟一定要原封不動寫進去,不能讓樊錚背鍋】
【史官直接回了中祖一個死亡微笑,心中應該是在罵娘,哦,對了,說句題外話,這個史官就是之前被中祖逼著改《太宗實錄》虛空編罪的那個史官】
【史官肯定是想:謝謝你溫暖了四季,有你真是我的福氣~】
【前面讓人“一字不改”,現在也讓人“一字不改”,雖然表述一樣,但做的事,真是讓這個史官為難了】
大明——
群臣的眼神是有些異樣的。
朱元璋一把扯掉自己的一根鬍子,倒吸一口涼氣。
朱棣突然覺得,以後的他,好像是個正人君子好皇帝了。
等等……什麼叫無恥勁從哪學的投本王一票?誹謗!本王要控訴你們這些後世子孫在誹謗本王!
朱標看著自己這一大家子,一個個變得這麼黑心,再看看自己身上那和黃袍一個顏色的太子穿著,是多麼的明亮,他努力地在思考他們朱家是從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腹黑的呢……
朱祁鑠……本來還想一本正經地裝一下,表示他對天幕上自己做的事不感興趣。
到後來,他自己實在是憋不住了,破功笑出聲來……
以後的自己,真的有這麼無賴嘛……
天幕——
【孫家被滅了,太上皇朱祁鎮的母族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中祖礙於忠孝和景泰帝的攔阻,殺不了太上皇朱祁鎮和孫太后,但滅一個孫家震懾一下朝臣還是可以的】
【也是孫家這一滅後,讓原本的太上皇黨一下子又變得猶豫起來】
【可以說,大明的朝臣就像牆頭草,今天倒這頭,明天倒那頭,哪邊風大,就去哪頭】
【整個大明因為孫家的倒下,變得清淨了許多】
【當然,也因為孫家的被滅,帶給了大明的許多連鎖反應】
【比如孫家的倒臺,讓瓦剌知道了大明現在又陷入了內鬥之中】
【於是他們控弦數十萬兵馬,舉兵南下】
【他們認為現在是消滅大明重新入主中原最恰當的時機】
【當時,整個大明內鬥嚴重,怎麼說呢,就算大明內鬥不嚴重,土木堡一戰後,武將直接斷層】
【此時的大明缺少帥才和將才,于謙畢竟是文官出身而且他不是太會擅長打仗,並且于謙此時的心也死了】
【這一次瓦剌入侵,又讓朝廷的主和派站了出來,覺得大明現在根本抵禦不了瓦剌的進攻】
【主和派建議,效仿東晉、南宋故事,衣冠南渡,保留大明宗廟社稷,繼續北人歸北,南人歸南,待時機成熟再度北伐】
【中祖直接在朝堂上用劍殺死了那個幾個主和派大臣,並直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明,只能站著死,不許跪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