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章 支招

徐鴻儒這次有神兵傍身,照理說他佔了偌大優勢,應該趁機衝出熊耳山才對。

但他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居然繼續往支脈深處逃竄。

如此就是傻子也看出,這徐鴻儒不對勁了。

但正如之前說的那樣,既然對方都出招了,少林寺也沒有不應戰的道理。

便是那徐鴻儒,為少林寺準備了刀山火海。

方生和尚也必須帶著人,前去闖上一闖。

少林寺如此積極,陳子正自然舉雙手贊成。

出力的是少林寺,受損失的也是少林寺。

若是能借少林寺的東風,解決掉徐鴻儒。

這對華山派來說,是隻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既然還是決定要打,陳子正也得好好考慮考慮。

如何才能應付的了,徐鴻儒手中的那對神兵。

話說徐鴻儒那對令牌,當真犀利。

不僅能當兵刃使,還能盡數發揮烈焰掌的長處。

如此倒是令陳子正大開眼界,同時也給他提供了一些思路。

陳子正尋思了半晌,覺得自家混元霹靂掌,或許也能走這般路數。

他曾將混元霹靂掌,外用轉內運。

對其中雷音震盪之力,再熟悉不過。

若是將這股震盪之力,傳導到兵刃上,未嘗就比徐鴻儒手中的令牌差!

細數陳子正知曉的兵刃中,最善於傳導震盪勁力的,非那柄唐朝“亢龍鐧”莫屬。

這“亢龍鐧”內藏玄機,只需滾動滾筒,就能讓鐧身震動不休。

而震動起來的亢龍鐧,幾乎無物不破。

甚至對上幻術這種東西,也能輕易破去。

以陳子正降魔境界的修為,若只是將混元霹靂掌的風雷震勁,融入鐧中。

此事對他來說輕而易舉。

屆時在對上徐鴻儒那對令牌,保管讓他大吃一驚!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陳子正手中還差一柄材質俱佳的好鐧。

話說這克敵制勝,乃是公事。

既然是公事,陳子正當然要薅一把少林寺的羊毛。

於是他便尋了方生和尚,只說對方厲害。

若是有一柄好鐧在手,他或許有機會戰勝徐鴻儒。

所以希望方生和尚,能替他尋一柄好鐧。

那方生和尚細細聽了陳子正的想法。

覺得用鞭鐧這種重武器,用來應對那削鐵如泥的令牌,似乎也算是可行。

於是他也答應了下來,不過方生和尚也說了。

那鞭鐧乃是戰陣之器,江湖上少有人用。

縱然他少林寺家大業大,這一時半會的,也不一定能尋到好貨。

所以方生和尚只說自己盡力,讓陳子正稍等幾日,便能知道結果。

果然在三日之後,方生和尚這邊有了動靜。

只是他尋來的不是寶鐧,而是一根百十來斤重的四角金剛杵!

隨著金剛杵一起遞過來的,還有少林寺“大韋陀杵”秘籍!

陳子正見他竟然把,少林七十二絕技拿出來相贈,心中也一驚。

以為對方是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便連忙解釋道:

“方生大師!”

“陳某隻是一時想不出剋制徐鴻儒的辦法。”

“才將主意打到重兵器之上。”

“選鞭鐧只是因為它比較像劍而已!”

“絕非是窺視少林絕技啊!”

“還請方生大師莫要如此,快快將秘籍收起來吧!”

那方生和尚聞言,面上更是和藹。

他立即笑道:

“阿彌陀佛!”

“陳少俠一心降妖除魔,何來窺視之說!”

“這大韋陀杵法,便是當年韋陀菩薩的降魔之法。”

“陳少俠若是能善用此功,將徐鴻儒那孽障降伏住。”

“如此便是善莫大焉!”

“所以還請陳少俠莫要推辭!”

之後這二人又一番推攘,陳子正見方生和尚心意已決,說什麼都不肯鬆口。

這才將秘籍,和四角金剛杵收下。

準備在之後的行動中多出點力,也算是報答了。

話說陳子正所用兵刃一直是劍,除了劍法之外,並不懂其他兵刃路數。

於是趁著徐鴻儒還沒露面,陳子正便將那“大韋陀杵法”拿來請教方生和尚。

方生和尚自然樂見其成,對陳子正知無不言。

只是這路“大韋陀杵”剛猛霸道,卻與方生修的路數不太相合。

於是方生和尚,又私底下將此事告訴了方仁。

少林眾人裡,最擅長此功的,非那方仁莫屬。

而那方仁和尚,當初在李家大宅被陳子正救過。

一聽師兄提起,便主動將此事攬了下來。

將自身所知所學,和總結出來的心得體會,一股腦都傳給了陳子正。

陳子正見他如此慷慨,也不禁對他另眼相看。

於是陳子正在學武的過程中,也毫不吝嗇的將自己所悟說與他聽。

這麼一來二去,二人之間也親近了不少。

就在陳子正,跟著方仁和尚學習金剛杵法時。

那方生和尚也沒閒著,繼續在熊耳山中主持大局。

卻說徐鴻儒,掐準了少林寺指定不會放棄追捕他。

便明目張膽的,引誘少林弟子往大山深處跑。

見此方生和尚,不禁憂心忡忡。

徐鴻儒既然敢這麼幹,那其背後肯定沒憋什麼好屁。

少林寺無論如何,也不能任由其牽著鼻子走。

正在方生和尚舉棋不定時,陳子正便趁機提了一嘴。

說少林寺,雖然有不得不追的理由。

但追捕這事,怎麼推進、何時推進,主動權卻在少林寺手中。

而且少林寺在補給上的巨大優勢,恰好是徐鴻儒一夥沒有的。

如此這般,倒不如一直打草驚蛇,將徐鴻儒往深山裡趕。

這樣做,一方面是可以持續消耗對手精力,令徐鴻儒不得好好休息。

另一方面就是拖時間,拖到徐鴻儒補給耗盡。

等對方狀態下滑時,在畢其功於一役,如此最為穩妥。

方生和尚聽罷,以為大善!

當即便下令,讓少林弟子只可驅趕不可擒拿。

於是眾人就在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搜尋中。

緩慢而堅定的往大山深處推進。

即使少林弟子,幾次尋到徐鴻儒藏身處。

也只是將其趕跑作數,並沒有絲毫想要拿下他的意思。

如此這般反覆幾次,那徐鴻儒立即就看明白了少林寺的戰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