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章 諸葛亮再次閃耀的治國之能!

“陛下,今年各地郡縣的府衙已經將當地的收成等收攏完畢,各地應當繳納的稅收也都已經繳納完整。

如今就等陛下下令將這些糧食收入府庫之中了...”

就在曹魏和江東都在為了權力二字互相爭奪的時候,大漢其實也沒有消停。

李嚴,士家,益州豪族,荊州“流亡”勢力,南中入駐朝堂的豪族,還有逐漸成長的劉禪,在偌大的成都可謂是殺得昏天黑地的。

即便是壓根就不想摻和,也幾乎沒有摻和進去的劉禪,都被這些事情煩惱的頭痛欲裂。

不過...這些人在頭痛,但是大漢的地方卻是在豐收。

之前諸葛亮就已經給整個大漢做過一系列的整飭和安排了,而之前各地府衙也都是按照諸葛亮的命令在做。

這一次,不少荊州士人被貶斥地方,有一部分進入了南中,但是同樣也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地方,然後再次等待機會。

朝堂上的爭鬥日益嚴重,沒人關心這些人在地方到底如何。

但是諸葛亮卻早就已經盯上了他們。

被諸葛亮留在成都的蔣琬趁著朝堂內部各方勢力爭鬥不休的時候,以巡視為契機聯絡被貶斥的諸多荊州士人,以及一些諸葛亮看重的益州地方官員和胥吏。

以其高絕的個人能力將他們整頓起來,然後用諸葛亮留下的辦法重新梳理,治理整個益州。

也就是現在諸葛亮眼中的...正事!

這天下有不少人都在疑惑,諸葛亮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可以讓蜀國一次次的征戰而沒有引發後方的叛亂,甚至還讓百姓對諸葛亮越發的愛戴。

這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事情。

同時也是諸葛亮從來沒有遮掩過的事情....

諸葛亮如何治理蜀地,他從來沒有掩飾過,只不過是別人看了...或是不相信,或是做不到罷了。

說到底,其實就是很簡單當地幾件事情罷了。

於民,諸葛亮曾經數次下令,凡我大漢之地百姓,徭役不可奪其時。

這條命令的意思非常簡單,那就是在春耕之時,嚴禁各地徵收徭役,無論是督造城池,修繕河堤,亦或者是修繕塢堡大營,打造兵器甲冑。

大事不可以,地方郡縣的小事也同樣不行。

什麼清掃街道,打掃府衙,甚至為地方官員胥吏的家中做私事,這些是一概禁止的。

在農忙的時候,這些必須由當地府衙的胥吏自行完成,如果被人發現了有徵召徭役的行為,那麼後果可謂是不堪設想。

諸葛亮可以為了大局對貪腐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種直接讓地方百姓直接受損導致大漢糧草徵收而受到影響的...諸葛亮向來是遇到一個解決一個!

至於解決的辦法嘛...

這些人最好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有蔣琬的才華,廖立的名望,李嚴的地位,否則...那就慘了!

所以,自從諸葛亮開始治理大漢之後,舉朝上下,皆不可在春耕之時徵發徭役。

這是別人...甚至可以說,如果有一天諸葛亮不在了,劉禪都未能能夠繼續做到的事情。

這個天下想要有本事弄來錢糧的人很多,甚至就連袁術那種從來不管生產的也能夠弄來足夠的糧食。

但他們卻不去治理地方,導致滅亡的根源也正是於此。

而天下的其他勢力也同樣如此,即便是曹魏也同樣是有這樣的問題,解決了一時的問題,但是解決不了永遠的問題。

百姓想要不再那麼忙碌,最好的辦法就是投入地方的豪族之中,這就導致了哪怕曹魏解決了一部分的世家豪族,和他們所掌控的勢力。

可是這些傢伙也是會恢復的很快,而且問題出現的也非常多。

如今有蔣琬董允等人坐鎮成都,尤其是蔣琬他們已經徹底成熟,再加上諸葛亮的暗中提點,倒也可以壓得住蜀中的諸多勢力穩定讓大漢不會出現什麼變動。

當然....日後他們離開,接替的官員可是沒有這個本事的,他們一個不慎就會因為自己的政績而逼迫百姓太甚。

所以諸葛亮搶先杜絕此事。

將這件事情直接刻在石碑上,用嚴令來約束地方,還用蔣琬和荊州士人去治理地方,再次嚴查,重新整頓地方吏治。

除了這件事情之外,還有另外的一件事情也非常重要。

那就是為國征斂,無盡民財。

當年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就曾經下令在南中不斷徵募青壯訓練士卒,並且效仿當年曹操的霸府將士卒與百姓分離一部分。

甚至將軍屯和民屯都徹底分離。

如今諸葛亮佔據了西北的一大部分,也終於為大漢開啟了一部分的局面,但是諸葛亮如此做,問題也就變得更加嚴重了。

所以無論是需要的糧食還是需要計程車卒都非常的多。

因此諸葛亮在明知道自己需要大量的錢糧輜重的情況下,仍然還是下令無論如何情況都不可讓百姓手中無糧。

徵調的稅收不得以數量,而是要用比例來做。

當然,這同樣需要嚴苛的監督才行!

蔣琬和董允,就是行這件事情的主要之人!

至於其三,那就是徵收地方稅收的時候,按地域劃分。

其他地方徵收糧草也就罷了,畢竟成都周圍被稱之為天府之國,沃土千里自然是沒有問題。

但是南中那地方窮困潦倒,不是百姓和蠻夷不事農桑,而是山川綿延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例如這種地方就是直接用徵收耕牛、戰馬、金銀以及犀牛皮為稅賦,但不可僅僅徵收而不幫扶。

下令如今的南中庲降都督專門去負責此事的,竭盡全力幫助南中百姓開鑿河渠種植桑樹,開墾農田,並且協助他們畜養牛馬等物。

穩定了南中的局勢,分化了南中的豪族,順帶....等到該離開的人都離開之後,諸葛亮也就可以讓南中的庲降都督安心的處理民生了。

等到庲降都督當真將地方的民心收攏之後,加上南中的豪族也被送入了朝堂之上,即便是地方還有豪族的根基。

那麼也不再是那麼鐵板一塊了。

這就是諸葛亮的第一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