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蘇牧的反擊,最後一次抄襲

“蘇導,蘇導!”

蘇牧沒想到,自己從中影出來,居然還能被記者蹲到。

莫非自己已經小有名氣,能讓記者蹲守了?

“蘇導,您好,我是新浪娛樂訊的記者,近日馮曉剛導演評論您不懂電影的報道,請問您怎麼看?”

“我能怎麼看?”蘇導聳聳肩道:“當然跟廣大網友一樣,在網上看啦。”

“額,”記者微微一愣,似乎沒反應過來蘇牧的幽默,不等他繼續提問,便聽蘇牧繼續說道:

“我覺得馮曉剛導演的話過於偏頗,偉大的領袖曾經說過‘社會是學校,一切在工作中學習’,領袖的意思很明確,實踐出真知!”

我堪堪十八,勉強還算上一位青少年,正是鐺的接班人,此時不實踐何時再實踐!”

“我的電影暫定5.1日正式上映,歡迎各位前輩、諸位網友觀影斧正!”

炒作廣告誰不會似的!

說罷。

蘇牧便沒有理會被震撼到的記者,徑直朝著自己的座駕走去。

身後的記者痴痴的望著蘇牧的背影,彷彿閃耀著紅色光芒!

記者動作很快,當天下午這段採訪就被放到了網上,引起網友熱評一片:

“好傢伙,他的影子在發光!”

“說的好!順便問一句,我今年都二十四了,什麼時候能接班呀!!!”

“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倒是對那什麼《石頭》產生了一絲興趣。”

“《瘋狂的石頭》,同去同去!”

中影內。

楊董看著這段中影門口的採訪,笑道:“這小夥子,說話倒是一套一套的,不當公務員簡直浪費人才。”

“這下子馮曉剛只怕不會多說什麼了,再說就不對了。”韓董也是讚歎不已。

堵住了別人的嘴,還炒作了新電影。

這話講的,真不像是個十八歲的小年輕,更像是三四十歲的老油條。

領袖之言記心中,這傢伙不是混學生會的吧?!

蘇牧這邊上車以後,手機也是響個不停。

有田老師的鼓勵,也有徐爭跟黃博等人的關心。

蘇牧一一回復之後,也沒忘記叮囑徐爭、黃博等人這段時間多多宣傳一些《石頭》。

等到下個月開始上映的時候,就要開始全國路演了!

...

除開送片之外,蘇牧還要跟出版社籤一個出版合同。

對於蘇牧來說,積累財富的最佳時機,除開股市之外,就是小說了。

雖然文抄公不好聽,但是為了暴富機會來臨之前,積累到足夠的本錢,蘇牧決定還是再抄最後一本書。

然後就金盆洗手。

《龍族》——蘇牧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鬼吹燈》,不為別的,字數太多,太麻煩了!

蘇牧在剪輯電影時,就完成了第一部的創作,今天下午約了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

經過蘇牧反覆拉扯,以及《誅仙》在市場上的發酵,蘇牧也將版稅提高到了12%。

作者的版稅一般在8-15%之間。

普通作者是8——10%,知名作者在11-13%之間,而想要達到14-15%,除開作品本身的品質之外,還需要作者擁有極大的社會名聲地位。

比如易忠天、默言,這些作者的名字本身就是最好的推銷。

一開始出版社就願意給蘇牧開出10%的版稅,這便已經承認了他屬於普通作者中的佼佼者;

但是又過了幾個月,《誅仙》的口碑進一步發酵,“謫仙人”早就不是“普通作者”了,而是小說界的開宗立派者。

修仙流、仙俠流因《誅仙》而興起,哪怕是夢中的《縹緲之旅》都在《誅仙》之後。

一番爭取之後,蘇牧原本將版稅談到了13%,但是蘇牧想要提前籌得300萬版稅,便主動降低一個點。

原本主編是不太願意的,寧願多付一個點,也不願意提前透支。

但是蘇牧的透支時間只有一年,如果一年後版稅沒有300萬便主動退回差額部分。

再加上蘇牧又加了三年版權期,同意出版社可以出版八年。

這才讓出版社同意蘇牧的提議。

如此一來,就算《石頭》的票房收益不算,蘇牧手上也有接近八百萬。

再在股市裡滾一滾,等到九月份也能湊出兩千多萬。

再加一下槓桿,財富自由或許就在頃刻之間!

夢中的蘇牧大學時雖然一直是小打小鬧,但是試圖從股市中暴富的“奮鬥”青年,可是關注著讓人暴富的期貨呢?!

03年九月的有色金屬、04年下半年的原油、08年的上半年暴跌做空,這都是蘇牧印象最深刻的機會。

等到畢業,開始混跡社會之後,反而沒時間去關注這些東西,除開一些眾所周知的股票之外,其餘基本一片空白。

故而蘇牧想要完成原始財富積累就必須抓住這三次機會,然後再到海外拼搏一番,爭取在金融危機到來之前,建立起自己的金融帝國!

成名與暴富,蘇牧一個都不想耽誤!

。。。。。。

“哥哥,你快來看!”

SD省某家公寓內,許女士指著電腦上媒體採訪蘇牧的照片,連忙將正在健身的蘇爸喊了過來。

“這是不是咱兒子?”

“看著像,名字好像也一樣,”蘇爸擦擦眼睛:“我擦,還真是這小兔崽子?”

“你說什麼?!”許女士橫眉冷對。

“噢,還真是咱兒子,”蘇爸改口迅速,又疑惑道:“乖寶,我記得你說過蘇牧不是報的聲樂學院嗎?怎麼還當上導演了?”

“你兒子,你問我我怎麼知道!”

“都能拍電影,當大導演了,不愧是我兒子!”

許女士興致勃勃的看著新聞報道,拉著蘇爸一起看起了網友的評論。

當看到一條評論說“區區三百萬投資,能拍出什麼好電影時”,許女士氣憤不已。

“哥哥,我們家還有多少錢?”

“算上股票還有八百多萬吧,怎麼了?”

“別炒股了,炒那麼多年也沒見賺多少錢,都轉給我兒子,讓他拍個大電影!”

“呃,乖寶,我覺得在轉賬前,是不是要先問一下蘇牧,他這三百萬怎麼來的?”

“問什麼問,我兒子我還不知道,再怎麼樣也不會學壞,他都是個大人了,我們當父母的支援就好了,不要管太多。”

“好吧。”

蘇爸有些無語,想說一句“慈母多敗兒”,又捨不得。

想想自家兒子的秉性,再想想影視圈的那些投資者。

蘇爸估摸著自家兒子應該不會學壞,應該是有人看中了自家兒子,願意給他投資。

別人都願意,自己這個做老子的,怎麼能不支援孩子的事業呢。

賣股票,湊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