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月一日。
《瘋狂的石頭》默默無聞的在山城開始了正式拍攝。
“Action!”
“每當我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城市的時候,我就強烈感覺到城市是一個母親......”
“咔!”
“梅靜,你的表現不要太浮誇,不用太表現厭惡,重點是輕視、不屑感。”
“好的,導演,我準備好了!”
“再來一遍!”
“我就強烈感覺到城市是一個母親,而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他的子宮裡......啊!”
“ok,過!”
當孫梅靜高跟鞋跟踩在謝小盟的腳尖,讓他痛苦的尖叫時,蘇牧也實時的喊“咔”。
“恭喜,梅靜,你殺青了,多謝客串!”
“呵呵,蘇導客氣了,還得謝謝您給我這個熒幕首秀的機會呢。”
“梅靜先別走哈,山城的火鍋最有名了,上午拍完我請大家吃火鍋,就當梅靜的殺青宴了。”
“好!”
“蘇導大氣!”
孫梅靜倒是有些哭笑不得,就幾個場景,第一天開機第一天殺青,還辦什麼殺青宴。
雖然是第一次執導,但是因為劇組是田老師常用的劇組,對於蘇牧的要求十分配合;
劇組裡的副導演,也都是北電高年級的學長們,在拍攝過程中幫助頗多。
再加上蘇牧夢裡也有混跡劇組的經驗,使得蘇牧的第一次執導非但不顯生澀,上手之後甚至還顯得頗為熟練。
1.31日,華夏除夕,萬家歡樂團圓。
《石頭》劇組也在山城放了半天假,準備大吃大喝慶祝一下。
對於演員們來說,一旦進組基本就沒有假期概念了。
畢竟這麼多裝置、群演、車船等等諸多費用,劇組停滯一天就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今天除夕,明天就是新年了,因為我讓大家不能回家團聚,我敬大家一杯!”蘇牧端起酒杯便幹了一杯。
“蘇導客氣了,”徐爭一旁笑道:“都是吃這碗飯的,還講究什麼過年。”
“沒錯,沒錯,有戲拍就不錯了!”王保強也湊過來說道。
“要是有戲拍,別說過年了,結婚我都能請假!”
黃博一番話,頓時引起了眾人哈哈大笑。
見這邊聊的火熱,劇組的成員都圍了過來。
經過一個月的相處,大家對蘇牧這位沒什麼架子的小導演也十分的熟絡,紛紛端起酒杯,朝著蘇牧敬了起來。
蘇牧自然來者不拒,老爸能做藥企的銷售總監,靠的就是遺傳的千杯不醉,蘇牧自然也遺傳了這個技能。
不過大概喝了七八兩之後,蘇牧還是開始裝醉了。
儘管老蘇家身體對於酒精分解比較快,但是飲酒傷身,夢醒重來,蘇牧當然要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日後才能跟媳婦長命百歲,彌補夢中的不足!
散場之後,蘇牧也接到了許女士的電話。
對於蘇牧不能回家過年,許女士怨念頗深。
不過對於蘇牧說的難得可以在劇組找個實習的工作,她也唯有表示理解,然後跟老蘇去三亞過上了二人世界。
羊年春晚還是蠻好玩的,內地四大天王解小冬的顏值正當打,不過跟真正的郭天王同臺競技,似乎還是差點意思。
黃虹的小品還是不錯的,洗腳煽情也比日後的“大家一起包餃子”要感動的多。
“咚!”
“咚!咚!”
伴隨著新年的鐘聲響起,蘇牧的手機上就響起了諸多新年問候的訊息。
挑一些相熟的人回了過去,蘇牧就開啟了一個劉一菲的號碼。
“新年快樂!”
編輯完發過去後,也不管對方看沒看見,蘇牧便直接關燈睡覺了。
二月十四日,趕在元宵節前,《瘋狂的石頭》終於殺青。
殺青倒是比開機熱鬧一些,新浪、搜狐、網易、山城晚報等媒體也趕過來採訪。
——都是蘇牧花真金白銀,由中影出面請過來的,也是電影宣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導,請問您對外界對您年紀輕輕便執導拍攝電影的批評有何看法?”
“蘇導蘇導,外界都傳言您是富二代出來體驗生活......”
聽著這些媒體的提問,蘇牧都懷疑自己的錢是不是被中影宣傳部門給吞了?
都花了錢,提問還不關心電影本身?
儘管如此,有夢中二十年混跡娛樂圈的經驗,蘇牧面對著長槍短炮倒也不慌。
“成為一名偉大的導演(劃掉,資本家)是我的夢想,攀登夢想的路途總是艱辛漫長的,我想早點出發,或許可以更早的靠近目標吧。”
“蘇導,作為您的處女作,請問您覺得電影的票房能達到多少呢?”
“票房就交給觀眾吧,就我個人而言,一千萬不嫌少,兩千萬不嫌多,多多益善了!哈哈哈。”
...
雖然請這些記者過來已經花了一筆車船費,在採訪結束以後,蘇牧還是每人塞了個小紅包當做潤筆費。
看著記者們眉開眼笑的離開,蘇牧也稍微鬆了口氣。
拿人手短,總不至於在網站上胡咧咧了吧。
應付完記者,蘇牧也請《石頭》劇組的成員們聚了個餐,慶祝電影的殺青。
一個多月來,大家相處的也都很愉快,郭滔、徐爭等人還熱情的向蘇牧表示,他們檔期很鬆,有需要隨叫隨到!
酒宴散罷,眾人散去,蘇牧與黃博一同回了京城。
黃博要趁著新年群演回家的機會,再去影視城看看有露面的機會。
這也是絕大多數演員,尋找上鏡機會的大眾路線。
蘇牧則直接擰著兩瓶好酒,去了一趟田老師家拜了個晚年後,便直奔學校,準備藉助學校的裝置,開始電影的剪輯。
自家公司還只是個空架子,裝置雖然已經採購了,但是還沒有到貨,估計要等年後了。
在《瘋狂的石頭》上映之前,公司也要開始各種招聘了。
起碼該有的框架要搭建起來,然後還有攝影、美術、劇務等等。
每個導演都要有自己使用熟練的一班人馬,這樣才能使用的得心應手。
一直借田老師的也不像話。
《石頭》剪輯完成之後,自己也該繼續第二部的創作了。
是繼續《瘋狂的賽車》,還是試試其他的呢?
還是換一個吧,不能逮著一個人死薅,要是把寧昊薅禿了,中國就平白少了一個好導演。
國外雖然也有不少好電影,但因為社會制度、文化的不同,除開那些特效大片之外,其餘的在國內往往也並不吃香。
等自己去了國外再薅。
國內的話,嗯...換個人薅。
一人薅一部,博愛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