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證明自己

“莫不是在國外遇到了什麼難處?”

一位穿著考究西裝的男士,嘴角掛著一抹似有若無的冷笑,率先發難。

葉景軒心中一緊,但臉上仍保持著鎮定,微笑著回答道,

“回國發展是一直以來的心願,國內如今科研環境越來越好。”

“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也更便於和各位前輩交流學習。”

然而,他的回答似乎並未讓對方滿意。

另一位女士也跟著陰陽怪氣地說道,

“哼,說得倒是好聽。不過,有些人啊,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想著回來分一杯羹。”

“也不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實力。”

周圍的人聽聞,有的跟著低聲附和。

有的則抱著看好戲的心態,靜靜地看著葉景軒,等待著他的回應。

葉景軒心中湧起一陣憤怒與無奈。

但他深知此時不能衝動。

他深吸一口氣,正準備再次解釋時,一直站在他身旁的顧文靜忍不住了。

她向前一步,直視著那位女士,毫不客氣地說道。

“這位女士,請你說話客氣點。葉景軒的科研實力大家有目共睹。”

“剛剛的交流中,他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難道還不足以證明嗎?”

“至於他為什麼回國,這是他個人的選擇,輪不到你在這裡冷嘲熱諷。”

那位女士被顧文靜的話懟得臉色一變。

正欲反駁時,一直沉默著的陳教授開口了。

“大家都是同行,何必如此針鋒相對。年輕人有想法、有抱負,回國發展是好事。”

“我們應該多鼓勵,而不是在這裡互相質疑、嘲諷。”

陳教授的話讓現場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但仍有一些人不以為然,小聲嘀咕著。

“陳教授,您是不知道,這背後說不定有什麼隱情呢。”

葉景軒感受到周圍那充滿惡意與質疑的目光。

心中的怒火再也難以抑制。

他決定不再一味忍耐,既然對方步步緊逼。

那他便不再偽裝紳士,要用實力讓這些人閉嘴。

葉景軒將目光鎖定在那位帶頭嘲諷他的西裝男士身上。

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說道。

“這位先生,您似乎對我的回國動機很感興趣?”

“不過在質疑我之前,不妨先審視一下自己。”

“您當年發表的那篇關於‘新型藥物載體穩定性研究’的論文。”

“其中關於材料耐受性的結論,恕我直言,存在嚴重的錯誤。”

此言一出,周圍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葉景軒。

沒想到他竟敢直接指出這位業內人士論文中的問題。

那位西裝男士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

他瞪大了眼睛,怒視著葉景軒,說道,

“你胡說!我的論文經過了嚴格的稽核,怎麼可能存在錯誤?”

“你不過是想轉移話題,掩蓋自己的問題罷了。”

葉景軒不慌不忙,從口袋裡掏出一支筆。

順手拿起旁邊桌上的一張便籤紙,開始邊寫邊解釋。

“您在論文中提到,該材料在特定溫度區間內的耐受性呈線性增長。”

“但實際上,當溫度達到臨界點後,材料內部結構會發生相變。”

“耐受性不僅不會線性增長,反而會急劇下降。”

“這是因為材料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在高溫下會發生化學反應,改變材料的物理性質。”

葉景軒一邊詳細地闡述著,一邊用簡潔明瞭的公式和圖表在便籤紙上進行演示。

他的聲音清晰而堅定,眼神中透露出專業與自信。

周圍的人紛紛圍攏過來,好奇地看著他的演示。

有些人開始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被葉景軒的解釋所打動。

那位西裝男士的表情愈發難看。

他試圖反駁,但一時之間竟找不到合適的言辭。

葉景軒看著他,繼續說道。

“我相信,您當時可能因為實驗樣本數量有限,或者實驗條件的細微差異。”

“導致得出了不準確的結論。但科學是嚴謹的,我們不能忽視這些細節。”

葉景軒清晰且篤定的解釋。

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人群中激起層層漣漪。

在場不少人先是被他大膽指出他人論文錯誤的舉動驚呆。

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要知道,在這樣的場合。

公然質疑一位業內人士的學術成果,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十足的底氣。

短暫的驚愕之後,眾人的表情逐漸轉為嚴肅的思考。

他們的目光在葉景軒所寫的公式與圖表上停留。

腦海中快速回顧著相關的知識體系與自己的研究經驗。

那位被指出問題的西裝男士,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他緊緊盯著葉景軒寫下的內容。

心中既有些惱怒,又不得不承認葉景軒的分析似乎切中要害。

他微微皺眉,在心中反覆推演著葉景軒所說的情況,試圖找出其中的破綻。

周圍的其他人也開始低聲討論起來。

“你們說,他講的有沒有道理啊?”

一位年輕的科研人員小聲詢問旁邊的前輩。

那位前輩摸著下巴,思索片刻後說道。

“從他的解釋來看,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

“這種材料的特性本就複雜,出現這樣的誤判也並非不可能。”

陳教授站在一旁,目光讚許地看著葉景軒。

能在如此緊張的氛圍下,清晰且準確地指出問題並給出合理的解釋,絕非易事。

他也加入到眾人的思考中。

憑藉自己深厚的學術功底,對葉景軒的說法進行全面的考量。

這時,陳教授走上前,拿起葉景軒寫滿公式和解釋的便籤紙。

仔細地看了看,微微點頭,說道。

“葉景軒說得沒錯。我之前在研究類似課題時,也遇到過相似的情況。”

“這種材料的特性確實較為複雜,容易在實驗過程中出現誤判。”

聽到陳教授的認可,周圍的人開始竊竊私語。

對葉景軒的態度也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之前那些嘲諷的眼神漸漸變成了敬佩和好奇。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葉景軒所言的可行性。

一位在材料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的女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