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章 下套

一連宿舍院前

“老張,咱該分多少裝備出來?”何寶強一臉苦哈哈詢問。

“嘿,團長淨想著坑裝備,想得倒挺美,隨便拿一些舊槍就差不多了。”張大彪毫擺擺手,毫不在意道。

“你這膽子可真大,當心團長知道真相,把你頭都拍歪。”

“拍我?我當初可是大刀隊排長,論拳腳功夫也是不虛的。

即便團長南拳北腿略懂一些,可誰輸誰贏,還得碰一碰才知道。

不過我也不敢跟團長真比……”張大彪瞪了瞪虎目,又心虛一笑。

何寶強聽到張大彪最後一句話,頓時樂了。

這傢伙嘴真硬。

不過真跟團長比一比拳腳功夫,那估計得放放水,張大彪又不是二愣子,裡面的道道還是懂的。

而王嶽此時手裡正拿著軍報津津有味品讀的同時沐浴著陽光享受溫暖,甚是愜意。

軍報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汪精衛賣國。

在1938年7月,汪精衛已經指使高宗武密赴島國,會見陸相板垣徵四郎等人,進行所謂議和活動。

往後幾個月多次會見鬼子,並且秘密簽訂《協議記錄》。

同年12月,趁著常凱申召集部分果黨中央委員訓話之機,攜陳、曾等人逃亡昆城並飛往南邊河內。

往後幾天,鬼子首相發表第三次宣告,而汪精衛緊接著發電響應,願意與鬼子首相以三原則進行和談,公開乞降。

王嶽對於汪精衛這勾當嗤之以鼻,雖說沒有能力阻止,但是後續汪偽成立倒是可以下狠手。

王嶽思緒忽然中斷,誰曾想張大彪、何寶強嗓門沒把持住,說的話正好傳入王嶽耳中,引得他莫名發笑。

二人竟然遭了團長一波“拜年”,真是好一個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他倆走進院內,王嶽笑著問候一句。

“連長,連副。

你們心情似乎不太好?”

“你該不會聽到了吧?”張大彪狐疑。

王嶽點點頭,繼續說道:“我有個主意。”

“王嶽老弟,咱不興吊胃口這一套,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張大彪急道。

“連副,我有一批老套筒,可以一解燃眉之急。

但後續還需要補一些三八大蓋,不然團長指定會急。”

二人聞言,眼前一亮,這一批老套筒可真是及時雨,其餘三八大蓋可就能保得住了,不算虧。

“好好好。”張大彪興高采烈,拍手叫好。

“王嶽,真沒想到你們還搞了這麼一批裝備,這副業真值當。”何寶強感慨道。

“連長,連副,機炮班最近八九榴彈和擲彈筒緊缺得很吶,要不再補充補充?”王嶽露出了狐狸尾巴,撓了撓後腦勺。

“敢情你下套隔這等著呢,真踏娘精。”何寶強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王嶽這算盤打得叮噹響,吃進嘴裡的老套筒還真就不能吐出來,否則三八大蓋真得損失好幾十杆,一連擴招都沒有成本了。

遂咬咬牙,心痛割愛十二發八九榴彈和一組擲彈筒。

這42挺老套筒可真不便宜。

王嶽嘿嘿一笑,告訴二人明天就把老套筒送來便歡送著二人走進宿舍住屋。

隨後王嶽找來機炮班眾人,帶著他們前去田柳二村周遭那座藏著裝備的地方。

到了晚上的時候他們才將槍取回。

入睡前王嶽還不忘交代:

“二牛,明天你跟著根生班副一塊練練擲彈筒,儘快配合起來。”

“你們幾人也儘快將擲彈筒和輕機槍熟練輪換使用,咱們機炮班可不是鬧著玩的。

咱擲彈筒、步槍、機槍都得掌握,體能也別落下。”

“是,班長。”

“班長,那咱們不需要火力掩護嗎?”

“視情況而定,既然能夠切換使用,需要掩護的時候也能隨時支援。”

眾人聞言,遂放心入睡。

王嶽這麼做不無道理,眾人擲彈筒已經學得差不多,再練一練就能上手實戰了。

目前五組擲彈筒已經足夠。

雖說會有一人空缺出來,但是王嶽已經想好再從連裡撈一名戰士進來,帶著訓練一番,又是一名擲彈手。

……

次日清晨

王嶽帶著裝備找到張大彪與何寶強,剛一見面就笑著打了個招呼,又指了指那批裝備,目光炯炯看向二人:

“連長,連副,槍都帶來了。”

“咦,除了四十二杆老套筒,竟然還有六百多發子彈和一杆歪把子,難不成這些都是送的?”張大彪樂呵道。

“想得倒挺美。

現在機炮班發展到了瓶頸,我準備帶著這些子彈和歪把子找團長去協調幾名同志過來解決。”王嶽白了一眼,嘆息道。

“王嶽老弟,你這就不對了。

都說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些子彈和歪把子肯定會協調給那些連隊,還不如留在咱們連。

說說你的需求,我來給你協調幾名同志。”張大彪連忙阻止道。

王嶽又望向何寶強想要確定一番,看到他點頭便放心下來。

二人穿一條褲襠,站在一條戰線上,對於裝備那叫一個渴求,管他多與少,只要能進一連那就是賺。

“其實我只需要一名偵察同志和兩名投彈手,偵察同志得是長征下來的老兵。”王嶽毫不客氣道。

二人猶豫片刻才答應下來。

像這類偵察老兵,一連也才三名,不過機炮班直屬一連,他們心裡也就平衡了,這算是人員調動,還是自己人。

王嶽眼見二人答應下來便不再逗留,回到機炮班訓練場地等候同志的到來。

王嶽離開後,張大彪留下兩百顆子彈補充給連裡捷克式使用,能多一些算一些。

這一幕看得何寶強瞠目結舌,暗忖:這廝膽子太肥了。

要是王嶽看到的話,指定喚起腦海中的那個名場面。

隨後便把裝備都送到後勤主任那裡。

一連也就出了20把三八大蓋,400顆6.5mm子彈,其餘都是王嶽提供的,不算心痛。

不一會兒,一連調配的三名同志也來到機炮班訓練場。

劉崢,偵察兵。

韓涵、韓飛,投彈手,二人是親生兄弟一齊進入剛成立的新一團,身經數戰也脫穎而出。

王嶽帶著幾人瞭解一番機炮班便開始讓他們融入訓練,早訓練早殺敵。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