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就在李承乾眸光注視之際。
葬巫河上游邊界處。
北域正式合一。
一陣陣磅礴無比的天地元力在四周瘋狂呼嘯。
尤其是大唐境內的百姓感受最為明顯。
他們。
能夠明確的感受到。
生活的環境。
天地元氣。
比之之前,可要好了無數倍。
這便是北域合一所帶來的巨大好處!
而與此同時。
這邊。
也是大唐各路大軍匯聚。
旌旗招展數十萬裡!
饕餮軍團!
檮杌軍團!
窮奇軍團!
混沌軍團!
四大軍團赫然列陣在最前方。
一人迎擊一方。
一個個都有一種無敵之感。
在他們身後。
是大唐血屠軍、大唐牧邊軍、大唐衛國軍,以及金銀銅武運衛!
加起來,也是足足有二十億大軍。
顯得聲威赫赫。
雖然比不上四凶軍團。
但是。
他們凌立之地。
儼然也是獨樹一幟。
給人以極強之感。
“殺啊,大好的疆域就在眼前,兄弟們,衝啊!”
就在這時。
正見。
葬巫河上游,忽然有黑壓壓一片又一片的大軍,嘶吼著殺向大唐這邊。
他們一個個雙眸之中都是綻放出了極為興奮的光芒。
就彷彿。
大唐就是一塊肉,可以任由他們隨意啃食一般。
不。
準確的說。
大唐就彷彿是小綿羊一般。
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可以任由他們肆虐。
只可惜。
真的會如他們所願嗎?
呵!
“饕餮戰騎,隨本帥,碾碎他們!”
沒有絲毫猶豫。
一襲火紅色的戰袍。
呂布高舉著方天畫戟。
一騎當先。
所向披靡。
霎時間。
便是一道血色戟芒,橫掃一片敵軍。
“饕餮軍團,殺!”
很快。
饕餮軍團便是緊隨而上,一個個盡是展現出了各自兇戾的獠牙。
不過片刻時間,便是狠狠的撕咬開了一道口子。
直將來犯之敵殺得人仰馬翻。
“檮杌軍團,給本帥,殺!”
另一邊,李牧神色微微一凝。
一身駭人的殺機,陡然迸射而出。
一劍向前。
斬出一道天塹!
不知多少敵軍葬身其中。
“殺!殺!殺!”
旋即。
檮杌軍團便是緊隨而上。
一個個面色兇狂。
一點也不遜色於饕餮軍團。
甚至,還猶有過之。
所謂敵軍。
霎時間,便是如同豬狗一般,任由檮杌軍團屠宰。
“呵呵呵!”
接連冷笑之間。
剩下的大唐軍隊盡是在陣前冷笑不動。
為何?
因為。
在他們看來。
這開胃菜。
明顯就是葬巫河上游的一群雜牌軍。
出動四凶軍團之二送他們上路。
已經是給他們臉了。
大唐這邊再出兵殺他們。
就憑這些雜牌軍,還不配。
不夠資格!
......
“烽煙已經起來了啊,即刻起,便又是一場滔天殺伐了。”
“朕很期待呢?”
不提葬巫河上游邊界處剛剛升起的激烈廝殺。
這邊。
深處長安城之中。
李承乾的眸光逐漸變得迷離。
深不可測!
皇宮之中。
一片幽靜。
是因為。
如今。
整個大唐。
能夠出去戰鬥的,都被李承乾派出去了。
故而。
整個皇宮之中,除了少數幾個服侍李承乾的人,其餘人,都出去戰鬥了。
而李承乾。
也已經整裝待發!
暴君之劍在手。
李承乾嘴角微微勾勒。
綻放出一抹森然殺機!
這一戰。
他等很久了。
葬巫河上游!
呵!
他倒是還真想見識一番。
所謂的葬巫河上游勢力,到底有多強。
夠不夠資格與大唐為敵!
“友情提示,主線任務發生更改。”
“什麼?”
就在李承乾打算踏出深宮,於葬巫河上游邊界一戰之際。
李承乾耳邊又是不覺傳出了一陣暴君系統提示音。
“暴君系統,什麼意思,解釋一下?”
呢喃自語間,李承乾瞳孔之中,盡是顯現出了大大的疑問。
他有些不明白。
暴君系統這又是什麼意思。
“主線任務重新發布,更改如下。”
“請帝主聽好。”
“主線任務釋出:北域正式合一,如今的大唐,處境相當之惡劣,整個北域勢力,無不覷視!”
“如此一來,大唐的環境使然,已經不容許帝主繼續優哉遊哉的進行一統大業了。”
“是故,即日起,限時一年,帝主務必要一統北域,建立帝朝,稱帝!”
“任務獎勵:超級帝朝大禮包一份!(友情提示,該禮包,比之之前帝朝大禮包,可要豐厚數十倍甚至於上百倍,請帝主務必抓緊完成主線任務,不要浪費機會。)”
啥?
李承乾頓時滿臉都是問號。
之前。
五年時間,一統北域,稱帝,這樣一個時間,這樣一個主線任務,難度就已經是非常之大了。
現在?
居然縮短到一年?
李承乾整個人都傻了?
這要一個怎樣的力量才能夠做到。
至少也得是碾壓性的勢力,才能夠做到吧?
一時間。
李承乾不覺陷入了沉思。
沉思了好久之後。
李承乾忍不住握緊了雙拳。
大吼一聲:“幹了,不過了!”
“暴君系統,你之前說,回收系統,回收國庫,一共可以回收多少來著。”
雙眸微微漲紅。
李承乾心下。
已經有了決定。
一年時間。
太短了!
這麼短的時間。
也就不容許他還藏有什麼底牌了。
這也就直接促使李承乾發力。
決定,正如他所言一般。
不過了!
他要打!
他要召喚!
尤其是神話級人物!
多多益善!
此刻。
李承乾已經顧不得國庫不足會發生什麼事情了。
什麼後果,都沒必要管了。
因為。
他只有一年時間了!
一年時間。
他如果能夠成功。
那麼。
無論如何。
隨便怎麼搞。
國庫不足之事都能夠解決。
可如果。
一年時間。
他失敗了。
後果不言而喻。
不出意外。
面對整個北域的傾軋。
李承乾知道,那個時候。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也即是說。
一年時間。
李承乾搞不定北域。
便是大唐被北域各勢力消滅。
這種情況下。
李承乾也唯有不過了。
換言之。
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李承乾若是一年之內不能成。
留著國庫,也只是為他人做嫁衣而已。
這一點。
顯然是李承乾所無法接受的。
所以。
不管怎麼說。
李承乾就是打算要拼命了!
盡一切力量!
一年之內,一統北域!
“回帝主,之前的國庫,一共可以回收七十萬億暴君值!”
“現如今,帝主回收了三十萬億暴君值之後,還可以回收四十萬億暴君值!”
“好,就四十萬億暴君值!”
“暴君系統,給朕聽著,立刻兌換四十萬億暴君值,不得有誤!”
“如您所願!”
“恭喜帝主兌換成功,恭喜帝主,成功回收國庫,獲得四十萬億暴君值!”
“暴君系統,立刻給朕使用十萬億暴君值召喚出一位神話級人物。”
回收成功之後。
李承乾便又是立刻馬不停蹄的對著暴君系統吩咐道。
“如您所願!”
“恭喜帝主,成功召喚出神話級人物:孫武!”
臥槽!
果然不出李承乾所料。
神話級人物。
個個都是大牛!
還是頂級大牛。
這不。
兵聖孫武出世了!
李承乾心裡那個爽啊,就別提了。
瞳孔微微閃爍之間。
李承乾便是開始回憶起了孫武的資料。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人。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
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不錯!不錯。
這就出世了一位兵家至聖。
李承乾覺得。
接下來的三次召喚,也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暴君系統,給朕檢視一下孫武的資料。”
“如您所願!”
【名將姓名:孫武】
【名將潛質:神話級】
【名將境界:通天境九重】
【名將功法:兵家至聖訣(已解封至皇級極品)】
嗯,一切如所料的一般,並沒有什麼太大差錯。
“暴君系統,繼續給朕使用十萬億暴君值進行召喚神話級人物。”
這邊,剛剛看完之後。
李承乾便又是迫不及待的吩咐出聲道。
畢竟。
他現在是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可耽誤了。
召喚人物。
出世自然是越早越好。
“如您所願。”
“恭喜帝主成功召喚出了神話級人物:曹操!”
臥槽!
東漢末年。
梟雄曹操。
此人的能力之大,簡直無法想象。
絕對是一位難得文武雙全之輩。
也萬幸。
這位是從暴君系統中出世的。
不然的話。
李承乾還真未必敢放心用他。
畢竟。
這位可是梟雄啊!
雙眸微咪之間。
李承乾又是彷彿進入了東漢末年。
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那年,曹操成就梟雄...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
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回憶完曹操的資料之後。
李承乾真是愈發的忍不住要稱讚其文武雙全了。
若不是考慮到現在形勢緊張。
李承乾還真想先與曹操煮酒論英雄一番。
想來,那樣的場景,也一定會是很美妙的。
“暴君系統,立刻給朕檢視曹操的資料。”
只可惜。
時間不等人。
李承乾現在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浪費。
故而,便是放棄了煮酒論英雄的想法。
“如您所願。”
【名將姓名:曹操】
【名將潛質:神話級】
【名將境界:通天境九重】
【名將功法:亂世梟雄訣(已解封至皇級極品)】
嗯,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有什麼問題。
“暴君系統,立刻給朕使用十萬億暴君值,再召喚出一位神話級人物。”
緊接著。
李承乾便又是馬不停蹄的出聲催促道。
召喚!
召喚!
再召喚!
這會。
這些,才是李承乾心中的主題!
“如您所願!”
“恭喜帝主成功召喚出一位神話級人物:薛仁貴!”
臥槽!
三箭定天山的大佬!
這位。
也是昔年大唐的一位軍神級人物。
其功也是極大的。
李承乾對其,亦是神往已久。
不知不覺間。
便又是陷入了對其歷史的回憶。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於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
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
唐高宗時,薛仁貴累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
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回憶完之後。
李承乾心中,更是升起了一陣豪邁之意。
只想大吼一聲。
壯哉,薛仁貴!
“暴君系統,給朕檢視一下薛仁貴的資料。”
“如您所願!”
【名將姓名:薛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