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章 李廷尉想跑路!?

“什麼,陛下離開了!?”

當朝堂上這些準備等著始皇帝陛下進行最後決斷的大臣們,聽到趙高那尖銳的話語之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顯而易見,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丞相王綰眼睛瞪大了一些,抬起頭來,目光死死的盯在了大殿正上方的位置,哪裡本該坐著的是始皇帝陛下,但是現在似乎也只有一件空蕩蕩的玄色龍袍,正放在那龍椅靠背之上。

若是簡單的以餘光看的話,確實是比較的難以發現龍椅上,早就已經是沒有人了。

丞相王綰髮現這樣的情況,頓時怔住了。

要是沒有這一層珠簾的話,或許在始皇帝陛下悄然離開的時候,就能夠直接發現動靜吧?

難怪不得,始皇帝陛下突然在這大殿之上,掛了一層珠簾,竟是早就已經有了離開的準備。

這從未有過的事情,實在是讓丞相王綰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他無法想象,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情,能夠使得始皇帝陛下悄然離開。

莫非是精兵之事爭論不休,使得始皇帝陛下不堪其擾,所以早早地便是拂袖離開,只是沒有退朝……

可這樣的話,怎麼想想也還不至於吧!

丞相王綰百思不得其解,其餘的大臣們反應也相差不多,對於這樣的突然變化,感到震驚。

他們在這裡爭論不休的時候,其實始皇帝陛下早就已經離開了?

那也太可怕了吧!

沒有始皇帝陛下坐鎮主持朝會的話,那就算是爭議有了結果,那顯然也不太會有可能被對方採納啊。

畢竟,對方都沒有聽到具體的爭論商議過程,如何能夠輕易相信這些呢。

“趙大人,你剛才說陛下暫時離開?那麼,等會兒應該是會回來的吧。”

丞相王綰細細琢磨起來剛才趙高說的話,他敏銳地察覺到了“暫時”這兩個重要的字,說明始皇帝陛下暫時離開,等會兒會回來。

有事情?

或許,是始皇帝陛下吃壞了肚子吧。

丞相王綰這般想道,他覺得只有這樣的急事,才會使得對方急匆匆的離開,且沒有特別引起朝堂上這些大臣們注意。

怎麼說這也是始皇帝陛下,吃壞了肚子,在諸位大臣的面前,有不太符合禮儀之舉,多少是有損皇帝的威嚴。

這樣分析起來,似乎就能夠說得明白,為什麼始皇帝陛下悄然離開了。

此刻的中車府令趙高,在聽到這質問聲以後,心頭一震,強裝鎮定地說道:

“這是自然,陛下日理萬機,有急事需要進行處理,這朝會爭議不斷,在沒有得到比較統一的意見之前,陛下待在這裡也是浪費時間,何不如先行離開處理要務,等到你們有了統一的意見以後,再由咱家來告知陛下,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趙高心頭冷笑了一下,這麼說起來,可就不用太擔心了。

畢竟,這些人的爭論不斷,確實是有些浪費時間,或許始皇帝陛下就是念及至此,方才會果斷的離開這裡,處理尚且堆積在御書房的事務呢。

“而且,這大秦乃是陛下的大秦,就算是陛下想要退朝,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莫非,諸位大人,還敢有什麼怨言不成?”

他很清楚這些大臣的難纏棘手,必須要扯出來始皇帝陛下的這張大旗,才能夠將這些大臣們的風頭壓住,不至於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現在,趙高特意提了一句,等會兒要是去告知始皇帝陛下的時候,卻是鎩羽而歸,沒有將其請回來的話,那他也是有足夠的理由。

自然,也就不用太擔心這些大臣們糾纏不放,將錯誤怪罪到他的頭上來。

現在得罪一些人,總好過於得罪了大秦的始皇帝陛下,更加的好吧!

反正,中車府令趙高的一切,都是始皇帝陛下賜予的,沒有對方的話,那肯定什麼也沒有了。

只要始皇帝陛下還在,這個大秦就翻不了天,而他就不會遭殃!

本來還有很多怨言的大臣們,聽到趙高最後的那一句反問,頓時語塞起來了。

他們現在要是站出來說上一句反對的話,那不就是正好中了對方的語言陷阱,讓自己背上了一口所謂“對陛下有所怨言”的黑鍋麼。

心裡腹誹和當面怨言,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那就按照趙府令所言,先行將此次的商議結果放下,等到陛下來了以後,再奏請陛下來做決斷。而眼下的話,我等還是進行下一個議題吧?”

那御史大夫馮劫眼睛轉了轉,瞅準這個機會,站出來當和事佬來了。

本來,這樣的事情,應該是丞相王綰來做的。

但是吧,丞相王綰現在顯然不太適合,那麼就讓他來了。

“馮大夫所言極是,這件事情的結果,已然是商議了出來,我等就不信有些人還能夠繼續發言反對!”

武官們本來是想要快些得到始皇帝陛下的定奪,這樣精兵之事,直接就能夠解決掉,不用擔心廷尉李斯繼續惦記著他們麾下的這些精銳屬下了。

可眼下始皇帝陛下並不在大殿之中,那麼這樣就沒有辦法讓對方下決斷。

為了防止某些人不服氣,趁著這段時間,繼續進行反駁,所以一些武官未雨綢繆的先將對方的路堵死了。

雖說武官們在耍心機方面,和這些動筆桿子的文官比起來,多有些無法比較,但是在頭腦方面還是挺靈活的,知道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必須將對手可能翻盤的機會摁死了。

因此,在接下來,武官們肯定是會多加防備廷尉李斯的背刺,直到始皇帝陛下拍板以後,那麼就不用過多的擔心了。

“……”

廷尉李斯揉了揉眉心,現在他很不想說話。

剛才這些武官們不停地針對他,以至於都沒有注意到始皇帝陛下什麼時候離開的,這就使得他很是浮躁。

沒辦法,他之所以在這個精兵之事上參言,無非就是順著始皇帝陛下的心意,覺得遲早會這麼做,還不如趁著這個時候來趟趟水。

本以為,始皇帝陛下會在關鍵的時刻,給他聲援。

結果……人都不見了!

這讓廷尉李斯有些語塞起來,讓他現在該怎麼辦呢。

算了,還是低頭吧!

這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們,有些不好惹。

廷尉李斯佯裝沒有聽明白那些武官們話裡的擠兌之意,只是眼觀鼻,鼻觀心。

他現在正在思考剛才中車府令趙高的異常之處,以自己對於這個中車府令的瞭解,肯定是有點兒問題的。

而最重要的,還是始皇帝陛下。

廷尉李斯敏銳地覺察到對方的悄然離開,或許並不是現在,而是之前還在激烈爭論的時候,就已經是離開了這朝堂大殿。

中途之所以沒有被其他人發現問題,無非就是爭論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而少部分有用餘光偷偷觀察大殿正上方的人,也只是偶爾看一看,沒有辦法時刻注意。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中車府令趙高還故意使得那玄色龍袍披掛在龍椅的靠背之上,結合那一層珠簾的存在,顯得就好像是始皇帝陛下始終坐在那裡一樣,這才是使得他們這些人,現在方才知曉始皇帝陛下已然離開的重要原因之一。

沒有中車府令趙高的配合,那麼自然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廷尉李斯微微摩挲了一下臉龐,相比於其他人的滿臉困惑和不解,他倒是有些想法。

什麼樣的事情,能夠使得始皇帝陛下,這麼的著急進行處理?

只是御書房的那些事務,恐怕還無法做到讓始皇帝陛下拋開正在激烈討論的朝會,然後悄然離開進行處理吧?

這些事務,可不止是現在有的,以前有很多,現在也有,以後也會有很多。

那麼,就完全不急於一時了啊!

廷尉李斯透過這樣的分析,確定始皇帝陛下肯定是有其他緊急的事情,而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來。

一瞬之間,他便是想到了“六國餘孽名單一案”上面來。

沒辦法,誰讓這樁冤假錯案的背後,有一個罪魁禍首的身份比較的特殊,乃是始皇帝陛下的最小皇子胡亥呢。

本來廷尉李斯就打算在此次朝會結束以後,就找到始皇帝陛下私下裡商量如何處理公子胡亥這件事情。

雖說,這樣的罪過,甚至可以掉腦袋,但誰讓公子胡亥的身份過於特殊,以及現在對方罪魁禍首的訊息,被壓得最低,如何進行處理,也只是讓受到不白之冤的楚國貴族上官澤那邊的人知曉罷了,其餘的人顯然是不會知道的。

如此一來,肯定是不會對公子胡亥動用死刑。

而在不動用死刑的情況下,還需要讓對方長教訓,下一次不得再犯這樣的錯事,就必須和始皇帝陛下商量一番。

倒不是廷尉李斯給不出來足夠的刑罰,像是以前秦國的商君變法,已然是有了先例。

而是他需要非常注意始皇帝陛下的態度,對方究竟是持有什麼樣的態度,才能夠決定廷尉李斯最後給公子胡亥定罪行刑的程度。

畢竟,上官澤也只是一個楚國貴族,冤假錯案而已,還比不上公子胡亥的性命金貴,這是實話。能夠讓廷尉李斯嚴格按照秦律查案,已經是對上官澤不錯了。

站在廷尉李斯的角度,當然是希望將公子胡亥繩之以法,以對秦律法家思想有一個交代。但……為了小命要緊,還是得識時務為俊傑,稍微變通一下。

他可不想被車裂……

廷尉李斯想到這裡,呼吸都顯得急促了一些。

他覺得始皇帝陛下臨時離開,一定是處理公子胡亥參與策劃的這個“六國餘孽名單案”,否則定然是不會如此心急!

廷尉李斯越想越覺得肯定是這個原因,這樁案子必然是無法躲過始皇帝陛下在咸陽城內的耳目,或許昨日在咸陽獄之中,便是已經有訊息傳到了對方那裡。並且,在他還沒有查到罪魁禍首的時候,對方或許都已經知道了。

在咸陽城內,只要始皇帝陛下願意知道某件事情涉及的人員背景,那麼有的是耳目,將其查個天翻地覆,保證八輩兒祖宗都能夠知道做了一些什麼事情。

看似誇張,但一點兒也不會。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其可怕。

廷尉李斯分析到這裡,頓時就明白可能等會兒始皇帝陛下,根本就回不來了。

等到朝會的結束時間,其實也並不遠了,以公子胡亥這件事情的麻煩程度來看,根本不可能及時趕回來。

廷尉李斯念及至此,也就安靜了下來。

他環視著其他躁動難安的大臣們,心裡冷笑起來。

一群渣渣,真以為他沒有辦法據理力爭麼,只不過是韜晦養光罷了。

廷尉李斯之前被這些武官們聯手擠兌所帶來的壞心情,頓時舒展了許多。

看看這些人,還被矇在鼓裡,只有自己一清二楚。

這給了廷尉李斯一種世人皆醉己獨醒之感,也難怪他心情還算是不錯。

要不了多久,始皇帝陛下應該就會將他召見過去,然後就公子胡亥的事情,開始進行商討吧。

一開始的時候,廷尉李斯還是有些擔心的,主要是始皇帝陛下態度的問題。但是現在的話,他更加希望能夠讓始皇帝陛下趕緊派人喊自己過去,這樣就不用和那些武官們待在一起了。

真是的,他現在光是視線往武官們所在的位置過去,就會被對方予以鄙夷之色。

這如何讓廷尉李斯高興,他恨不得現在吧唧吧唧就……給對方這些“小可愛”們以誠摯的問候。

若只是一個人的話,他根本就不虛。而主要是這麼多的武官聯合起來,那就比較麻煩了,尤其是許多都是有參與到滅六國的戰爭之中,戰功赫赫,很少有人會在這個敏感的關口,去招惹這些人。

所以啊,哪怕是廷尉李斯也得暫避鋒芒。而且,他也清楚自己之前的發言,屬實是將這些武官們的底線給觸碰了。不是始皇帝陛下這樣有著絕對的權力的人,哪裡能夠與之抗爭呢。

既然眼下始皇帝陛下很可能不會回到朝堂之上,繼續參與主持朝會的話,那廷尉李斯覺得自己要不要找個理由,直接去找始皇帝陛下啊?

這朝會繼續進行下去,就很沒有意思。

他轉了轉眼珠子,似乎想到了什麼辦法。

於是,他主動朝著丞相王綰說道:“王相,我突然想起來一樁重要的案子,需要及時處理。所以,我只能給暫且先行告退,等到陛下回來以後,還請麻煩替我美言幾句,等到下一次早朝的時候,我再親自向陛下謝罪!”

諸位大臣聞言,腦海裡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李廷尉這廝顏面掃地,想要跑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