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章 劉備退守永昌城,益州歸降

清晨,朝陽從東方升起。

張青已經躺在木榻上睡下了。

祝融就安靜的站在他旁邊,靜靜的望著他。

眼前的男人,讓她又愛又恨。

愛他的才華,愛他的謀略。

恨他的無恥,更恨他將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中。

“三舅姥爺!”薛歡的大吼聲從帳外傳來。

祝融趕忙遠離張青,露出了一副有意嫌棄張青的模樣。

“三舅姥爺,勝了,勝了,勝了啊!”薛歡飛奔入大帳內。

張青緩緩坐起身來,揉了揉惺鬆的睡眼:“建寧城被攻破了?”

“沒錯!”薛歡點頭:“張郃將軍已經帶著孟獲的人頭趕回來了!”

“孟獲死了?”祝融頓時眼前一亮。

“沒錯,千真萬確!”薛歡點頭。

祝融下意識的望向了張青,沒想到他真的說到做到了。

說話間,張郃拎著人頭來到了大帳內,直接把人頭丟到了地上。

“軍師,孟獲首級在此!”

張青立刻望向了祝融:“看看,是不是他?”

祝融嫌棄的扭過頭去:“不用看我就知道是他,化成灰我也認得他!”

張青點頭,又問張郃道:“城中形勢如何?龐統如何了?”

張郃拱手道:“城中已被我軍奪下,龐統率領殘部逃亡永昌城!”

“好,太好了!”張青立刻坐起身來:“即刻移軍入城,我派人將訊息火速傳給丞相!”

“嗯!”張郃重重點頭。

當天晚上,曹軍餘部人馬悉數進入建寧城。

建寧城地處南中,漢人和蠻人雜居。

漢人以懷柔政策便可安撫。

但對付蠻人,就必須要武力震懾。

張青命人將孟獲的人頭掛在了建寧城門前。

孟獲是南中大王,絕對算得上是土皇帝。

劉備為了統治南中,更是七擒孟獲。

張青不可能留孟獲,現在只能用孟獲的首級震懾蠻人。

任命帶來洞主為假南中校尉。

又命祝融召集各部落首領進入建寧城歸順。

大戰過後的建寧城,逐漸趨於安定。

……

成都,城外曹軍大營。

中軍大帳內,曹操舉著手中的書信對帳下文武道:“軍師來信了,建寧城已經攻破了!”

這一瞬間,眾文武齊聲歡呼。

“恭喜丞相,賀喜丞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仰頭大笑不停,文臣武將同樣是捧腹大笑。

近日來,曹軍多次攻打成都。

死傷慘重不說,基本沒有什麼進展。

根本原因還是成都整座城池太過堅固了。

尤其是劉備經營下的成都城,幾乎是銅牆鐵壁。

曹操一度認為,年內無法攻下成都。

可張青這一封書信,對於曹操來說,比攻破成都還要讓他開心。

接下來,就看劉備是不是還要死守成都了。

曹軍文武在大營內大笑不停。

而成都州府內,文臣武將一片死寂。

建寧城被攻破了,這對於劉軍來說就是驚天噩耗。

不僅如此,孟獲也被殺了。

祝融還投敵了。

就連龐統都逃到了永昌城。

張飛高聲道:“諸公為何一言不發啊?”

“哎!”諸葛亮一聲嘆息,想要開口,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張松拱手道:“建寧城雖丟,但我軍足以堅守成都,只要主公不走,曹操便無可奈何!”

“孤城如何堅守啊?”諸葛亮搖頭,說話已經是有氣無力了。

劉備道:“孔明,士元到底是如何敗的?”

諸葛亮道:“一敗是因為失去祝融,二敗是因為失去帶來洞主,三敗則是因為縱容孟獲!”

張青的計謀幾乎是無懈可擊。

就算諸葛亮親自鎮守建寧城,也不一定能識破。

而此戰根本原因還是讓祝融擅自出城,導致其被生擒。

祝融被生擒以後,又沒能善待帶來洞主。

為了安撫孟獲,令他逐漸驕縱,最終喪了命。

如果諸葛亮在,一定會據理力爭,決不允許祝融領兵出城。

說到底,還是龐統壓不住這些蠻夷。

劉備道:“孔明以為,我軍何去何從?”

諸葛亮道:“堅守成都是下策,但曹操不把許都這些年積攢的錢糧打光,也不會退兵!”

“可有上策?”劉備追問道。

諸葛亮搖頭:“全軍退守永昌城,向南聯合扶南王國,一同抵抗曹操,此為下下策!”

扶南王國地處於益州南方,一直以來都是獨立於中原之外的。

劉備在南中這些年,一直和當地蠻人乃至扶南王國交好。

如今劉備勢窮,向扶南王國求助,對方不會坐視不理。

最好的結果肯定是守住永昌城,和曹操消耗到底。

最壞的結果是,放棄永昌城,退入扶南王國,從此依附於扶南王國。

待曹操討伐江東之時,便可奪回南中之地。

甚至可以奪回益州北部各郡,重返成都。

這些話,就算諸葛亮不說,劉備也清楚。

關鍵在於,劉備如何抉擇。

張松道:“主公,城中仍有數十萬百姓,我軍這一走,恐怕百姓就要遭殃了!”

曹軍屠城的劣跡,自攻打徐州的時候就曾出現過。

一點都不稀奇。

後來,曹操迎天子入許都後,有所收斂。

若遇戰事,凡開城獻降,皆得賞賜。

若殊死抵抗,破城後雞犬不留。

曹操南下攻打荊州的時候,劉琮率文武歸降。

曹操秋毫未犯,重賞荊州文武。

但益州明顯情況不同。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願意投降曹操。

一旦劉備逃走,百姓必定遭殃。

就算不會被屠殺,也會被曹軍用各種方式論罪,最後被抄家滅族。

最重要的是,成都文武的家眷並未全部轉移到南中。

因此,劉備此刻是無法拋棄這些百姓的。

“那就一起走!”張飛只說了半句話,把後半句嚥了回去。

沒錯,從荊州開始,劉備就帶著百姓逃。

從新野逃到江夏,從江夏逃到長沙,又從長沙逃到了益州白帝城。

奪下交州後,劉備仍舊帶著百姓逃入南中。

可以說,劉軍擁有攜帶百姓逃跑的豐富經驗。

張松道:“主公三思,今日棄了成都,日後再想奪回成都,萬難啊!”

劉備沉默不言,轉身離開了正堂。

文武各自退去。

當天晚上,文臣武將先後到書房見劉備。

益州文武不願放棄成都。

而劉備在荊州和南中乃至交州的嫡系,都希望放棄成都。

因為這些人對成都沒有什麼感情可言。

這其中,張松是最不願意放棄成都的,而且態度強烈。

對於張松的舉動,劉備也是有所諒解的。

張松是能人,他之所以迎自己進入成都,是希望自己帶著成都軍民平定中原。

可如今,劉備已經無力收復中原了。

張松的美夢破碎了。

這對張松來說,比死還難受。

深夜,劉備依舊坐在書房內。

而此時,房間內只剩下諸葛亮一人。

劉備問道:“軍師就沒有兩全之策嗎?”

諸葛亮道:“若明日曹軍不再攻城,或有兩全之策!”

“嗯!”劉備點頭。

曹操如果不攻城,就等於給劉備機會逃走。

而諸葛亮的策略很簡單,開誠佈公。

曹操想要的,一直都是益州。

他要平定天下。

劉備如實相告,要率領軍民撤離成都。

那麼,曹操大機率不會追擊。

因為追擊軍民,對於曹軍來說收穫不大。

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如此。

時間很快來到了次日。

果然,曹軍沒有攻城,各部人馬都在大營內休整。

當天晚上,劉備就寫信給了曹操。

【孟德公鈞鑒:】

【自與公相識,諸多紛爭,皆因天下大勢,各為其主。】

【今備丟失建寧城,成都已難堅守。】

【為保軍民無虞,備決意率軍民撤往永昌城。】

【三日後清晨,自成都南門而出。】

【沿金牛道西行,經涪城、江油,而後南下至永昌。】

【備雖暫處劣勢,然雄心未滅。】

【此行亦非畏公而退,實乃為長遠計。】

【望公行事,亦念蒼生。】

【他日沙場再論高下。】

【益州牧劉備,敬上。】

一向喜歡大笑的曹操,看過書信卻笑不出來了。

“丞相,劉備說什麼啊?”夏侯淵問道。

曹操沒說話,將書信交給夏侯淵。

夏侯淵拿過書信,當著文臣武將的面宣讀。

讀完書信以後,大帳內一片譁然。

“劉備什麼意思?”

“他要逃去永昌城,還要告知我軍時間和路線?”

“這是自己來送死了?”

曹植立刻道:“父親,這是殲滅劉備的良機啊!”

“沒錯!”曹洪也說道:“今日放走劉備,永為後患,他現在自己送死,怪不得我們!”

曹操冷笑:“你等見過有人伸著脖子來送死的嗎?”

“沒見過!”楊修道:“劉備這是在誅心!”

“說說看!”曹操的目光望向了楊修,眼神裡多了幾分欣賞之色。

楊修拱手道:“丞相乃當朝魏公,代天子討伐四方不臣,劉備縱然十惡不赦,終是天子皇叔,益州百姓也是我大漢軍民!”

“嗯!”曹操點頭。

楊修道:“若丞相派兵追擊劉備,其必定在半途設伏,等我軍入陣,同樣益州百姓也會被牽連!”

“說得好!”曹操點頭。

楊修道:“我軍追擊劉備不得利,益州百姓遭殃,這對於日後丞相安撫益州軍民沒有任何好處!”

“你們都聽到了嗎?”曹操道:“你們真以為劉備是傻子嗎?會等著我派兵去追擊他嗎?”

眾文武沉默不言。

劉備這封信,就等於給曹操算了一筆賬。

成都曹操是必得的。

而追擊劉備的後果,卻是慘重的。

曹操現在也是要臉面的人了,不可能破罐破摔。

而劉備,恰好抓住了他的軟肋。

夏侯淵道:“丞相的意思是,放劉備去永昌城嗎?”

“傳令下去,大軍繼續休整!”曹操丟下一句話就轉身回到了後帳。

“喏!”眾文武紛紛抱拳,各自離去。

三日後清晨,劉備果然如約率領軍民撤退。

而這只是表象,實際上劉備在前一日已經讓關羽和張飛率部先行了。

一旦曹操追擊,必中二人埋伏。

一日一夜時間,劉備帶領成都軍民撤離。

但別駕張松和一部分文武官員並未離去。

仍舊將益州的旗幟插在城頭上。

直到第五日,曹操親率大軍來到成都城外。

大將張任佇立在城頭。

張松負手而立。

“哈哈!”曹操笑了,駕馬上前高聲道:“永年可願下城相見?”

不消片刻,城門大開。

張松駕馬出城。

“益州別駕張松,見過曹丞相!”

曹操道:“劉備已經逃走了,你為何不願逃走啊?”

“因為我是益州別駕!”張松道。

“說得好啊!”曹操道:“那麼劉備既然逃走了,你為何還不投降?”

張松說道:“因為沒有得到丞相的准許!”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來。

張松道:“益州城內仍有數萬軍民,若丞相下令屠城,張松定同益州文武將死守到底!”

“永年可為益州第一名士也!”曹操道:“我答應你,大軍入城後秋毫不犯,包括你在內的所有益州文武官員,一律原職留用!”

張松聞言,長舒了一口氣,當即拱手道:“張松代益州軍民謝丞相不殺之恩!”

“去吧!”曹操揮手示意。

“告退!”張松立刻駕馬返回城中。

隨後,益州四座城門大開。

曹操率部入城。

嚴令約束軍士,不得傷及百姓。

入州府後,一一召見益州官員,有人得到了提拔,有人得到了賞賜,大多原職留用。

縱觀益州文武,唯獨不見劉巴和黃權。

曹操詢問此二人現在何處。

張松說:“劉巴病入膏肓,黃權數日前已經辭官回家了!”

曹操安排軍醫去為劉巴診治,又讓張松請來了黃權。

黃權很快來到了州府見曹操。

雙方一場唇槍舌戰。

本想送死的黃權,順利得到了曹操的賞識,被委以重任。

這個結果是黃權萬萬沒有想到的。

曹操道:“成都雖降,益州各郡縣百姓仍未歸心,接下來還要二位鼎力相助了!”

“丞相委以重任,我二人絕不推辭!”張松和黃權紛紛拱手。

曹操要的是一個太平的益州,而不是千瘡百孔的益州。

想要得到益州百姓的支援,就必須要用益州官員。

而張松和黃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