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帶投二哥當暗樁?周瑜暗害諸葛亮

周瑜謀劃成空。

曹操挑選的一批賢才,逐步充入荊州水師。

原荊州將領文聘,也得到了提拔。

兩軍進入了對峙階段。

敵不動我不動。

這日清晨,蔣幹意外收到了張昭送來的書信。

張昭和他一向沒有來往,兩人唯一能扯上關係的就是張青。

因此,蔣幹並沒有拆看書信,而是轉交給了張青。

張青擺擺手:“既然是寫給你的書信,你看吧!”

蔣幹點點頭,當著張青的面拆開書信檢視。

信中多是噓寒問暖之言,並無任何試探。

沒有提及赤壁戰事,更沒有提及張青。

可謂是中規中矩。

就算送到曹操手上,也挑不出毛病。

蔣幹搖頭:“張公這信,我是有些看不懂了啊!”

張青歪頭瞥了一眼。

這個時代,書信多是從豎列書寫,從右往左。

但若是橫行讀,從左往右,便看到了這五個字,二哥出頭了。

這個閱讀方式,正是張氏書信傳遞重要資訊的一種密法。

二哥出頭了這五個字,一般人讀不懂。

但張青一讀就懂。

二叔是江東帶投大哥,他是江東帶投二哥。

他人在曹營,怎麼可能出頭?

除非是成為江東暗樁之首。

這意味著,江東的暗樁並沒有被一網打盡,仍有餘孽存在。

能讓他成為暗樁之首的,恐怕也只有吳侯孫權了。

那個原本該成為他未來二舅哥的人。

“有病亂投醫啊!”張青不禁搖頭感慨。

他都入曹營了,怎麼可能再效忠江東?

聚鐵山一戰,正是他的謀劃。

借周瑜之手,除掉江東暗樁,也是他的主意。

這個時候,江東還讓他當暗樁老大。

孫權想屁吃呢?

蔣幹不解:“三舅姥爺看出這封書信的端倪了?”

張青拿過書信,斜著讀,便看到了另一個關鍵資訊:子時,江邊斗笠者!

很顯然,這是江東暗樁要和他碰頭了。

“你又要立功了!”張青道。

“啊?”蔣幹不解:“又立功了?什麼意思?”

張青道:“這信中說,江東暗樁還有餘孽,要我設法剷除!”

蔣幹大驚:“莫非張公……”

“人在江東心在曹啊!”張青一本正經的說道。

“原來如此!”蔣幹頓時肅然起敬。

難怪自己能屢破周瑜,他的身後不光有三舅姥爺張青,還有大名鼎鼎的張子布。

“薛歡!”張青招手。

小薛歡趕忙上前:“三舅姥爺,您吩咐!”

“你知道我的名字嗎?”張青問道。

“不知道!”薛歡搖頭。

“不知道就對了!”張青滿意的點點頭:“今夜子時,你戴上斗笠,到江邊去夜釣!”

薛歡點頭:“都聽三舅姥爺的!”

張青又說道:“會有一個同樣戴著斗笠的人找你,你不要亂說話,不管對方說什麼都點頭!”

“明白!”薛歡再次點頭。

張青順手將書信焚燒,不留痕跡。

當夜子時,薛歡穿上一身黑衣,戴著斗笠來到了江邊夜釣。

江面流水潺潺,月光倒映在其中。

一個同樣戴著斗笠的男子坐到了薛歡身旁:“兄臺便是張氏麒麟子?”

“嗯!”薛歡點點頭。

斗笠男子道:“在下奉密令與您碰頭!”

“嗯!”薛歡依舊點頭。

斗笠男子又說道:“即日起,我等皆聽命於麒麟子!”

“嗯!”薛歡仍舊點頭。

斗笠男子道:“麒麟子初入曹營,多有不便,傳遞資訊一事,仍由我代勞,還請見諒!”

“嗯!”薛歡繼續點頭。

“我不問麒麟子官職,還請麒麟子也不要問我!”

“嗯!”

“日後若要聯絡麒麟子,我便會在此處留下三塊石頭,當夜子時再相見!”

“嗯!”

“告辭!”

“嗯!”

斗笠男子起身,立刻到其他地方繼續釣魚。

不多時,薛歡也收了魚竿,離開江岸。

回到營帳後,便將此行之事如實告知蔣幹和張青。

蔣幹問道:“認出那人是誰了嗎?”

薛歡說:“聽聲音耳熟,好似認得!”

蔣幹不悅:“蠢貨,這麼重要的事情,你說好似認得?”

“無妨!”張青擺擺手:“那人不是說了,日後若是有事,還會再聯絡,靜候便是!”

蔣幹點頭:“都聽三舅姥爺的!”

張青也不吝嗇,直接從蔣幹的錢袋子拿出一塊金餅丟給薛歡:“賞你的!”

“謝三舅姥爺!”薛歡急忙道謝。

“以後每次見面,你能得到重要訊息,都賞你一塊金餅!”

薛歡趕忙跪地:“三舅姥爺比我親姥爺還親!”

張青道:“此事,只有我三人知曉,若他人得知,你就要掉腦袋了!”

“明白,明白!”薛歡連連點頭。

……

赤壁對岸,江東大營。

遭受挫敗的周瑜,整日無眠。

腦海裡不斷迴盪著那句:半子未落,豈敢輕言勝負?

蔣幹算計他,尚在情理之中。

雙方各為其主。

但諸葛亮看破卻不說破。

心思何其歹毒?

此人若不除,日後必為江東大患。

這一刻,周瑜動了殺心。

次日晚上,周瑜以酒宴之名將諸葛亮請到了中軍大帳。

魯肅從旁作陪。

周瑜道:“聚鐵山一敗,謀蔡、張再失利,如今要破曹軍,唯有血戰了!”

“嗯!”諸葛亮點頭:“大都督所言極是!”

周瑜便問道:“水路交戰,當以何兵器為先?”

諸葛亮說道:“江面之上,當以弓箭為先!”

周瑜滿意的點點頭:“如今軍中不缺糧草,唯獨缺箭,煩勞孔明監造十萬枝箭,以作應敵之用。”

諸葛亮面露難色,卻見身後呂蒙、太史慈二人虎視眈眈。

周瑜又說道:“此為公事,幸勿推卻。”

“嗯!”諸葛亮點點頭:“敢問大都督,這弓箭何時用?”

周瑜堅定的說道:“越快越好,少則十日,多則半月!”

諸葛亮搖頭:“曹軍兩勝,若拖延半月,必誤大事啊!”

“哦?”周瑜笑了:“孔明以為幾日?”

“三日!”諸葛亮道:“我便將十萬支箭交於大都督之手!”

“軍中無戲言!”周瑜面色嚴肅。

“自然!”諸葛亮拱手:“明日為第一日算起,三日後定奉上十萬支箭,若有拖延,任憑大都督處置!”

“好!”周瑜滿意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