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那大漢死了,這些土著武士遭遇慘敗,立刻撤退。
朱文山並沒有派人追擊,而是在城樓上開啟了旗幟,用作訊號。
城外埋伏在樹林中的幾個人,看見了城樓上展開的旗幟,立刻點燃了引線。
在土著人撤退的路上,地面突然出現了劇烈的爆炸,一陣火光沖天,聲音震耳欲聾。
整座大山似乎都在震顫。
那些土著戰士喪生在火海里,只有幾個人僥倖生還,瘋了一樣逃進了樹林裡面。
朱文山並未下令追擊。
今天這一場勝利不費吹灰之力,讓那幾個人回去也好,正好藉此機會震懾對方的國王。
獲得了這一場大勝,山城之中軍民喜悅,都覺得在這片土地上,山城已經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區區土著人而已,怎麼能敵得過他們?
雖然獲得了一場巨大的勝利,但是朱文山並沒有絲毫的欣喜,對他而言,這一場勝利是意料之中的。
如果連這些土著人都打不過,那麼何談返回中原,奪取大明江山?
朱棣手下計程車兵只會比這些土著人強,不會比這些土著人弱。
更何況返回中原的時候,是朱文山他們舟車勞頓,朱棣他們以逸待勞,所以朱文山一定要將實力準備得非常充分,再動身返回。
“無論怎麼樣,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條計策是絕妙的。”
朱本山在新大陸,貫徹執行的就是這條方案。
高築牆就是建立起山城,搭建高大的城牆,抵禦敵人的入侵。
同時進行技術封鎖,嚴禁鐵器外傳。
至於廣積糧,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儘量多的儲存糧食和各種各樣的物資。
糧食,牲畜,醫藥,武器裝備,乃至於堅船利炮,這些都要大量地進行生產儲備。
緩稱王,則是不過早暴露自己的野心和意圖,因為現在朱棣的勢力比朱文山大得多,所以他絕不會輕易地返回中原,進行作戰。
否則的話只會打草驚蛇,引來朱棣的重視。
“過些天就是科舉考試的日子了,傳令下去,為了鼓勵參與考試,各科目的前一百名賞賜豬肉,前五十名賞賜牛肉和美酒,前十名賞賜宅院。”
朱文山傳下命令。
報名考試的人非常多,一方面是為了出人頭地,透過這場考試獲得更好的工作。
而第二原因則是朱文山給的賞賜實在是太豐富了。
山城之中大多數的人日常的飲食只有主食、蔬菜和魚。
雞牛羊豬,這些食物並不多見。
很多人哪怕是為了得到一頭豬,也去參加了這場考試。
至於牛肉和美酒,吸引力則更大了。
而其中也有不少有志之士,頗有才學的人,想要得到一所宅院,那樣的話他們在山城也就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山城之中,大多數的人居住的都是面積很小的房子,相當於大雜院,甚至還有許多人仍舊在帳篷中居住。
在這種情況下,誰若是有單獨的宅院,那可真是很有面子了。
黑山部落的皇宮裡,國王面沉似水。
逃回來的幾個士兵,已經嚇破了膽子,說那些山城的人,會妖法,那些人在城牆上祈禱,地面上就爆炸了,炸死了他們很多人。
而且黑山部落裡領頭的將軍,被敵人的巨箭射死,那根巨劍極其粗大,絕不是人力所能射出來的。
國王陰沉著一張臉,想不到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定要把這些人統統殺掉!”
國王很憤怒,用力的拍著桌子,神色猙獰的像一隻發狂的獅子。
“陛下不要動怒,那些人很強大,他們給我們的會妖法,而是有火藥,這東西一旦爆炸,威力如同天打雷劈一樣。”
張忠表面上雖然是在勸國王,但是他也明白,現在國王正在憤怒的時候,自己越勸他,他就越生氣,越堅定的要和朱文山幹到底。
王道人也說道:“陛下,這件事皆因我們三個人而起,我看我們三個去山城走一趟也就是了,大不了把命扔在那裡,絕不能為此事再動干戈。”
國王一聽,更憤怒了。
“三位,我們黑山部落都是勇士,一時的失敗算不得什麼,下次我御駕親征,一定要將這山城拿下!”
國王上了三個人的當,現在和朱文山的仇結的越來越深,這兩個勢力之間如今已經是水火不容。
三個人離開皇宮,路上打虎太歲李孝有點奇怪。
“大哥,你怎麼知道那國王真的要和山城幹?萬一當時我們勸他,他要是借坡下驢了,我們的功夫豈不是白費了?”
“二弟,你有所不知,那個國王貪婪無比,當時我給他看咱們的寶物的時候,就能從他眼睛裡面看到貪婪的光,他知道山城裡面有那麼多寶物,那麼多資源,怎麼肯放過?”
張忠臉上露出冷笑的表情,“他表面上是為了我們出頭,實際上卻只是找一個由頭髮動戰爭。要不然你以為他為了我們三個,會如此大動干戈嗎?”
張忠對人性很瞭解,所以他與其說是挑撥離間,倒不如說是藉著巨大的利益來說服國王。
“不知道四弟在哪,按理來說,他知道我們來到了新大陸,早就應該來和我們聯絡。”
王道人嘆氣道,“可惜他在山城臥底,我們不能隨便去,以防打草驚蛇。”
“朱文山雖然只是個少年,但是非常聰明,而那山城之中臥虎藏龍,我們絕不能輕易進去。”
張忠雖然自恃武藝高超,但是他對敵人向來有著很高的判斷,從來不會小看敵人。
姚廣孝派他們三個來,正是看中了張忠的沉穩。
李孝是個粗魯的漢子,要說打打殺殺的自然是在行,但論起動腦子,他可就不行了。
王道人表面上淡定,但是實際上桀驁不馴,並不是個做大事的人。
這三個人雖然實力都很不錯,但真正有腦子的,卻只有一個老大張忠。
三天之後,山城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已經圓滿完成。
而狀元,不出意料的就是那個名為趙義的白衣書生。
而且此人是文武雙狀元,不但四書五經厲害,而且射箭騎馬的本事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