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葉月說,米賣給“百姓五穀”賺到的錢比賣給其他的商人賺的多,那是因為,這裡面有朝廷對種田人的保障。
這兩年國家打仗,不利國也不利民,需要糧食,需要錢,朝廷並沒有增收賦稅,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為了讓農家人不捱餓,朝廷頒出了一條政策:
全國建立收購農家五穀的驛站或店,這個驛站或店,就叫做“百姓五穀”。
“百姓五穀”,由朝廷官員管制,朝廷出錢購買,價格有規定,不抬高也不壓低,保持公道,保障種地人的買賣,有銷路,不吃虧。
這年頭,只要能種出糧食,就能賺點錢,就不會餓死。
這項有利於種地人的政策,據說是一位大官提倡並且施行,百姓們很感激他。
原身潛意識裡有這麼一個訊息,再詳細的就不知道了,只有一個意識,種地,出糧食,賣給“百姓五穀”店,就能賺錢。
葉月對提出這利民政策的那個大官,有了一個好印象。
“百姓五穀”,是專門收購種田的農家人糧食的地方,非農家人的糧食不收。
這農家人又如何算?
地主不算在列,商人不算,家有田地超過五十畝的人家不算。
“百姓五穀”收購五穀時會記錄賣糧人家,能查得清來歷,本地人在本地的“百姓五穀”店交易,不能去其地區進行交易。
如果連地主的糧食都收,那就太多了,朝廷有再多的錢也購買不完,並且其他的糧商沒生意做,糧商行業受到打擊,對朝廷也不是好事。
“百姓五穀”,是這兩年建立起來的機構,這兩年種地人賣糧食的收入比賣給以往的商人賺得多,這讓大家看到了一條賺錢的路。
家裡有田地都不荒廢,甚至有人偷偷開荒,就為了多種點莊稼,收成多一點,留下自家吃的糧食後,全部賣出去,收入都存起來,為家裡打算。
葉家也在這好時候努力種地,這兩年也存了點錢,葉真想多種地,多賺錢,這想法沒有什麼問題。
而問題在於,他說的“我的地,我的錢”。
葉月明白了,爺爺不捨得分家,就是讓兒子兒媳婦們免費給他種地,賺的錢歸他,誰想從他手中拿錢,比做皇帝還難。
葉月想想,母親偷偷把米拿去賣,倒是從爺爺那裡拿錢的最有效的方式。
葉月略略考慮,就做出決定。
“你聽我說,我說你記,你記你行動。”
“等一下吃飯之前,我娘會提出分家,你同意分家……”
“分家事宜我說你記,你記住你釋出……”
葉月與爺爺“談”完,藥茶熱氣散了,不燙了,葉月讓爺爺喝下藥茶,讓他歇息,然後端著茶碗出來。
“小月,你沒事了吧,你爺爺就這脾氣,你別往心裡去……”葉江在屋裡等吃飯,見到葉月從父親屋裡出來,端著個碗,讚賞地看著她,惹怒了爺爺她不害怕還懂得孝敬爺爺,不錯。
雖然葉江也覺得父親有時做事不對,但他是個孝子,忤逆父親的事,他最不想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