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章 稱帝

翌日。

尤氏便親自去了一趟榮國府,拜訪了賈母,說:“老祖宗,我這次過來是為了將惜春給帶回寧國府去,放在身旁教養。”

“怎麼突然就有這般想法?”賈母沒有立刻答應。

畢竟,賈惜春是賈母一手帶大的,到底還是有感情的。

不過,榮國府內的姑娘丫鬟多,賈母放在賈惜春身上的時間也少,頂多是幫忙照拂一二。

今日尤氏提及將賈惜春接回府去,頓時就引起了賈母的心中驚訝,忙看了一眼尤氏,拿起了老太太的派頭,回憶往事:“當年他父親拋家舍業,去了都外玄真觀玄修,他母親又去的早,想這府中無人撫養,憐她年幼,便託我幫忙照看。”

“而今一別多年,竟是在這家裡面落地生根了,他們也從未對我提及過接她的意思,怎今日你就有這想法了?”

要是寧國府真的有這樣的想法,早就提出來了,何苦等到現在。

正因如此,賈母才要問個明白,不至於糊塗。

尤氏眼角就露出了淚珠兒,淌眼抹淚的說:“咱們家現在的情況老祖宗你也應該清楚,自從老爺去了之後,念我一個人以及薔哥兒也守不住這偌大的家業,就將這寧國府變賣給了芸哥兒。”

“現如今薔哥兒在外面娶了妻,有了自己的小家,自不可能再回來了,公公又去了,家裡面的人丁就更少了。”

“我身旁也無個人說話,苦悶的很,就想著將妹妹接回去,姊妹也可有一個伴兒,不至於冷清了。況且老祖宗這府中的人多,惜春年紀小,多是照顧不過來的。”

“.......”

聽著尤氏的敘說,賈母也沒有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

賈惜春本就是寧國府的人,如今寧國府的尤氏作為惜春的嫂嫂,在賈惜春的父親賈敬、兄長賈珍死了之後,已經是這賈惜春在人世間關係較近的嫡系關係了。

正所謂長嫂為母,尤氏的確有正當合理的理由來管教賈惜春。

哪怕是賈母也阻攔不得。

賈母無奈之下,只得喊了一聲,朝著屋內的大丫鬟鴛鴦,說著:“鴛鴦,你去將惜春她們給喊來。”

“是。”鴛鴦微微彎腰,輕輕點頭,忙下去通知府中的眾人。

不一時,府中的眾人就都來了,王夫人、王熙鳳等人看著賈母,不太明白今日為何賈母要召集眾人,便問:“老祖宗,不知老祖宗今日召我們過來,是為何事?”

賈母就皺了一下眉頭,輕嘆一口氣,說:“是關於惜春的事情。她嫂嫂打算將她給接回去,不知你們是什麼想法?”

眾人聞言頓時臉色微變,王夫人與邢夫人都是滿心高興,覺得這家裡面少了一個累贅,損耗也可以減少不少。

賈惜春在榮國府內的吃住都是要錢的。

以前她們還可以找榮國府的賈珍討要,賈珍也不會不給,至少不需要榮國府付出多少。

但現在賈珍死了之後,榮國府就再也沒有收到過一筆來自於寧國府的撫養費了。

作為府中的姑娘,哪怕是賈惜春的生活水準比不得賈寶玉等人,可每年的花銷都是不少的。

而且,一旦賈惜春的年紀大了,出嫁還需要給陪嫁的嫁妝,又是成百上千兩銀子。

所以,王夫人不反對,就笑了笑:“惜春本就是寧國府的人,如今寧國府的人來接,依我想來,名正言順,並無什麼不妥當的地方。”

就連王熙鳳回想了一下賈惜春的身份,也沒有反對。

邢夫人就自不必多說了。

在邢夫人想來,等賈母死了,這榮國府就是她的家產了。

賈惜春走了正好,可以節省下來一大筆的錢。

邢夫人也說:“是啊!老祖宗,這惜春本就是寧國府的人,既是她們願意接回去居住撫養,答應了便是。”

眾人都是贊同,無一個人反對。

賈母無奈之下,才看了一眼坐在賈探春旁邊的賈惜春,輕輕搖了搖頭,說著:“這苦命的丫頭啊!當年她母親生她時難產,大夫只救了她,她母親就此一命嗚呼,後來他父親又去都外修仙,現在又被自己燒製的金丹給脹死了。”

說著,說著,賈母也是無語至極,攤上這麼一個家庭,真的是為賈惜春感覺到悲哀。

賈惜春坐在那裡,腦海裡面空空的,看著旁邊的眾人,觀察著她們的臉色,內心驚疑:“難道府中就真的沒有一個人願意讓我留下來嗎?”

漸漸成長的賈惜春也開始知事了。

更何況,身處在這豪門大家族的女子自幼早熟早慧,明白道理自是要比賈寶玉之流要更早的。

賈惜春看了一眼之後,也是心下悲涼,就愈發有了出家的念頭。

出家好,出家了就清淨了,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只是賈惜春並無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哪怕是她有出家的念頭與想法,但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卻非自己可以決斷。

賈寶玉此刻也來了,坐在旁邊聽了半天,又看了一眼坐在那裡的賈惜春。

他對這位惜春妹妹沒有多少感覺,平日裡也從不去惜春的屋子裡面找惜春玩耍。

在賈寶玉看來,賈惜春作為一個小女孩兒與這樣的孩子玩耍,未免顯得太幼稚,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

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也是形同陌路,並不似寶玉與探春等人深厚。

因此,在得知尤氏要將賈惜春給帶回去教養時,府中這位混世魔王也在此刻也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見到眾人都不反對,賈母就只好同意了尤氏的請求,說著:“那好,既然你們都同意,我也不反對。”

又看一眼尤氏,問道:“不知你們什麼時候來人接她?”

既然賈惜春遲早要走,擬定個日子最好。

尤氏道:“今日就行。我已經安排了轎子,就停靠在府中的後宅。”

“他父親死了,為人子女總是要前去披麻戴孝的。”

“現在隨我一道過去,符合禮儀,不至於讓人說閒話。”

說著,眾人也就點頭,認為尤氏所言有理。

自己的父親死了,女兒是應該前去披麻戴孝的。

於是,賈惜春就被尤氏給接了,並王熙鳳、賈寶玉等人前去鐵檻寺弔唁。

........

鐵檻寺。

尤氏的馬車停靠在外面之後,她就牽著賈惜春的手,朝著裡面走去,一邊兒走,一邊兒還說:“妹妹,你也莫要害怕與緊張,你嫂嫂我並非是什麼惡人。”

“這次你跟我回了家,我自會好好待你的。”

忽然,站在門口處的丫鬟晴雯就忙走了過來,說:“先珍大奶奶,四姑娘,我們家奶奶請你們過去閒話。”

聽了晴雯的話語,尤氏就回:“待我帶妹妹去祭拜過她父親之後,我們再去。”

說罷,尤氏就帶著賈惜春去自己的屋子中,更換了衣服後,前去祭拜賈敬。

賈惜春對自己的父親沒有感情,對自己的哥哥也沒有感情。

她從小就生養在榮國府內,逢年過節才能夠見到這哥哥父親,豈能有什麼感覺?

賈惜春認為,自己的哥哥不似哥哥,自己的父親不似父親,相比起自己的哥哥父親,反倒是榮國府的賈母等人更似她的嫡系親眷。

賈敬生而不養,的確是枉為人父。

可賈惜春縱然再恨自己的父親賈敬,卻也不能夠隔斷這血脈親緣,望著眼前完全陌生又熟悉的賈敬靈牌,也是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

尤氏倒是沒有懷疑什麼,只當這是賈惜春年紀小,不懂事兒,又從未經歷過這些巨大的變故,所以,就耐心的教導這賈惜春如何去做。

說起來,這尤氏倒也還真的算不得是一個純粹的壞人,頂多算是一個貪圖富貴的正常女子罷了。

經過一系列的流程之後,賈惜春這才結束了祭拜賈敬的禮儀,隨後,尤氏就帶著賈惜春去了林黛玉的屋子,拜訪林黛玉。

這幾日林黛玉就居住在鐵檻寺,說是要小住兩日。

一來,是為了弔唁賈敬。

二來,也是為了等賈惜春過來,好帶著賈惜春一起回去。

惜春年幼,留尤氏一個人在這裡料理家事即可,至於賈惜春可有可無,很多的地方都用不著她,可以稍微清閒。

雖說現在寧國府徹底落魄了,家族為賈敬操辦的葬禮也簡單了許多,並不隆重,但很多的事情仍舊會極大牽扯尤氏的精力。

畢竟,這些事情林黛玉等人可不會代勞的,非得是尤氏親自前去處理不可。

又因賈惜春的年紀小,需要人照顧,尋遍整個芸府,唯有林黛玉是最好的選擇。

林黛玉對此事也不抗拒,對待這麼一個小妹妹,也多有一種慈愛。

當了母親的林黛玉已經不是姑娘了,身上多了一絲為人母的溫柔,又深知賈惜春的悲慘經歷,就拉著賈惜春的小手,柔聲道:“惜春妹妹,以後在這家裡面你林姐姐替你撐腰,我就是你的靠山。”

“若是你有什麼需求,只管來找你林姐姐說,我會照顧好你的。”

聽了林黛玉的話語,賈惜春臉上的擔憂之色,隨著與林黛玉的親切交流,漸漸散去,反而是感受到了一種難得的關愛。

這種真心關愛哪怕是她在榮國府居住,也不曾感受過幾次的。

林黛玉看了一眼身旁的幾個人,就說:“晴雯,你下去安排幾個手腳乾淨能辦事的丫鬟婆子,給妹妹送過去。”

瞧見賈惜春過來,身旁也沒有幾個丫鬟婆子伺候,比之當初林黛玉剛到榮國府時,還要寒酸不少。

於是,林黛玉大手一揮,就為賈惜春安排了伺候的丫鬟婆子。

尤氏看了一眼林黛玉,見林黛玉如同疼愛賈惜春這個妹妹,也是難得的露出了笑臉。

相比起以前的勾心鬥角,現在的安寧富貴才是她夢寐以求的太平盛世。

尤氏其實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一生所求,不過只是“衣食無憂,太平富貴”這八個字。

........

歲月匆匆。

尤氏在鐵檻寺料理賈珍的家事,而外界也在發生變化。

宮中傳來了訊息,說是太上皇、老太妃都死了。

但是,根據賈芸在宮中內線傳遞出來的情報卻是太上皇先死了,老太妃被迫殉葬,陪著太上皇一起死。

封建社會的古代皇帝,一旦皇帝死了,宮中的妃子多數情況之下都會挑選幾個皇帝生前最寵愛的人,一起葬入皇陵當中,為皇帝陪葬。

這種制度由來已久,至今已成慣例。

賈芸看了一眼手中的情報,就說:“看來京城的天真的要變了!”

太上皇一死,能夠壓住當今皇帝的人就沒了,一家獨大,自然是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甄家完蛋了!”賈芸的眼神落到了眼前的沙盤上面,沙盤之上赫然寫有江南甄家的牌子,伸出手來,將其拿起,丟到了旁邊的炭火當中。

頓時間,劈里啪啦的木材燃燒的聲音響起。

太上皇死了,這是大事情,眾人都在為此事忙碌。

京城大亂,各大豪門氏族都在關注此事的影響,心中隱約覺得不安。

榮國府的賈母等人更是穿上了自己的朝廷品服,入宮裡面去了。

林黛玉因是賈芸的媳婦兒,也有了品級,發生了這件事情,也一道跟隨賈母等人入宮。

入宮之後,林黛玉才發現這皇宮的規矩之森嚴,一舉一動都不敢亂來。

每天都是很早就去,很晚才回來,可是將她給累得夠嗆,忍不住對賈芸抱怨道:“夫君,這皇宮的規矩可真多,各種各樣的規矩,讓人絲毫不敢亂來,壓抑的很,遠不及咱們這家裡輕鬆自在。”

聽了林黛玉的抱怨,賈芸卻是笑了笑,說著:“沒事兒,慢慢習慣就好了。”

在太上皇死後沒有多久,景帝就下達了諭旨,將江南甄家給抄家了。

江南甄家被抄家之前其實就預感到了不對勁兒,提前將家產給轉移了,其中一部分轉移到了賈府。

賈政等人默許了這件事情,將這筆錢放在了家裡面。

賈芸在得知此事之後,也是輕嘆了一口氣,說道:“將這筆錢放在家裡面,當真是幾個腦袋都不夠砍頭的。”

隨後,賈芸施展了手段,讓賈元春懷了龍種。

.......

榮國府。

“好訊息,好訊息,宮中傳來訊息,元妃娘娘生了,是一個皇子。”聽了此話,頓時間,整個榮國府的眾人都陷入到了狂喜當中。

一個皇子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將來皇位的競爭者,興許下一個皇帝就是這個孩子也不一定。

而隔壁芸府聽聞訊息的賈芸則是眼前一亮,說道:“時機到了!”

緊接著,賈芸就發動了自己留在宮中的暗子,將景帝給毒殺了。

一時間,皇城內外大亂,各路人馬為了搶奪皇位大打出手。

賈芸則是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力挽狂瀾,扶持賈元春的孩子,一個尚在襁褓當中的嬰兒為帝,史稱景裕帝。

又過幾年,賈芸南征北戰,開疆拓土,朝野內外的名聲抵達巔峰。

又幾年,當今皇帝景裕帝宣佈退位,將皇位禪讓給賈芸。

賈芸稱帝,林黛玉為皇后,薛寶釵、史湘雲等人為嬪妃,開啟了紅樓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