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百霧山見聞》

這大熱的天,慄豐實在有些熬不住,找了路邊一間店鋪,買了一個斗笠。

走出店鋪,看了看頭頂高照的烈日,又撫了撫手中斗笠。

由於只是遮陽用,他選擇了較為輕便的油紙斗笠。

一邊往前走,慄豐一邊將斗笠扣在了自己頭上,街道人來人往,他很快融入了人群之中。

他沒有注意到的是,在他將斗笠扣在頭上的同時,旁邊一個女子身影受到其動作影響,將目光投向了他。

然而慄豐頭戴斗笠,從女子角度去看,遮住了一部分面容,看不真切。

女子不是別人,正是隨著家人來結陽城採購的夏可芹。

夏可芹望著慄豐的半張臉,只覺得對方十分熟悉,目光跟隨著慄豐,她偏過頭,直到徹底轉過身來。

可直到最後,她也沒能認出慄豐,直到對方的身形徹底消散在人群之中。

“小芹,怎麼了嗎?”

聽到家人呼喚,夏可芹才回過神來,有些慌亂道。

“哦,沒事,沒事”

卻又回頭幾次,面色疑惑,直到再也沒有看見對方身影,她才重新追上前方的家人,與他們聊起天來。

出了結陽城,慄豐沒有急著往南邊去,如今他手上有了些錢財,該回青牛村,回報一下村民們了,至此之後便算兩清了。

雖說恩情一事並不是如此簡單計算,可嚴格說起來,這些村民們是對原身有恩,於他而言,並沒有那麼深的感觸,能做到這個地步,他自認為已經順遂心意了。

到達青牛村時,還是白天,他沒有急著進村,他知道結陽城的事情經過了這麼久,青牛村的村民們哪怕訊息再閉塞,也應該知道那件事了。

再看見他恐怕難免抓著他問東問西,於他而言,這只是徒增煩擾。

所以他一直在周邊砍樹,等到了夜幕降臨,才來到了村長家前,敲了敲那木質院門,聲音不大不小,迴盪在周圍。

不多時,門內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

“誰啊?”

“是我,慄豐。”

門很快開啟,村長驚訝的看著慄豐。

“小豐,你……”

還未等他說完,慄豐打斷了他。

“村長,我們進去再說。”

待入了院門,慄豐取出一張銀票,道明來意。

“小豐你收回去,我們不能要,你這次回來,應當只是暫時的吧,外頭花錢的地方多,你既然得此機緣,就自己留著吧。”

“村長,我自己用的我留著呢,如果不是你們,當年我可能就餓死了,哪裡還有今天,你不肯收我可就生氣了。”

兩人推挪許久,最終還是在慄豐的堅持下,村長收了那張銀票並承諾會分給村中人。

村長平日裡就德高望重,慄豐信得過他,最為重要的是,村長因為一些原因,膝下無子嗣,而他自己又垂垂老矣。

說句難聽的,活一天便算賺一天了。

這樣的人,或許更願意為村子裡奉獻一些什麼,好留得個身後名,應當不會為了這點利益做出獨吞這等錯事來。

了卻青牛村的事,慄豐只覺得渾身輕鬆,從此,他才算在此方世界了無牽掛,大可肆意遨遊,放手一覽浮世萬千了。

到達蒼翠城時,已是九月。

慄豐頭頂上的斗笠已經摘下。

蒼翠城不如金玉城繁華,可城如其名,用前世的話來說,綠化做的十分不錯,城中隨處可見翠色。

來來往往的人群也沒有那麼焦急,是座慢節奏的城池。

尋了一處賣書籍的店鋪,這種店內一般也會順便賣些地形圖之類。

他手中現有的地圖,由於是整個鄭國的地圖,對於一些具體地方,就不那麼詳盡。

整個蒼翠城在地圖上也只是佔了一小塊,更遑論百霧山了,圖中壓根就沒有標註的。

店鋪內櫃檯後,一個留著山羊鬍,頭戴文士帽的中年男子正在翻看著一本書,見慄豐進來,抬頭瞥了他一眼,開口道:“要些什麼?”

慄豐拱手。

“不知你這裡可有售蒼翠城的地圖,要對周邊標註詳細一些的。”

男子沉吟片刻,便往裡頭走去邊道:“有,你等我找找。”

不多時,他便取出一紙卷。

“這便是了。”

“可以看看嗎?”

“請便。”

慄豐開啟紙卷,在圖中尋找著百霧山三個字眼。

然而圖卷中每一個角落慄豐都掃了一遍,山倒是很多,卻沒有一座叫百霧山。

心中疑惑不已,慄豐不由得開口詢問。

“店家,你可知道附近有一叫做百霧山的地方?怎麼不見你這地圖中有所標註。”

男子臉色一變,連忙快步走到店門口,左右望了望,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樣,而後將門關起。

慄豐心中疑惑,但有武技傍身,他倒也不怕對方有什麼歹意。

關了門後,男子又快步來到慄豐身邊。

“你是從哪裡知道這個地名的?”

“有人告訴我的。”

男子沉默了下來,坐回了櫃檯後的那張木椅,盯著桌面開始發呆。

直等到慄豐有些不耐煩,打算離店再找一家。

那男子才緩緩開口。

“客官,請稍等我一下。”

慄豐壓下心中不耐,又多等了一會,那男子才從後頭那些書架中重新走了出來。

手中拿著一個沾滿灰塵的木盒。

取出一塊布匹,男子擦去木盒上的灰塵,才開啟木盒。

裡頭一本發皺泛黃的書本靜躺。

男子向慄豐解釋道。

“這本書是我祖上留下來的,裡頭記載了百霧山上的一些見聞。”

看見男子將書遞到自己面前,慄豐疑道。

“可以讓我看?”

男子點點頭。

“自然。”

那慄豐也不客氣了,接過那書本。

這書明顯是男子有心儲存的結果,還算是保護的不錯,那些褶皺與泛黃,是時間刻下的痕跡,尋常手段能做到如此地步,已屬不易。

翻開第一頁。

“吾曾誤入一山,山中雲霧繚繞,難辨方向,迷失之際,得一道人所救。其中見聞,吾記此書之中。”

又翻看了幾頁,一股強烈的即視感傳來,慄豐不由得想起前世名篇,桃花源記。

不過此書本當中,似乎的確是記載了百霧山上的一座道觀,作書者於道觀中待了幾日後,便被其中道人送出了百霧山,僅此而已。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