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乾隆松石綠釉粉彩瓷器

“蘇植物,這好端端的把水倒在斗笠碗裡面幹嘛啊?”影片裡面的持寶人有些納悶的問道。

聞言,影片裡面持寶人疑惑不解的聲音,蘇晉則是微微一笑道:“這不是求證嘛,別廢話了,讓你倒你就倒,我沒說停你就不許停知道了嗎?”

“嗯,好吧,蘇植物。”

影片裡面的持寶人心中雖然充滿了不解,但還是聽從蘇晉的話語,把手中未喝完的礦泉水倒在了斗笠碗裡面。

“蘇植物........。”

沒等影片裡面的持寶人詢問,蘇晉便伸手打斷道:“繼續,我沒說停,你就不許停。”

“繼續。”

“對,繼續倒。”

“繼......。”

還沒等蘇晉的話語吐出,只見剛才還站立在桌面上的斗笠碗,因為自身碗底的重量太輕,導致自身支撐力不夠,竟然直接倒在桌面上。

“好,停吧。”

眼看斗笠碗倒在桌面,蘇晉則是轉而看向直播間的觀眾們,笑呵呵道:“怎麼樣,現在明白為何我要說這個斗笠碗底足很輕了吧。”

【牛逼,好傢伙,還能這麼玩嗎?】

【古人誠不欺我啊,果然是實踐檢測東西的惟一標準,這下我確實沒有什麼疑問的了】

【我只能說,蘇植物牛逼啊】

【確實啊,底足太輕,導致了它碗底的支撐力不夠,所以這種東西應該是假的】

【畢竟,從規格上來看,這很明顯是仿造了官窯製品,這可是給皇室用的,要是水灑滿地,那那些工匠可真的要九族消消樂了啊】

迎著彈幕上讚揚的聲音,蘇晉則是並無什麼太大的情感波動,畢竟這種一眼假的東西,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爭論的,與其是蘇晉在鑑寶,還不如說是怎麼教鑑寶。

“行了,對於斗笠碗還有什麼疑問嗎?”

迎著蘇晉的問話,影片裡面的持寶人則是搖了搖頭道:“沒有了,蘇植物。”

“行吧,那就看第二件東西。”

“我記得是乾隆松石綠粉彩朵花瓶對嘛?”

“嗯,蘇植物,就是這個。”聞言影片裡面的持寶人連忙點頭回應了一句。

“好,那就把那個拿出來我給你講一下,它假在什麼地方吧。”

“首先,第一點。”蘇晉伸出一根指頭問向影片裡面的持寶人道:“我問你,為何它要叫做松石綠粉彩朵花瓶呢?”

“這個嘛......。”

影片裡面的持寶人沉吟了一下,想了一下道:“可能這玩意是綠色的嗎?”

“對。”

“啊?”

“不是,這也對了嗎?我瞎猜的。”影片裡面的持寶人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自己隨便的話語,竟然還湊巧的得到了蘇植物的認可。

咦?

不對啊。

我怎麼感覺蘇植物好像在哄小孩子的語氣啊。

而影片裡面的蘇晉,此刻並不在乎影片裡面持寶人的腦回路,而是迎著這個話題繼續說道:“松石綠釉在乾隆時期是一個很大的特點,知道我為什麼剛才沒有看底款就知道這是乾隆時期製作的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乾隆那土到爆炸的審美,尤其是松石綠釉,不管是任何時期松石綠釉都是處於一種綠青色,表示一種生機盎然之景。”

“可只有到了乾隆,因為本身對於藝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凡是乾隆時期生產的松石綠釉,都是呈現與呈翠綠色,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綠松石顏色,有些把乾隆時期的松石綠釉,會稱之為“葵綠釉”。”

【哈哈哈哈,聽到這裡我笑了,蘇植物高情商回答,乾隆本身對於藝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低情商則是這個人的審美土到掉渣】

【哈哈哈哈,確實啊,乾隆這個人我發現終其一生都在為四個大字而活】

【呦,不懂就問,哪四個大字啊】

【哈哈哈,樓上的,這不是顯而易見嘛,此人,終其一生,好大喜功】

【這個確實,很真相,其實大家如果有空了,可以去京都看一下,當領略完古建築之後,你就會發現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凡是看起來奢華無比,用時用料極為紮實,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築,基本都是在乾隆時期】

【著名的圓明園,頤和園,大家可以瞭解一下,大多數建築都是乾隆那個時期建造而成,還有故宮後面的景山,那也是乾隆時期建造而成】

【更別提此人,還他媽的喜歡給名人名士的字畫上面寫自己的大名,其他爛事就更不要提了,簡直是爛到家了】

“哈哈哈,看來這位觀眾對於乾隆的怨氣很大,行了,今天我們只討論東西的真偽,對於乾隆這個人先不談。”

“來,繼續說這個乾隆松石綠粉彩朵花瓶。”

蘇晉把話題拉回主題繼續說道:“從釉面與顏色來看,你手中的花瓶可以算是仿造比較成功的一點,文物造假販子很瞭解乾隆時期的特徵。”

“就從這一點來看,你手中的東西即便是贗品,但也勝過同行很多了。”

“手藝著實不錯啊。”

啊?

聞言蘇晉誇獎的言語,影片裡面的持寶人並沒有一絲的高興之情,畢竟這玩意終究是假的啊。

“蘇植物,你就不要拿我打趣了,這東西再好,也是假的啊。”

“嗯,沒錯,但從藝術成分來看,這東西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蘇晉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來,把瓶身拿起來看一下器物口部及底部是否均施松石綠釉?”

“好像還真是啊。”

“再看一下釉面是不是呈現類似粥皮的質感?”

“別這麼看,用選擇瓶身用自然光,慢慢找到一個光射角度看。”

“哦,好的,蘇植物。”影片裡面的持寶人點了點頭應答了一聲,隨即便按照蘇晉的意思,慢慢轉到瓶身尋找自然光,果然如蘇晉所言,還真的讓他看到了釉面粥皮的質感。

“咦?蘇植物,這看起來還挺漂亮的啊,原來假的也能做的這麼逼真嗎?”

“這次上當也不虧了啊。”

“呵呵。”蘇晉聞言冷笑了一聲道:“誰告訴你,這個是假的呢?”

“啊?”

“不是,蘇植物。”

聞言蘇晉的話語,影片裡面的持寶人顯得驚豔無比,嘴唇略有些顫抖道:“蘇植物,你不是說這東西是假的嗎?”

“難不成是我聽錯了嗎?”

【不是,我好像也聽到了蘇植物,說這個是假的啊】

【我好像也聽到過,為何蘇植物有改口說是真的呢?】

【不理解,先不發表自己的評論,看一下,蘇植物怎麼說】

迎著影片裡面持寶人與彈幕上的疑惑不解,蘇晉則是笑的解釋道:“聽話不要聽一半,我說的意思是上半部分是真的,至於瓶身下面一半則是假的。”

“通俗的來講,這是一隻真假混合的瓶身,算是造假販子慣用的手段。”

“啊?”

“還能這樣嗎?”

影片裡面的持寶人,很顯然是第一次聽說過還能這麼搞,果然隔行如隔山,有些東西你不懂,那是真的不懂。

“這行水也太深了吧。”

迎著影片裡面持寶人的驚訝,蘇晉則是冷笑了一聲道:“這才哪到哪啊,這種是常見的手法,其實稍微瞭解古董這一行當都知道,真假銜接技術,這技術也不是什麼秘密,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

“一般呢,造假販子為了多賺錢,會去低價收夠那些殘瓷,你這還屬於良心產品,上面很大一部分都採用了真的,而下面的部分可能是因為物品出現了意外,它本身就已經是個殘瓷而已。”

“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你手中瓶子上半部分,原來是完整的。”

“造假販子會故意用水切割機,把瓶子從上到下切掉兩半,把一個瓶子當成兩個賣。”

“有些喪心病狂的甚至於,會把一件真品,拆分到四到五個去賣。”

【臥槽,不得不說,蘇植物懂得是真多啊,要不是今天聽到蘇植物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這玩意還能這麼搞嗎?】

【果然,人對逐利,有著天然的執著啊,這都是怎麼想出來的呢?】

【新人,不懂就問,主播是造假販子嗎?】

【哈哈哈,其實我也有這麼個感覺,蘇植物給我感覺就是那種在古董界什麼都懂的人,全能選手了屬於是】

【逆天啊,這是人能想出來的辦法嗎?】

迎著蘇晉的解釋,影片裡面的持寶人很顯然也是第一次聽說過這種事情,心中充滿了驚訝,也是隨即表示道:“我以後打死都不買古董花瓶了。”

“哈哈哈,其實也沒事。”

迎著影片裡面持寶人的表態,蘇晉則是笑呵呵解釋道:“其實不用那麼避忌,這東西呢,也就騙騙不懂行的人,要是遇到真正懂行的人,其實也沒有什麼。”

“其實我剛才說的方法,最多的並不是瓷器之類,而是書畫。”

“那些造假販子把這個手法稱之為,‘解分’。”

“一般手法高超的人,會把一副古畫拆分很多副拿出去賣,你根本就看不出來。”

“行了,話題有些扯遠了,既然你已經知曉這種手法。”

“那麼問題來了,該從瓶身的哪一處能看出這個手法呢?”

【我知道。】

【剛才蘇植物已經說了,上面一部分是真的,下面一部分是假的,那麼它們之間必定是有連線處,從瓶身中間可以看到】

【不,不,不,樓上的,一看你小的時候考試就是那種不審題的那種人,蘇植物的問題,前提是你不知道這個手法,該怎麼辨別,而不是在知道的前提下,再去尋找,難不成每一次你要買古董的時候,都要先跟蘇植物連麥嗎?】

【確實是這個理,很顯然他們嫁接手法,並不會只有上下分,有些說不定是對半劈,等一些我們想不到的分割線,既然在未知的前提下,那就要尋找一些不同之處了。】

【而且,既然造假販子敢這麼做,肯定會讓你看不到】

【大家以前看過茅臺酒打孔了嗎?那種細小的孔洞肉眼是看不出來】

“沒錯,回答的很對。”

蘇晉不由的點了點頭道:“看來你們這幾天進步很大啊,很聰明,確實不要去找真假線,這種細小的裂縫,就連我也是肉眼都看不出來。”

“既然看不到細小的裂縫,那麼我們就換個思路,乾脆就不看。”

“不看?”

認真聽課的持寶人聞言蘇晉的話語,愣了一下道:“蘇植物,不看,那讓我們怎麼分辨這東西啊。”

“很簡單。”

蘇晉笑呵呵的解釋道:“首先,瓶子拿到手,先看器型。”

“假的永遠是假的,真的永遠是真的。”

“這一點你要記住,一定要觀察整體的器型是否給你感覺對與否,這一點很關鍵。”

“如果給你感覺不對,很簡單,扭頭就走,不用聽它說什麼了。”

“鑑定古董其實說來也很簡單,一處假,處處假,處處真,抱懷疑。”

“大體上,都逃不出這一句的定律。”

“那麼有人就問了。”

【咳咳,看來就我懂事啊,那麼我問了,蘇植物如果我感覺這東西很對,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哈哈哈哈。”

影片裡面彈幕的回應,讓蘇晉也是逗笑了,這個配合恰到好處啊。

蘇晉笑呵呵道:“好,這位兄弟問的很好。”

“第一眼感覺很對的時候,還是不要衝動,還是那句話,多看少買。”

“那就先從底款入手,乾隆松石綠釉粉彩瓷器其造型為轉心瓶或者是天球瓶,線條流暢,而它的胎質細膩潔白,尤其是沿口,一定要注意一點的是凡是乾隆松石綠釉粉彩瓷器,口沿和底足是否施松石綠釉,並觀察釉面色澤是否為翠綠色且帶有細紋片。”

“要知道,真的釉面有橘皮紋。”

“如果這些都對,還是不要掉以輕心,因為外頭雖真,內部有沒有可能是假的呢?”

“記住,一定要抱有這個疑問繼續研究,要知道松石綠釉是為低溫釉,必須需要進行二次燒造,才能出現如此效果,尤其是在乾隆時期,因國力還處於頂點,凡是那個時期的施釉必須是均勻、釉面瑩潤。”

“打燈看向瓶身內部,看是否符合這一特點。”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