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章 初步探查

秦昭明白洛寧的意思,略一思索:

“如果是破窗而入,兇手身手必須很靈活,不能比我再胖,否則窗戶進不去,身形應該不高,只是……”

秦昭有點疑遲,因為他也發現了洛寧不解的問題:

“我見窗栓是在裡面,窗戶又是從裡往外開,洛大人,破窗而入有點說不通啊!”

洛寧眼望二樓,秦昭和自己想到一起,確實如此,想到剛才的搜查結果,洛寧問周老太太:

“周老夫人,周大寶有多高?”

周老太太看看秦昭,比量一下,到秦昭肩膀位置:

“大人,大寶很瘦,比起這位大人,要瘦弱很多!”

這就符合了兇手當時試穿周大寶的衣物,一定是兩個人身形差不多。

結合剛才秦昭的判斷,洛寧稍微有點欣慰,再透過找到的血衣,應該大致可以確定兇手的身形。

洛寧和秦昭走到旁邊私塾。

洛寧問周老太太:

“平日裡私塾有多少孩子?”

“二十人,年紀不等,最大十五歲,最小也七歲!”

私塾很簡單幹淨,石頭桌子擺放整齊,每張桌子下面都有放好的蒲墊。

在周兵的位置,還有許多書籍和抄錄的詩詞段落,想必是周兵的教學筆記。

透過私塾的設定,可以看出周兵很用心,這樣的人會與什麼人結仇,招致殺身之禍呢?

洛寧又問周老太太:

“周老夫人,周兵平日除了教書,還喜歡做什麼?”

“沒有特別愛好,就是讀書,周大寶受他影響,也喜歡看書。”

洛寧想到周大寶房間裡,那些書籍,確實比一般孩子閱讀量要多。

忽然洛寧又想起那些帶血的書籍,兇手也翻看了那些書,難道兇手也愛看書?

這個認知讓洛寧非常吃驚。

“平日裡周兵交往的人呢?朋友都是哪些人比較密切?”

“唉,周兵有點清高,自從放棄科舉,便與那些讀書人斷了聯絡,平日裡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散學也是看書,沒什麼交往!”

除了周兵,那就是周兵夫人啦。

“周夫人呢?她有沒有什麼能與別人衝突的地方?”

“大人說笑了,我那兒媳性格很溫順,平日裡操持家務,沒覺得與誰有瓜葛,接觸最多的就是鄰居!”

這個思路也堵死了。

那麼兇手為什麼要殺死周兵呢?而且手段如此殘忍?

以周老夫人的供述,周兵家生活簡單,社會關係也乾淨,去哪裡讓別人如此仇恨呢?

不光奪命,還肢解屍體?

回到大理寺,洛寧依舊眉頭緊鎖,她與秦昭詳細說了案發現場的一切,也講了自己的思路和困惑。

對於兇手在房間裡停留,試穿周大寶的衣物,秦昭也駭然,也同樣疑惑不解。

洛寧拿出筆墨,寫下了現階段的方向:

現在有兩個關鍵問題要突破:

第一,兇手如何進入周兵家!

第二,周兵家社會關係簡單,要在哪個方向排查兇手的範圍?

大理寺司直們調查後陸續返回大理寺。

姚喚和孟瀟最先回來,他們的調查範圍是周兵家附近的百姓。

周兵家靠近城西,城西出城門不遠,就是西南山連綿過來的一處山峰,所以西城門比起其他城口,略顯荒涼。

這片民宅的後面又是大片荒地,民宅比較集中,大家常年居住在這裡,彼此都非常熟悉。

今日報案的張嬸可以說是看著周兵長大,除去最靠城門一側有兩戶是租住房,其他宅子都是居住幾十年的老鄰居。

張嬸快人快語,一直沒有見到案發現場的情景,所以還沉浸在報案的緊張,和對案情的好奇中。

她對周兵家非常熟悉,對周兵的評價,孟瀟是這樣記錄的:

人很有學問,脾氣不好,偶爾很暴躁,對孩子卻是非常有耐心,這點與周圍人對他的評價一致。

周兵家在這一帶屬於有學問的人,對鄰居幫忙代寫書信和文案的請求,有時幫忙有時推脫,比較情緒化。

周兵夫妻倆感情不錯,楊麗為人溫和,但是不喜與人交往,精力都放在私塾和兩個孩子身上。

這十幾年鄰居,也沒見楊麗與誰紅過臉,或者有複雜的人際交往。

周兵也一樣,張嬸想不出他能與誰結怨,或者家裡進出什麼亂七八糟的人。

夫妻倆人生活簡單,與周老夫人描述的一致。

孟瀟和姚喚將南二路走遍,大部分人對周兵家評價一致,這中間洛寧發現了三個線索:

第一,事發前兩天,有鄰居目睹,有人在周兵家附近徘徊。

但是至於這個人長什麼樣子,穿什麼衣服,做什麼事,鄰居一概不記得。

第二,昨日午時後,有鄰居看見周兵在私塾門口與人爭執,但是爭執內容,對方長什麼樣子,也是完全不清楚。

第三,周大寶十三歲,平日在周兵的私塾學習,性格卻與周兵夫妻不同,他很喜歡與人交往,朋友也多。

想起周大寶房間大敞四開的窗戶,還有自己對兇手是從窗戶進入的疑惑,難道兇手,是周大寶放進來的?

這樣也解釋通了為什麼窗戶栓在裡,兇手一樣可以進入的原因。

但是說不通的是,周大寶是睡夢中讓人勒死,他如何又在睡夢中將窗戶開啟?

不合理啊!

秦昭聽完,也想到這裡:

“難道兇手是周大寶放進來的?他要做什麼?他知道兇手的意圖嗎?”

幾個疑問,將幾個人問得更加焦慮。

魏延和宋珠兒隨後返回,他們走訪的是周大寶的學生。

洛寧當初讓他們調查這方面,是因為:

雖然私塾只有二十個孩子,但是二十人背後是二十個家庭,會牽扯出無數的社會關係。

二十名學生,以鄰居孩子為多,還有其他城區的幾個孩子,因為地址清楚,所以很快二十人的資訊,魏延和珠兒都帶回來。

他們的資訊是這樣的:

周兵教孩子很有一套,孩子們都很喜歡他,偶爾會在私塾發脾氣,孩子有點怕,其他時間周兵很好。

能讓孩子去私塾讀書,除了家裡有點銀子,也是家長對孩子,抱有成材的希望。

讀書的孩子,最後都要參加科舉考試,所以孩子家長對周兵都很客氣。

整個訪談,看出家長對周兵的信任,周兵為人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