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2章 大結局

南境水患並沒有得到有效地剋制,不過也極大的挽回了南境的絕大部分損失,災後,小將離命關津等人迅速進行重建事宜。

並投入大量金銀用於賑災。

此番大劫,雖說南境的損失,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緩解,但同樣,百姓也將面臨一定的困局。

因此只能朝廷開倉放糧,用以救濟。

先緩過這一時期,等到秋收時再行安排。

這一次他們時間上把控的還算不錯,搶回了近六成的損失,栽種在田畝中的莊稼基本上都被搶救了回來。

主要是他們當時,都在儘可能的挽回這一部分損失。

至於百姓的房屋,比起可以救命的糧食,該如何選,似乎早已高下立判。

因而房屋坍塌,毀在了洪澇之中,也仍舊可以在災後重建,可莊稼若是毀在了洪水之中,那麼……

後面就算想要再搶種,估摸著收成也不會好。

畢竟他們早前便投入了大量的金錢,人力在其中,卻是迎來一個顆粒無收的結果,這樣的結局,怕是沒誰想要看見。

好在還有近六成。

小將離等人仔細算過六成的收成盈餘,足夠百姓撐過後面的冬季,哪怕上交官府一部分,也仍舊有餘糧可以撐過去。

因為接管南境,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小將離也並未在田畝上苛稅賦稅,反倒是放寬了政策。

加上他們軍營內,仍有查抄地方土老爺勢力的餘糧存在,哪怕用了一部分用於災後賑災重建,也夠他們再吃個一兩年。

何況,不是還有大雲兩國邊境截來的糧草輜重嗎……

還真是得感謝一下大雲與金朝兩國,給他們送回來的豐厚物資。

加之期間,他們也會查抄一些土老爺勢力,攬收一些金銀入庫,因而哪怕在災後花費重金,南境的庫房也仍舊盈餘富足。

近期作為賬房先生的關津,每日就是抱著個算盤,噼裡啪啦的算著數,蓋著印章……

日子過得倒也還算充實。

小將離在鎮壓了兩國之後,迅速抽調人手進行賑災,並藉此機會擴招兵士,為下一次的正面衝突做準備。

等是不可能再等下去了。

大雲與金朝兩國有些迫不及待,小將離也有些迫不及待。

災後重建工作順利有條不紊的進行,大雲與金朝那邊也沒趁機過來攪渾水。

南境的一切也開始慢慢步入正軌。

得知家園被毀,但收成莊稼仍在的百姓,也是對日子多了些盼頭。

對於官府這邊下達的一些命令也是積極配合,比如說房屋重建,以及人口規劃,統計等,百姓都積極參與響應。

甚至在建設途中,不少百姓都願意免費充當勞力,重新構建家園。

這一幕讓人欣慰。

尤其是小將離帶著一眾將領喬裝打扮,暗訪之時看到,更是大感欣慰。

那些在洪澇來臨時,奮力抵擋災禍的將領們,心中更是感觸萬分,關津心中也多了幾分榮耀感。

與有榮焉。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所有人都在進行災後工作,百姓也積極配合。

徵兵的事情,更是因為此次抵禦災禍,得到了極大的響應,一下子便擴招了五萬。

加上原有的兵士,南境駐軍已有十萬之數。

小將離那顆按耐下去的心,也漸漸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五萬新兵蛋子,被老兵帶著訓練,近乎一對一的進行訓練教導,新兵也很快融入了進去。

加上小將離這邊不計得失,不計靈藥的投入,很快,這五萬兵士也紛紛突破了凡人階層,步入煉氣。

哪怕資質再差,也不至於連門都跨不進去。

不過對於很多人而言,煉氣很可能就是他們這一生的終點。

畢竟用藥砸出來的,終究也真是能讓他們入門而已,想要更進一步,還得看他們自己能不能再寸進一分。

得看他們有沒有那個資質,有沒有那個韌性。

小將離在這方面也沒苛求什麼,能有最好,沒有的話也不強求什麼。

修真界跟世俗的限制,還是很分明的。

至少修真界突破煉氣不難,但在俗世,必須要用藥硬堆,用虎狼之藥生生砸破那堵磚牆。

燁王手底下的兵,很可能並不是硬砸上去的。

應該也是有過篩選。

沒有資質,大概也進不了對方麾下。

可小將離知道自己沒得選,她跟燁王終究還是有所差別,對方能挑,也有資格,但她沒有,也沒那麼多時間。

好在小將離也從不計較這些。

有沒有資質重要嗎?

不重要。

現在他們就是意在求速,秦國沒有那麼長的時間去等,大雲與金朝等國也不會放任他們繼續成長下去。

因而這十萬人突破煉氣層次,甚至秦正交到小將離手中的那三萬兵士中,有不少人接連突破築基,亦或者金丹層次。

軍營中,也迎來了一陣蓬勃的爆發期。

戰爭又或者一些機遇,往往能讓人突破極限。

顯然,這些人都做到了。

有最初的戰時經歷,亦有之後災禍來臨時抵抗的頑強不屈,兩者相加,稍微有點門道的,都能突破原有的修為桎梏。

對此,小將離頗感欣慰。

但也沒在這方面做什麼文章,該準備的都已經步入準備期。

她現在只將目光瞄準南邊各國,只等著南境這邊的事情進入尾聲,便正式向大雲與金朝兩國宣戰,正面交鋒!

不管世人覺得她是瘋了也好,亦或者覺得她是在殊死一博也罷,小將離有了緊迫感,因而在事情上也是在不斷的壓縮。

南境自災禍之後重建,整頓工作大概進行了一月有餘,五萬新兵也在此期間被迅速整合,做到了令行禁止。

這一點,是小將離比較滿意的。

當然,也很可能是老兵這邊鬧了點什麼么蛾子,才讓新兵如此,亦或者之前災禍來臨時的一些行為,給了這五萬新兵一些別的念想。

不過……

這些都抵不過小將離想要,反打大雲與金朝等南邊各國的心思。

待南境的事情步入尾聲,小將離立即整合所有人備戰,留了千餘人在南境駐守。

其餘人則盡數整合,準備進行強攻。

比起大雲與金朝等國的保守,小將離更趨近於瘋狂,近乎壓上所有。

只有那千餘人留守,倘若大雲與金朝等國那邊真有什麼門道,估摸著他們的後路防不住。

可小將離會給他們機會嗎?!

若真忌憚這些,那她直接學著大雲與金朝等國保守不更好,先慢慢試探,可小將離沒有!

秦國現在迫切的需要吞併周邊各國來回復元氣,迫切的需要以戰養戰來開拓疆土。

不然,照著之前那腐朽垂暮的勢頭,想要恢復生機,沒個三五十年,想都不要想!

清楚這一點,加上秦正等人也從不干預小將離這邊的想法,雙方秘而不宣,默契的達成了共識後,小將離自是為所欲為。

……

戰前,小將離等人站在點將臺上,將事情安排妥當,居高臨下的看著臺下烏泱泱的人海。

臺下人頭攢動,將士數量極多。

可相較於大雲與金朝等國,所聯合的數十萬敵軍而言,仍舊是差了不少,不過……也足夠了。

小將離站在一眾將領前方,揹負雙手而立,看著臺下眾人,冷沉開口:“在此之前,諸位或許有很多想法,但這一刻,我希望你們記住,此戰之後,你們都是英雄!”

不論生死!

“殺!!!”

以夏輓歌為首的一眾將領殺氣沖霄,厲聲喊道。

“殺!殺!殺!”臺下眾人齊聲附和。

-

翌日,初陽未起。

小將離等人領兵迅速奔赴大雲與金朝兩國,攻打其邊關,因兩國聯盟之故,小將離與夏輓歌兩人分兵,各帶五萬人強襲邊境。

有上一次的基礎,小將離與夏輓歌兩人帶兵如入無人之地,縱使兩國在此之前,對邊關防守有所改動,可仍舊難以抵禦。

彼此雙方在僵持了約莫七日左右,兩國邊關同日被破,夏輓歌與小將離兩人帶兵長驅直入,攻佔兩國北部邊關,並順利接管。

有了之前的約束,亦有殺雞儆猴在前,雙方帶兵進城接管之後,也沒出現什麼惡劣屠殺俘虜的情形。

降者不殺。

兩國士兵但凡繳械者,從輕處理,百姓居家關門不肆意外出,搗亂,非惡劣情形者,不允許特殊管制。

攻破兩國邊關的捷報,迅速傳回金國皇都。

秦正和新帝正分享著這一捷報時,小將離與夏輓歌兩人卻是直接稍作整頓,給皇都書信一封,讓其派人過來接管。

便再度帶兵,繼續在兩國疆域內肆意。

周邊各小國在得知訊息後,整個朝堂上下震動不已,各小國君王在得到兩大國君王准許後,迅速派兵支援。

但時間上,沒能在第一時間跟小將離等人對上,錯開了。

等他們之後想要收復失地時,卻發現失去的城池城防,早已不再是他們熟悉。

失地難收!

覆水難收,等兩大國反應過來時,一切都早已來不及了,哪怕各小國傾力支援,最後他們也沒能挽回頹勢。

以小將離與夏輓歌兩人為首的軍隊長驅直入,在大雲與金朝兩國境內大殺四方,迅速攻佔城池。

一路破關,直逼兩國王都。

最後逼得兩國君王不得不固守王都,孤立無援。

期間,周邊各大城池也迅速被秦國拿下,接管,至此,除兩國王都外,兩大國其餘疆域皆入了秦國坤輿圖內。

而在皇都時,小將離兩人也遭遇到了阻礙。

王都攻守戰,兩國君王背水一戰,各類攻城器物層出不窮,金丹更是多的人數不過來。

雙方暫時陷入了僵持。

也因此,小將離等人錯過了秋收,不過百姓這邊有官府的人接管,倒也穩而不亂。

百姓收割了足夠的糧食,得以順利度過冬季,不至於忍飢挨餓。

也正因如此,小將離等人沒了後顧之憂。

同年臘月月末,即將跨過此年,步入新年時,小將離等人與兩大國僵持數月,鏖戰之下,終是趕在新年到來之前,拿下兩國王都,為新年開啟了新篇章。

沒有因為此戰結果沾沾自喜,小將離等人也沒那麼多時間班師回朝,與新帝,文武百官等人慶賀新年。

時間上來不及。

因而小將離等人在原兩國王都內各自整頓,度過新年,犒賞三軍一番後,迅速領兵,再次攻打周邊各國。

因為金朝與邪道勾結的事情,被捅到了正道那邊,因而小將離等人佔了個便宜。

不然攻打兩大國,很可能得僵持個三五年。

也虧得這段時間內,正道不遺餘力的清剿,小將離等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兩大國。

短暫的修整期間,整頓編排新兵,操持人手,後勤,小將離等人在短暫的整頓,迎接新年年節之後,發兵南邊各國。

這一仗,一打打了三年。

小將離與夏輓歌兩人迅速打下週邊各國,不遺餘力的將南邊一帶的所有疆域,囊括入秦國坤輿圖內。

降者不殺。

當然,小將離等人也不是一貫奉行這種準則,但凡有投機取巧,心有逆反者,亦或者抵死反抗的,永絕禍患!

不遺餘力的為秦國清掃禍端。

打下南邊一帶後,小將離與夏輓歌兩人的征程並沒有因此結束,短暫的休整,班師回到原來的南境。

隊伍也由原來的五萬,擴充到了各十五萬之多,兵源得到了補足,小將離與夏輓歌與京都那邊一商議,回來之後直接發起兵變。

把原本的秦國老將踢下臺,徒留燁王在朝。

在他們攻打南邊一帶時,這些老將絲毫不作為。

哪怕近幾年與周邊各大王朝有所摩擦,可那隻能算是小打小鬧,相比小將離兩人而言,與之一對比,心該偏向誰,似乎已經很明瞭了。

把原秦國的幾位老將踹下臺後,小將離兩人迅速提拔新任將領上位,鎮壓南邊一帶,而後各自帶兵整合人手,出兵東西兩境。

北境,他們放在了最後。

這一打,又是五年過去。

期間,秦國上下早已改頭換面,原本的皇都也得到了擴張,比之之前更加繁華昌盛,各國來往行商不斷。

朝廷文武更是得到了迅速補足,人才濟濟。

原本處在各國的能人異士,秦正等人也並未因他們原來的身份而有所輕視,反倒是重用了他們,因而秦國也迅速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從頹靡迅速走向新生髮展。

不得不說,秦正兄弟倆在治國方面,確實很有一套,將已經擴大了數倍的秦國治理得很好。

小將離等人只負責打江山,守江山暫時沒著落。

因為在征戰的過程中,他們會直接扼殺掉最先頭的那一部分,那些值得欽佩的,不論高低貴賤,小將離等人也並未動手,允與了一些善待。

有不少在朝堂之中,都被得到了重用,這些人無關家國,他們在乎的是天下黎民百姓,在乎的是民生民計!

一些惡貫滿盈者,多半都被問斬。

為了讓秦國更好地接手各國疆域,小將離等人這一路上也會做足功課,儘可能地贏取民心。

有這兩位在後方主持,加之各國能人異士輔佐,小將離等人也相當放心的將後背交給了他們,進而開始各方征戰。

為了阻止燁王與夏輓歌之間的相遇,小將離選擇在東鏡,與燁王一起征戰。

西境交給了夏輓歌來處理。

大概是同類人之間的互不對眼,小將離與燁王兩人在征戰東境時,也是互相比拼,廝殺,比戰術,勝利,奪取一國之時間長短。

燁王也不是沒想過要征戰各國,只是小將離先起了頭……

如此,東西兩境也在五年內被納入版圖。

待小將離等人橫掃東西南三境附近疆域後,秦國的疆域得到了飛速擴張,坤輿圖面積一再擴充套件。

最後,就只剩下一個北境。

小將離以戰養戰的策略,也在戰時被髮揮得淋漓盡致,這一番征戰下來,秦國也被養得膘肥馬壯。

甚至有很多東西,是各國那邊的特色。

將他們納入版圖面積之後,那些進貢而來的馬匹,以及各國的一些能工巧匠,都將為秦國征戰各國出一份力。

有了這些條件,加之小將離等人的野心,花費了八年,就只剩下一個北境關外與北境各族還沒拿下。

小將離等人在征戰期間,既養兵,也在征伐各方,將東西兩境附近疆域順利打下後,他們也沒急著休息。

迅速奔赴北境。

想要一舉拿下北境,進而讓秦國徹底一統天下,橫掃各方!

當秦國齊聚所有兵力,準備攻打北境各族時,小將離卻聽到了一個噩耗。

這一日,小將離正在中軍大帳內,端著杯茶,聽著下面的人稟報,垂眸細思著接下來的事情。

卻是不曾想,有急報傳來。

當加急的信件被送到小將離手中,不知為何,她忽地眼皮子跳了跳,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解開上面的封臘,將信件取出。

攤開信件,才剛入眼,小將離瞳孔微縮,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緒紛至沓來。

君影……

迅速瀏覽完後面的內容,小將離抬手示意稟報的人退下,握著密信的手無力垂下,有些意興闌珊的後靠在椅子上,雙目無神的注視著頭頂。

果然……還是沒能逃掉嗎?

相安無事了八年,沒曾想,卻是在這關頭出了事情。

明明就差一點了。

小將離心中低喃,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總是這樣!

心中情緒翻騰,有痛苦之色從眼底稍瞬即逝。

明明就只差北境了,為什麼還是栽在了他們手裡?

小將離心中苦笑,北境各族當真很厲害?

她有些譏諷的揚起嘴角,神色莫名。

……

同年,秦國出兵北境各族。

選在了夏日炎炎,北境關外影響對將士相對較小的時候,小將離等人帶兵攻打,幾乎是傾全國之力。

最後花費三月,這才掃清了北境各族餘孽。

至此,北境關外亦入秦國版圖,入坤輿圖以示天下。

同年,征戰結束,天下歸於一統。

秦國花費八年時間征戰,最終橫掃各國,一統天下。

當天下初定,各地仍有隱患。

小將離等重將主帥班師回朝,派麾下各將鎮壓各方。

天下一統,秦國大宴群臣。

文武百官在列,夾道歡迎班師回朝眾將。

參戰征伐天下各將,受宗室,文武百官及百姓禮待。

新帝與秦正兩位宗室親自出來迎接,以示鄭重,小將離等人安然受之,看著騎馬走在最前方的小將離。

秦正兩人心中感慨萬千。

昔年,他們因為一個合作走到了一起,而今,小將離實現了她當初的“狂言”,他們也做到了小將離的要求。

善待百姓,造福天下。

雖仍有一些不足,不過他們也在為這方面繼續努力著。

至少他們在此時,不是無顏面對小將離,而是可以挺直腰板的正視對方,並鄭重其事地道一聲:“不負汝願!”

看著這一幕,小將離笑了。

笑的很開心,眼中有熱意匯聚,似乎有淚珠正在蓄積,但都被她忍下去了。

小將離微紅著眼眶,跟一眾百姓熱烈招呼,回應著他們的呼喚。

這一刻,盛名也好,罵名也罷。

是非功過,後人來評,與我何干?!

眾將騎馬一路行至宮門,並未下馬,而是得到了宗室的允許,騎馬入內,後,眾將在承德殿前下馬,入筵席。

征戰的將士早已過百萬,而今,他們也被妥善安置,開始了屬於他們的慶賀。

眾將領入席,小將離,燁王等主帥位居前列,兩位宗室至今未有子嗣,故,相對而坐多是朝中重臣。

絲竹聲起,舞樂奏鳴。

宴席上,文武百官觥籌交錯,高談論闊,大聲議論,好不熱鬧。

這一景象落入上方的兩位皇室眼中,心中甚慰。

秦正二人在宴席上,也毫不吝嗇自己的誇獎,對著這些年一直征戰在外的眾將領們躬身。

在眾將有些惶恐,錯愕,驚詫,不知所措等反應中,皇帝開口道:“若是沒有諸位這些年來的征戰,秦國也難承昌平!

這天下,怕是也難以在如此短時間內歸於一統,若沒有諸位,就沒有而今的秦國!這一拜,諸位受的起。”

眾將不知所措。

小將離端著酒盞,眼簾低垂,彷彿在思緒著事情,夏輓歌抱著酒罈不撒手,早已喝得大醉,燁王……

神色淡淡的注視著場中一切,酒也是一盞一盞的接著喝,聽到皇帝此言,揚起酒盞對著上方示意了一下,昂頭一飲而盡。

秦正適時的出來打圓場。

氣氛漸漸活躍了起來,秦正很好地帶動了氣氛,文武百官再次喧鬧成一團,熱鬧不已。

一場宴席,賓主盡歡,小將離等眾將難得心神放鬆,一個個喝得伶仃大醉,文武百官多是被攙扶著回府。

小將離在回到已經翻修了數次,擴大了好幾倍的將軍府後,小半個時辰過去,慢悠悠的睜開眼,眼底幽光閃爍。

從袖中乾坤中拎出一罈酒,小將離坐在將軍府最高處的建築上,一個人對影獨酌,望著頭頂清冷的皎月,心中苦澀莫名。

當初想對你做出的承諾,我做到了。

可是……你人卻不在。

夫子……

你,看到了嗎?

天下歸於一統,百姓也將不再顛沛流離,處於水生火熱之中,不再因戰火戰亂背井離鄉,他們答應我,會好好善待百姓,造福天下黎民。

我也會好好盯著他們的。

你……看到了嗎?

九幽之下,得知這個訊息的你,是否會誇讚我一句?

是否會念著我這些年有沒有吃飽睡好?

我……有些想你了。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