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章 大結局

隨後劉徹立即下旨招來諸位大臣。

“諸卿!”劉徹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北疆傳來捷報!朔方城守住了!”

劉徹的目光緩緩掃過群臣,特別是在那幾個曾力主討伐的大臣臉上停留片刻。

最終,他向群臣宣告自己的決定:“朕,已詳閱戰報及霍光密奏!此役,全賴朔方軍民及衛家軍將士,忠勇無雙,浴血死戰!而太子據兒於國有大功!”

這句話如同驚雷,炸響在寂靜的宣室殿!

群臣無不悚然動容!

太子?陛下竟然重新稱劉據為太子!

劉徹沒有理會眾人的震驚,語氣充滿了不容置疑的肯定:“傳朕旨意!擢升有功將士,厚恤陣亡英烈及家眷,朔方軍民免賦三年!衛家軍忠勇,賜‘大漢鐵壁’旌旗!”

“恢復太子劉據之身份,著其妥善處置朔方邊務,撫卹軍民,整飭防務,待諸事安妥後擇日還朝!”

殿內一片死寂,隨即,是山呼海嘯般的:“陛下聖明!”

劉據身著太子冕服,端坐於駿馬上,身側是同樣英挺卻內斂深沉的許辰,身後是百戰餘生的衛家軍精銳。

太子劉據,那位曾揹負叛逆汙名、被廢黜的皇子,如今已是大漢帝國力挽狂瀾,

擊退單于主力的蓋世英雄!是朔方軍民心中寧死不退的戰神!是賢德之名傳遍天下的儲君!

沿途所經州縣,官員無不畢恭畢敬,出城數十里跪迎,奉上犒勞。

長安城,巍峨依舊。

當劉據與許辰在精銳護衛下,穿過熟悉的街道,走向那座象徵帝國至高權力的未央宮時,沿途的百姓更是擠得水洩不通,歡呼聲震動了整座城池。

殿內,文武百官肅立,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邁入殿門的那群人身影上。

為首的劉據,太子冕服莊重,眉宇間褪去了昔日的青澀與惶恐,沉澱下血火淬鍊後的沉穩與威嚴。

他身側半步之後的許辰,則是一身素色勁裝,氣質從容,眼神清澈平靜。

再後方,還有公孫賀和田橫兩位功臣。

劉據行至御階之下,依照最莊重的禮節,緩緩跪下:“兒臣劉據,奉旨還朝,叩見父皇陛下!萬歲,萬萬歲!”

在滿朝文武驚愕的目光中,劉徹一步步走下御階,來到了劉據面前。

劉徹的嘴唇劇烈地翕動著,喉頭哽咽:“據兒……朕……錯怪你了!”

他緊緊握著兒子的手臂,目光掃過滿朝文武:“朔方一戰,你挽狂瀾於既倒,護社稷於危難!此等功業,此等擔當,此等胸懷,足可光耀千古!”

“為江山社稷千秋萬代計,朕今日,禪位於太子劉據!自即日起,太子劉據承繼大統,即皇帝位!望諸卿,盡心輔佐新君,共保我大漢江山永固!”

禪位?

驚呼聲、抽氣聲、難以置信的議論聲轟然響起!

這個決定來得實在太過突然,在場的大臣無一人猜到劉徹的想法。

然而,看著御階下並肩而立的新舊兩位帝王,看著劉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託付與釋然,無人敢質疑這決定的份量!

“新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第一次為劉據而響徹未央宮!

新帝登基,永珍更新。

而當劉據的目光落在階下依舊平靜如水的許辰身上時,他眼中充滿了真摯的感激與不捨。

他走到許辰面前,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鄭重道:“大哥,朔方若無你,無以至今日!朕欲封你為安稷侯,食邑萬戶!並拜為丞相,總領朝綱,與朕共治天下!”

萬戶侯!丞相!這是人臣所能企及的巔峰!

也是曾經的許辰最想要的權利,如今終於近在咫尺。

連公孫賀也忍不住為自己的大哥高興。

然而,許辰卻只是微微一笑,那笑容帶著一種看透世情的灑脫。

他深深一揖,聲音平和卻堅定:“陛下厚恩,臣銘感五內。然朔方一戰,生死之間,臣悟得許多,如能探尋民間奇技巧思,用於改良農具,興修水利,精進器械,使萬民飽暖,使國力強盛,其利更勝於朝堂謀算。”

許辰抬起頭,目光澄澈地看向劉據,這個他一路守護、終登帝位的兄弟。

“陛下乃聖明之君,朝中賢才濟濟,公孫賀及田橫也是萬里挑一的人才。臣懇請陛下,允臣歸隱山林,專心於此。”

大殿內一片寂靜。

朝臣想破腦袋也不明白,此時的新帝明明已經給了許辰最好的。

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他為什麼不要?

站在一旁的田橫也不明白,為什麼許先生明明追尋到了能夠改善百姓生活的位置,卻又甘心假手於人?

甚至還向新帝推薦了他,這個曾經試圖刺殺漢武帝的人……

可以說整個朝堂上,幾乎所有人心中都是深深的疑惑,甚至覺得許辰不知好歹。

唯有劉據。

他望著許辰,眼中充滿了深深的不捨與理解。

劉據明白,這位大哥的心,也許已經在朔方城那場大戰中悄然改變。

就像原本他對外聲稱自己喜歡美色,也不過只是自己的保護色。

那他原本一直說希望可以封侯拜相,難道也都是假象嗎?

如今他成功登上帝位,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利強留大哥朝堂,不但不能使他施展抱負,反而可能折損這份赤誠。

終究還是到了兄弟兩人要分別的那一天了嗎?

從牢獄相遇,到朔方死戰,再到如今的金鑾殿。

從太子一步步走向帝位的日子裡,都是許辰在盡力教導。

沉默許久後,劉據長嘆一聲。

劉據解下腰間一枚雕刻著龍紋的玉佩,親手系在許辰腰間。

“這是朕貼身之物,見此玉,如朕親臨!朕準你所請,允你遠離朝堂,但同時也賜你安稷君之號,食邑千戶,保你餘生無憂。”

許辰接過玉佩,感受著那份溫潤與沉重,回應道:“從此山高水長,臣不在身邊的日子裡,還望陛下珍重!”

劉據雖然不捨,但眼下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之後他將會將許辰所教的,盡數用於百姓身上。

為他們改善生活,讓白沙村的慘案再也不會發生。

自此之後,屬於大漢的新時代來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