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賀整理完行囊後,一行人準備離開白沙村。
而林安交待了自己信任的人幫忙處理村裡的事務後,也帶上自己的兄弟們,隨著許辰等人一同出發。
原本是一場簡單的離別,但沒想到村裡的村民都自發地到村口送行。
畢竟在他們眼中,這些都是拯救整個村子的大恩人。
幾個老人在那呼喊著兒子的姓名,勸說著讓他們留下。
大漢當即眼眶溼.潤,感覺下一秒就要轉身回家,卻被林安一把攔住。
“我要你們好好記住現在的感受,你們要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只有我們跟著太子闖出一番天地,我們背後的父母親人才能吃飽穿暖,這天下才能有更多的人吃飽穿暖。你們都聽懂了沒有?”
林安言辭犀利,但這番話語瞬間讓大漢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坐在馬上的許辰轉頭看了眼劉據,顯然林安的話他都聽到了。
而此時他的臉上早已褪去了最初的青澀,逐漸向著一名堅韌不拔的男子漢發展。
眉宇間的肅殺之氣,也正是他逐漸轉化為帝王的最好證明。
他們回到了之前遇到林安等人的樹林,卻看到了一輛熟悉的馬車停在路口。
田橫顯然第一時間也注意到了這個馬車,抬頭望去,馬車上走下來了一個女子。
赫然就是剛剛從白沙村離開的嚴青,她目光哀怨地盯著田橫,又技術在盼望著他能夠回頭。
不過田橫只是看了一眼就拉緊韁繩轉頭離開。
許辰策馬趕到他身邊,好奇地追問:“你就這樣走了,是不是太無情了?”
田橫卻不以為意:“我知道我和她註定沒有結果,那又何必白白耽誤別人姑娘。”
“你倒是夠灑脫,也怪不得會吸引嚴青那樣的富家千金。”
許辰搖了搖頭,田橫的表現雖然看似強硬,但卻將對嚴青的傷害降到了最低,總比真的讓她跟著自己流浪來的好吧。
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全憑天意了。
行至半路,後方突然有快馬疾馳而來的聲音。
林安趕緊停下,轉頭就握緊了手裡的弩箭。
待人走近,卻發現只是一個小廝,這才讓兄弟放下武器。
“田橫大哥,請留步!這是我家小姐讓我送給你的,說讓田大哥千萬不要忘了她。另外小姐還讓我也帶回您的信物。”
小廝一邊傳話,一邊從懷中拿出一個水紅色的精緻香囊。
“你還是帶回去吧,我不是你家小姐的良人,讓她趁早忘了我才好。”
面對送信物的小廝,田橫依舊冷冰冰的。
見狀小廝立馬著急了起來,他手舞足蹈地解釋:“我家小姐讓我務必要把信物送給您,不然我也可以不用回去了……您可別陷我於不義。”
田橫無奈,小廝都把話說到這個地步了,他也只能收下。
至於他的信物,他從地上隨手找了一塊石頭,就遞給小廝:“這就當作我的信物吧,別的我也沒有,你不要就丟了。”
小廝只能收下這個石頭,回頭找自家小姐覆命。
而此時的劉胥的軍營中。
被阿雲放回去的殺手也總算是趕回了劉胥面前。
下人將他領進房門之前,劉胥都沒想到還能活著看到他。
畢竟就自己掌握的訊息,派出去的殺手並沒有成功刺殺成功,那麼按原定計劃,他們應該直接服毒,不給自己留下絲毫把柄。
那麼眼前這個殺手又是為什麼會出現呢?
還沒等他思考完,面前的殺手就已經開口:“殿下,屬下被對方的侍衛制服後本打算服毒,但被對方制止,並且要求我帶個口信給您。”
劉胥皺起眉頭,暫停了手中的動作,“他們讓你帶什麼口信?”
說完,那個刺客呈上兩片竹簡。
一片上是寫給廣陵王劉胥的,“不要以為你的假象完美無缺,如果還有下次,我絕不會再對你手下留情,不相信你可以試試看!”
而另外一片竹簡上則是劉據寫給漢武帝的內容,上面詳細記錄了劉胥幾次派人刺殺許辰,以及上次聯合外人意圖用許辰獻祭等事情。
上方記錄的不僅有時間地點,還有參與的人員。
劉胥看完,目光如炬地盯著殺手:“你被他們抓住的時候,是不是把我們的計劃全部交待了?”
殺手連連擺手,向劉胥解釋:“殿下,你給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
“如果你什麼都沒說,他們怎麼會輕鬆把你放回來?”劉胥還是不相信殺手的反應。
“他們真的什麼都沒問,就讓我回來……”
殺手還沒將發生的事情解釋完,嗖的一聲就有一支破空之矢穿過大門,釘在了橫樑上。
看著眼前這一幕,劉胥心下後怕,如果對方是想衝著自己的項上人頭,自己是不是已經沒法站在此處了?
殺手眼疾手快地取來了箭矢上綁的布條。
開啟一看,上方赫然寫著:再有下次,必取你首級。
這是赤倮倮的威脅,在警告他不能再次對他出手,否則同樣的手段就會用在自己身上。
劉胥被劉據的挑釁搞得怒火中燒,轉頭再也不看那個殺手一眼。
他沉下聲喚來了在外等候的下屬:“把他拖出去處理了,做的乾淨一點。”
“殿下,你怎麼能這樣對我,我真的什麼都沒告訴他們。我忠心耿耿啊,殿下!”殺手原本以為自己躲過一劫,沒想到還是被劉胥不容。
隨著手起刀落,殺手還是在這交待了自己的性命。
待下人將此處血跡都清洗乾淨,劉胥對下屬說:“去把派出去的人都叫回來吧,之後也不用刺殺酒局和許辰了,這兩個人我們現在動不了了。”
雖然劉胥的話聽起來是放棄了,但他眼中的寒芒卻證明他另有打算。
距離許辰一行人離開白沙村已經有了一段日子,眼看他們就即將趕上大部隊。
經過了白沙村的事件後,劉據和田橫兩人也親近了起來。
兩人放下了對對方的成見後,也能共同討論治理國家和利民的計劃。
畢竟兩人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天下百姓生活得更好,並沒有實質性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