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早早的吃過飯,騎上腳踏車往丁家灣趕過去。
月朗星稀的晚上,張衛國騎車帶著張躍進,劉根生跟在後面。
不是農忙時節,才晚上七點,路上就已經沒有行人了。
泥巴路坑坑窪窪,十分不好騎。
不過也比走路好,15公里騎車都要一小時,到了那裡還得放毫子,再騎車回來就得半夜了。
第二天四點又得起來去收毫子,的確很辛苦,可想到能掙到錢,三人都很開心。
來丁家灣,張衛國看了看周圍的環境,他們果然來對了。
水溝裡沒有人放過毫子,秧苗看起來密集,也沒有踩踏痕跡。
黃鱔生性狡猾,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如稻田地、荒野的池塘、幽靜偏僻的渠溝等,越野的地方,黃鱔越大,也越多。
將腳踏車停好,藉著手電筒的光線,三人把毫子拿下來。
張衛國將裝了泥土和蚯蚓的水桶提在手上,指了一下附近的田埂:“我們就從這裡開始放毫子,繞一個圈再回來,看看一晚上能弄多少。”
劉根生點點頭:“沒問題,看樣子這裡沒有人捕過膳魚,咱們把手裡的毫子全部下完。”
三個人配合的很好,張衛國負責往裡面放蚯蚓,劉根生和張躍進就找地方下毫子。
放毫子共用了一小時,回去的時候張躍進騎車,張衛國坐在後面,他們騎車到半路時,天空突然下起雨來。
張衛國朝劉根生喊道:“前面有一座破廟,咱們去躲躲雨吧。”
三個人雖然帶了蓑衣和斗笠,可雨太大,黃土地上又泥濘不堪,要是強行騎車回去,只怕他們全部會凍感冒。
很快三個人便來到破廟裡,將腳踏車停好後,找了個地方席地坐下。
原本這裡是一坐大廟,除四舊的時候,主殿被拆了,只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側殿,神像早就不在。
地上的角落裡有兩堆稻草,估計是孩子們無聊在這裡玩過家家留下的。
雨越下越大,簡直是“瓢潑大雨”,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張衛國攏了攏身上的衣服,苦笑一下:“看來今天晚上咱們回不去了,不如就在這裡睡一晚吧。”
三個大男人,在哪裡都能睡,也不講究地上髒不髒。
“我看行,剛好早點起來去看捉了多少膳魚。”劉根生抽了一口煙。
再次把手電筒開啟,張衛國將稻草全部搬了過來,在地上鋪好,示意他們過來。
“幸好有這些稻草,咱們將就睡一晚。”
張衛國繼續說:“要不明天咱們把這裡打掃一下,以後下完毫子就睡在這裡?”
劉根生:“再多弄點稻草來,一來一回在路上耽誤時間。早上要是來遲了,別人把咱們毫子裡的膳魚抓走,不就白忙活一場。”
做為弟弟,張躍進一向都聽大哥的話,大哥說什麼就是什麼。
三人很快就在雨聲中睡著了。
早上天還沒亮,張衛國從睡夢中醒來,推了推正打著呼嚕的張躍進和劉根生。
“躍進,根生,快醒醒,雨停了,咱們去看看毫子。”
張躍進正在做夢,聽到大哥叫自己,一個激靈就醒了。
劉根生睡眼朦朧的睜開眼,藉著手電筒的光,看了一眼手錶:“3點25分,睡得也差不多了。”
“走,去看看咱們一晚上的成果。”
從地上爬起來,把稻草收攏,捆好放回牆角後,三人騎著車又回到了丁家灣。
村裡很安靜,偶爾能聽到幾聲公雞打鳴的聲音。
把腳踏車鎖好,三人提著水桶往下毫子的地方走去。
來到一個水溝邊,劉根生撥開水草,一個用力就把毫子拖了出來。
張躍進催促道:“根生哥,快看看,這裡面有幾條膳魚?”
劉根生笑呵呵的說:“躍進,你這急性子,還怕它跑了不成。”
雖然這樣說,他手裡的動作卻沒停下來,將毫子豎著提了起來,往桶裡一倒,嘩啦啦膳魚就全部進了木桶裡。
張衛國數了一下,一共10條,看樣子有兩斤重。
這算是開門紅了,很快三人便沿著昨天晚上的路線,把全部的毫子收了起來。
早上四點半,所有的毫子都回收完畢,看著桶裡的膳魚,根生止不住喜悅地說道:“我惦量了一下,三個桶應該有90多斤膳魚,而且都是個頭比較大的,可以賣個很好的價錢了。”
“還有一些小魚和泥鰍,也能賣幾塊錢。”
躍進掰著指頭算:“供銷社收購膳魚5毛一斤,要是弄到市裡去賣,哪怕只加個1毛,90斤就有27元錢。咱們每人能分18元,一個月就有540元。”
“哥,你快掐掐我,我沒做夢吧?”
張衛國有些好笑,這個憨弟弟,一個月才540元就樂開了花。
要是知道自己賣給菜多多系統,35元/斤,90斤可以換成3150元,一個月有9萬多,他不得嚇暈過去。
菜多多系統提示音在張衛國耳邊響起【宿主,檢測到野生膳魚103斤,35元/斤,是否售賣?】
【宿主,檢測到野生鯽魚1.5斤,25元/斤,是否售賣?】
【宿主,檢測到野生泥鰍2斤,50元/斤,是否售賣?】
【不賣,晚點我再找你。】
張衛國乾脆利落的拒絕了系統,開什麼玩笑,當著根生和躍進的面,這些東西憑空消失,再變出幾千元錢,不得把他們嚇暈。
趁丁家灣的人還沒有來田裡,三個人騎著車,飛快的回去了。
和昨晚過來時的心情不同,這會兒根生騎著車,心裡美的冒泡,還不自覺的哼起了歌。
張躍進同樣笑呵呵:“大哥,以後田裡的事我幫著嫂子幹,你白天專門賣膳魚。”
“有了這個掙錢的門路,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攢夠三轉一響的錢,到時讓錢媒婆幫我找個漂亮媳婦。”
聽到弟弟這樣說,張衛國皺起了眉頭。
這個年代,大部分農民都很淳樸善良,可也有個別紅眼病,見不得人家過的比自己好。
本來這些話他想過幾天再說,現在看來,今天就得敲打一下這個傻弟弟了。
“躍進,財不露白,你記住了,咱們去丁家灣捕膳魚的事,能瞞多久就是多久。不然被人看到眼饞,有樣學樣,這可就不是咱們的獨門生意了。”
“這是無本買賣,只要肯吃苦,誰都能掙這個錢。”
張躍進猛點頭:“哥,你提醒得對。大家日子都不好過,要是被人知道咱們在丁家灣能弄到這麼多膳魚,他們也去的話,咱們就得少掙很多。”
劉根生也無比贊同:“沒錯,用毫子下膳魚不是長久買賣,還得叮囑家裡人不能往外說。”
張衛國接過話題:“我賣完膳魚,去城裡各個地方轉一轉,看哪些生意可以做。咱們攢夠了本錢,也可以支個小攤,去城裡當個體戶。”
“賣膳魚掙了錢,忙完了雙搶,就可以搞起來。”
一路騎車,三人一言我一語的小聲商量起來。
怕老孃擔心,張躍進回村後,直接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