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3章 旅途的目的在轉變

旅行者在見到雷神之後,就明白了,雷神並非當初擄走她哥哥的那個神明。

實際上,在稻妻的旅途之中,旅行者也已經開始接觸一些隱藏在世界表面之下的秘密了,就比如海祇島,淵下宮,鶴觀等地。

如今的海祇島,由於奧羅巴斯還在,名義上是獨立,但實際上和稻妻幕府幾乎是穿一條褲子的了。

而鶴觀又不同,由於當年鶴觀文明的毀滅,致使後來根本無人能上去開發,而且鶴觀距離大陸太遠了,甚至距離稻妻本土都有些距離。

就連稻妻幕府自己都沒有心思去開發那樣一個地方。

本來稻妻在七國之中發展的就一般,還要去開發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都不願意去做。

但是,對於冒險家旅者來說,鶴觀的確是一個適合探險的地方。

冒險家不就是這樣麼,懷揣著對世界探索的勇氣,以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各地。

雖然鶴觀是有名的禁地,但也攔不住天命之女的到來。

然後,關於鶴觀悽慘而又遺憾的故事發生了。

鶴觀的故事,想來大多數人都已經漸忘了,不過沒關係,這裡給大家回憶一下。

鶴觀的前文明是信奉三月女神的,但是在葬火之戰後,天空島導致鶴觀天空被淨化,但也被迷霧籠罩。後來該文明覆滅。

名為卡帕奇莉的雷鳥魔神,存在於鶴觀,她在鶴觀渡過了漫長的生涯,漫長到自己的名字都被忘了,後來名為阿瑠的小孩為其命名,然而很快悲劇就降臨了。

矇昧落後且殘忍的文明,他們為了祈求雷鳥的庇護,恩賜,害怕懲罰,故舉行了殘忍的血祭,某一次血祭之中,令雷鳥觸動的少年作為了主角,眼看眷戀之人身死自己眼前,雷鳥狂暴了。

就此,鶴觀的後文明覆滅了,雷鳥魔神詛咒這片大陸,一次又一次的輪迴,或許是這裡的地脈異常,導致世界響應了雷鳥。

鶴觀後文明一次次顯現,又一次次毀滅,惟有一人的先祖,在鶴觀毀滅之前離開了鶴觀,追尋雷鳥來到了清籟島,可惜一切都晚了。

雷鳥自身的命運是那麼的悲嗆,發狂的她最終被雷電影擊敗,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關於這段故事如何,罪魁禍首又如何,再次爭論已經沒有意義了。

鶴觀前文明,即第一文明分支,他們如同自己的血親,白夜國的國民那樣,同樣被天空島放棄了,只是,白夜國墜入地底後,沒有了白日,鶴觀前文明遭受天釘後,天空雖然被淨化,但從此也被迷霧籠罩了。

安泊洛是跟著旅行者看完了鶴觀的情況,最終,他得出結論。

也許是這塊地本身就存在異常呢。

想想吧,如果鶴觀這塊地沒問題,也不至於讓天空島在葬火之戰後投下寒天之釘,寒天之釘的作用不用過多贅述,那是天空島用來淨化深淵之力,縫補世界的東西。

鶴觀這個地方離提瓦特大陸架太遠了,就連平時,人們都知道鶴觀那個地方不對勁,是因為地脈的不對勁。

或許天空島並沒有拋棄鶴觀,但由於當時天空島已經無力管轄那遠在海外的領土了,以至於,雖然鶴觀被降下了寒天之釘,但是並沒有被封存什麼檔案,不像淵下宮,白夜國。

但也正是因為鶴觀太遠了,遠到鶴觀上的人們堅持不到撥雲見月的那一天。

無奈麼,無奈,悲哀麼,悲哀,這並不好笑。

鶴觀的遺蹟,奇異現象,是一波又一波人在努力掙扎後化為求生記錄的資訊。

這毫無疑問的是在警示世人,世間並不像看上去那麼安全。

離了鶴觀,便是淵下宮,再一次的,旅行者再一次接觸到高天之上的秘密,但是奈何呢。

世界的秘密,血親的秘密,像一張龐大的網路一樣向她襲來,要將她困住。

但,經歷了那麼多事,旅行者也不是剛上路時的旅行者了。

如同他人所說,旅途的意義不止是終點,途中的經歷更是寶貴的回憶。

說白了,剛起步時的旅者對自家哥哥在幹啥一無所知,但後來經過各種經歷,各種資訊和線索抽絲剝繭的到來,旅者自己的態度也在轉變。

就這麼說吧,一開始執著於哥哥,是因為不知道哥哥的情況,只知道當時哥哥被抓走了,還以為哥哥還在神明的手上。

但是,現在經歷了那麼多,知道哥哥安全無虞,還在搞事,就沒那麼擔心了。

甚至到了後期,知道了哥哥的搞事可能對世界造成危害,旅者的態度又變了,好像有些恨鐵不成鋼一樣,可又深入瞭解下來,好了,旅者擺爛了。

你說你有理,他說他有理。

一開始旅者的目標是旅途的結果,那麼現在旅者的目標就是旅途的經歷了。

淺淺的打個比方,你和你哥是種花家人,但你從小在外面長大,你哥在種花家長大,後來你們去隔壁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玩,結果剛一下地你和你哥就分散了,你哥甚至還被官方力量請去喝茶了,你肯非常擔心你哥,恨不得滿世界宣傳你哥不見了,你在找他。

但是後來,走過一些地方之後,你發現你哥不僅被放了出來,還聚集了一大批手下,試圖搞人家,你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但是還在尋找,詢問。

再後來,你明白,你哥要搞人家,不僅僅是因為個人經歷,更有家國情仇,你雖然學了歷史,但由於是在外面,沒有家裡那麼深刻。

你對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來說,只是過客,但你也見識到了不同的風土人情,見識到了人類物種的多樣性。

可是你夾在雙方之間,後來你索性一想,不管了,該旅遊還旅遊,哥哥要搞什麼自己也不管,畢竟自己始終是要離開這個國家的。

這個比方說恰當是有點,說不恰當也是有點,總之旅者態度的轉變就差不多了。

從開始找哥哥為目的,到後來享受七國旅程為目的,後來也不絕對要找七神了,但是七神要找旅者幫忙,難道旅者還拒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