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6章 新舊交叉(二)(二合一)

十點多鐘,四人從店裡出來,在夜色中告別,互道平安,約好明日再見。

那現切羊肉的滋味確實鮮美,劉啟吃得略有些撐。

便掛了三檔,讓車子慢悠悠地在街道上滑行。

兩側霓虹閃爍,行人三三兩兩,車流如常,一切安寧祥和。

開至半途,他突然饞起沙冰的清涼。

劉啟隨意找了家還在營業的小店,等了不到十分鐘,便提著一袋老味沙冰回到車上。

重新起步時,錶針已指向十一點,他不由得踩深了油門。

“叮鈴鈴!“

電話鈴聲突兀地響起。劉啟瞥見螢幕顯示“南方週末記者“。

是上次活動交換過聯絡方式的那個。他們之前聊得還算投機。

“喂,大半夜的找我幹嘛?“他半開玩笑地問道。

電話那頭的聲音卻異常急促:“你們後天是不是要跟總局約談?“

“......“

他愣了兩秒才反應過來:“你怎麼知道?“

“我們特稿都排好了!總編拍板,主任執筆,後天一早就發!“。

“不是,誰給你們透的風啊?“他徹底懵了。

“我打聽半天都沒個準信,就知道是你們那夥人裡的一個!“

“能攔住嗎?“劉啟深吸一口氣。

“大哥,我就是個小記者,能給你報信夠意思了,難不成要我拿命去攔?“

“滴滴!“

劉啟先結束通話了電話,使勁按響喇叭。

前面那輛車像醉漢似的左右搖擺,就是不讓道。

他連做幾個深呼吸,壓下心頭翻湧的煩躁,戴上耳機撥通陸封的號碼。

“嘟嘟嘟......“

等待音每響一聲,他剛平復的心情就又多一道漣漪。

他怎麼也想不通,那傢伙腦子裡裝的什麼,居然敢往媒體漏訊息?

現在幾乎可以預見,後天一早全網都會是南周那篇四千字特稿,宋體加粗的標題刺眼得很。

“呼......“

劉啟繼續深呼吸,手指緊握方向盤,猛踩油門,終於超了前面那輛不守規矩的車。

也難怪他心煩。

這分明是節外生枝!

“嘟嘟嘟……喂?“

電話響了半分多鐘,陸封總算接了,語氣疑惑:“不是剛散嗎?怎麼又打來了?“

“南周收到風聲了,明天頭版。“他直奔主題。

“誰漏的?“對方立刻追問。

“不清楚。“

“……“

陸封沉默了幾秒,突然問:“你在開車?“

“嗯,正開著。“

“馬上去找朱方方、周雷和王古越!“對方語氣驟然急促,像子彈般蹦出三個名字。

“不管他們在哪兒,立刻把人帶過來。我去探探風聲,王府半島等你們!“

“明白!“

他雖一頭霧水,但知道不是追問的時候,乾脆利落地應下。

“再聯絡那個記者,看能不能搞到原稿,哪怕只有片段也行!“陸封又甩出一條指令,隨即結束通話。

劉啟顧不得細想,迅速撥通王古越的電話。

對方剛接起,他就劈頭問道:“在哪兒?“

“剛回酒店,鞋都沒來得及脫……“王古越被這架式嚇了一跳。

“立刻下樓,去王府半島。“

“出什麼事了?“

“見面說!“

他直接結束通話,手指飛快划動通訊錄,找到朱方方的號碼。

“朱總在哪呢?”

聽筒裡傳來嘈雜的背景音,朱方方帶著醉意笑道:“我跟朋友喝酒呢,你要不要過來?“

“具體位置?“

“喲,真來啊?德勝門老BJ燒烤,認識吧?“

“等著,馬上到。別再喝了!“

“接我幹什——“

“啪!“

劉啟懶得解釋,一腳油門下去,方向盤猛打,車子靈活地拐進小巷抄近路。

夜色如墨,厚重的雲層壓得很低,冷風捲著落葉在空蕩的街道上打轉。

路旁的居民樓大多漆黑,零星幾盞亮著的窗戶,像城市微弱的脈搏。

他瞥了眼儀表盤:23:40。

“周老闆?睡了沒?“第三個電話撥出。

“起來趕緊穿衣服,我去找你,大概十分鐘後到。“

他保持著車速,一邊通話一邊在迷宮般的巷子裡穿梭。

不知拐了多少個彎,眼前突然豁然開朗。

車子終於駛出街口,寬闊的主幹道在路燈下泛著冷光。

再往前開一段,燒烤店的霓虹招牌已經隱約可見。

店門外站著個敦實的身影,正不安地踱著步。

那是朱方方,雖然喝了不少,腦子卻格外清醒,知道事情不簡單,早早就出來等著。

見劉啟的車停下,朱方方快步上前拉開車門。

“哎哎,別壓著我的沙冰!“

劉啟眼疾手快,在對方一屁股坐下前搶救出了那袋消食的沙冰。

“到底出什麼事了?“朱方方那張微醺的臉上寫滿焦急。

“不知道誰走漏了風聲,明天要見報。“劉啟掛擋起步,簡短解釋,“現在去接周雷,然後找陸封。“

“......“

朱方方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用力搓了把臉,酒意頓時散了大半。

時針指向午夜十二點。

車子沿著主幹道疾馳,幸好周雷住的酒店不遠,很快就到了樓下。和前兩次一樣,人已經等在那裡了。

集齊兩人後,劉啟調轉車頭去接王古越,直奔王府半島酒店。

12:35。

“喂,醒著嗎?“

經過這一路奔波,總算能稍微鬆口氣。劉啟撥通了最後一個電話:“你手裡有那篇稿子嗎?“

“......“

“沒事,有幾段也行,給我念念。“

他說著摘下耳機,按下手機擴音鍵。

夜風從車窗縫隙鑽進來,帶著初秋的涼意。

車內的氣氛卻比夜色更加凝重。

記者低沉的聲音在車內迴盪:

(內容以刪除……)

“…………”

凌晨兩點半。

夜色如墨,吞噬了整座城市。

“嗒、嗒、嗒——“

劉啟的皮鞋叩擊著瓷磚地面,腳步聲在狹長的走廊裡孤獨地迴響。

他在會議室裡悶了太久。當那群人開始高談闊論時,他索性溜出來透氣。

他們說的那些東西——誠信、背書、審查、自由……

呵,聽著特蛋疼。

劉啟做事從來不講什麼大道理。他的準則簡單到近乎任性:覺得對,就去做。

就像現在,雖然不太認同那套做法,但他知道:得留下。這就夠了。

從這方面來看確實十分的任性。

與此同時,狹小的房間裡,六個人正伏案疾書。

口號喊得震天響,可細看下來,竟沒一個真正啃過書本的筆桿子。

全是一幫沒有吃過學習苦的人。

你推我搡間,筆桿子終究落在了陸封手裡。

窗外夜色沁涼,屋裡卻悶熱難當。

幾人圍著斑駁的木桌,額角都沁著細密的汗珠。

或許因著這特殊的時辰,或許因著胸中激盪的情緒,竟憑空生出一股莊嚴來。

那支水筆,那張白紙,那些七嘴八舌的爭論。

此刻彷彿都鍍上了金光。

文化傳承、電競復興......

恍惚間,他們真當自己是在書寫歷史。

王古越倚著桌角,手指輕敲那份凝聚眾人心血的提綱。

他目光掃過那幾行醒目的主題:“我說審查應該放在市場之上,列在第一條。“

朱方方眼睛閃過一絲顧慮:“會不會太直接了?一上來就這麼強硬?“

周雷咬著拇指指甲,目光在“審查“二字上停留片刻,提議道。

“那就委婉些,給他們一個緩衝。“

“我贊成。“王古越簡短地附和。

陸封已經提筆在紙上沙沙寫了起來。“那就這麼開頭。“

朱方方湊近看了看,立即提醒:“最好把範圍再縮小些。“

“型別也要明確。“周雷補充道。

“明白。“陸封會意,馬上便完成了第一段。

眾人圍攏過來,幾顆腦袋在燈光下投下交錯的陰影。

經過仔細推敲,大家都點頭認可。

文字邏輯嚴密,措辭精準。

“接下來第二段...“陸封的聲音在會議室裡迴盪。

“要不要加入誠信的內容...“周雷若有所思地提議。

就這樣,幾個人字斟句酌,全神貫注地打磨著每個句子。

時間在筆尖與紙張的摩擦聲中悄然流逝,兩個多小時後,提綱終於完成。

當眾人後退一步舒展身體時,才驚覺長時間保持專注帶來的疲憊。

腰背的痠痛和眼睛的乾澀同時襲來,大家不約而同地伸懶腰、活動關節,會議室裡響起此起彼伏的骨骼脆響。

“哎——“王古越突然環顧四周,眉頭微皺,“劉啟呢?“

“在外面吧,剛才好像出去了。“朱方方隨口應道,眼睛仍盯著電腦螢幕。

“我去叫。“王古越剛要邁步——

“吱呀!“

門開了。

劉啟拎著幾個鼓鼓囊囊的塑膠袋走進來,見眾人齊刷刷望過來,咧嘴一笑。

“喲,完事了?那正好,我買了點吃的。“

“有你在,我們全無後顧之憂!

“朱方方笑著接過塑膠袋,低頭翻檢。

一大包桶裝泡麵、幾根火腿腸、榨菜、滷蛋,還有一袋子飲料,瓶瓶罐罐叮噹作響。

“都關門了,沒找著啥好東西,湊合湊合吧。“

劉啟把袋子往桌上一放,嘩啦一聲倒出滿桌速食,泡麵的塑膠包裝在燈光下泛著油光。

折騰了大半天,眾人早就飢腸轆轆,見狀紛紛伸手,撕拉撕拉地拆起泡麵包裝。

能坐的地方不多,那張小沙發硬生生擠了三個大男人。

剩下兩人搶了兩把椅子,團團圍在桌邊,眼睛直勾勾盯著熱氣騰騰的泡麵,眼神裡透著某種飢餓的喜感。

“劉啟,你看看!“陸封一手捂著泡麵蓋子,一手把提綱遞過去。

劉啟接過來,粗略掃了一遍——內容不長,約莫六七百字。

他點點頭,笑道:“我沒什麼意見,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