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8章 大宋的老爺兵們!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當帶著些許和煦氣息的風從中原大地上吹過的時候,中原大地好似一夜之間被喚醒,芳草爭先擠出嫩芽兒,將大地染成了一片嫩綠色。

關中人種的冬小麥也開始一束束的抽條。

何歡在大明宮內,將象徵著左路將軍的印璽交給了楊再興,將右路將軍的印璽交給了田晟,將後軍副統帥的印璽交給了完顏阿魯補。

依照他和張俊、韓世忠商量的進軍策略,此次出征,張俊、韓世忠各任左右兩路統帥,李顯忠任中路統帥,劉光世帶著人在後軍壓陣,任後軍統帥。

何歡在派人跟劉光世、李顯忠商量了一番以後,最終決定,由楊再興和田晟各領三萬兵馬,歸李顯忠調遣,完顏阿魯補率一萬本部兵馬,以及兩萬城南大營的兵馬,充任後路副帥,從旁輔佐劉光世。

三枚象徵著將帥的印璽遞到楊再興、田晟、完顏阿魯補手中以後,三個人齊齊抱拳行禮。

“請主公放心,臣等此去,一定不負主公所託!”

楊再興鄭重的承諾,一股三國的氣息撲面而來。

何歡笑著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論行軍打仗,人家都是專業的,尤其是還有李顯忠、劉光世這種更專業的人領隊,所以他沒什麼好操心的。

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在這些人出征期間,幫他們守好後方,供應好他們所需的一切糧草、器械。

“主公保重!”

楊再興三人再次鄭重抱拳以後,拿著將印、帥印,大步流星的離開了大明宮。

他們離開的背影,充滿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氣勢。

何歡其實不希望他們拿自己的命去拼,可打仗這種事,將士們出去就是拼命的,你不讓他們拼命,那他們怎麼打仗,遇到那些偷奸耍滑的,說不定會將你的好意當成一個空子去鑽。

所以何歡心裡即便是有些想法,也沒給楊再興等人說。

“主公,接下來您該去見胡仁禮了!”

一個僅有八歲的孩子,穿著一身並不怎麼合身的官服,站在何歡身邊一板一眼的說。

何歡看到他,想到了突然被委以重任,並且成為此次北伐中路統帥的李顯忠。

這個八歲的稚子就是李顯忠的兒子,是被李顯忠送來長安城做質子的。

李顯忠今年三十有五,放在後世,兒子只有八歲很正常,可是放在這個時代,尤其是李顯忠家室還算顯赫的情況下,就有點不正常。

因為這個時代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十五六歲成婚。

什麼考中進士以後,被榜下捉婿,成了達官顯貴家的女婿,拋妻棄子之類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很常見。

因為絕大多數考中進士的人,在考中進士之前就成婚了,所以才有了那句‘升官發財死老婆’。

李顯忠成婚也很早,兒子的年齡之所以這麼小,是因為他不止一個兒子,還有兩個兒子。

只不過那兩個兒子,在他反出金國,逃往大宋的時候,被金軍截殺在路上,所以他只剩下了這麼一個兒子。

李顯忠之所以會將這個兒子送到長安城來,就是為了表明態度。

何歡信任他,為他爭取來北伐主帥的位置,還讓張俊和韓世忠給他做左右手,讓劉光世幫他兜底,這對他而言,算是天大的恩賜。

並且,何歡這邊也沒有派什麼強有力的人過去做監軍,完全讓他放開手腳施為。

他豈能不感動,豈能不將兒子送來長安城做質子,讓何歡放心?

只是,何歡覺得他完全沒必要這麼做。

因為他領兵出去以後,除了一門心思的征討金人外,什麼也做不了。

他要是有二心,都不需要長安城這邊派人過去清理門戶,張俊和韓世忠就能將他當場拿下。

不過,他既然將兒子送來了,何歡也不好將人送回去。

因為送回去的話,李顯忠反而有可能會惶恐不安,就像是大宋的那些將校,被拿捏慣了,被監軍壓制久了,猛然沒了束縛,心裡會不踏實,會疑神疑鬼。

所以還不如將人留下,讓李顯忠安安心心的北伐。

為了安置好這個小豆丁,何歡也是死了幾個腦細胞的,最終幾經思量,決定讓這個小豆丁跟在他身邊,做個幹雜活的童子。

小豆丁李世春大概是被提前叮囑過,所以很快適應了童子的身份,如今已經能幫忙做一些輔助工作了。

“讓他去長春殿等著吧。”

何歡緩緩吩咐。

小豆丁應了一聲,邁著小短腿跑去門口傳話。

大宋這個時期的大明宮,跟唐朝的大明宮有所不同,雖然在同一個地方,可殿宇的名字有所差別。

起的很隨意,沒有一點兒文化底蘊。

俗氣一點講,就是名字特別俗氣。

比如長春殿。

長春殿旁邊還有個長壽殿、萬壽殿。

反正都跟不老不死掛鉤,突出的就是一個萬歲萬歲萬萬歲。

長春殿在大明殿西側,是一個小殿,拎著盛唐留下的一座花園和小湖,風景還算雅緻。

只是春日裡的長安,並不像是臨安城那樣萬花爭豔,相反還有那麼點蕭條,以及土黃土黃的荒涼感。

李世春說的胡仁禮,是何歡此前打包丟出去的禁軍降卒之一,也是禁軍降卒的統領之一。

他們如今在征討西夏,成績嘛,跟沒成績一樣。

不過,有他們牽制,至少西夏不會插手接下來的北伐。

何歡不知道胡仁禮這個時候跑來長安城幹嘛,所以準備見見。

“臣胡仁禮參見主公!”

何歡趕到長春殿的時候,胡仁禮已經在裡面等了足足半個時辰,看到何歡以後,立馬上前施禮。

何歡點了一下頭,示意胡仁禮坐下說話。

胡仁禮坐在座椅上,只擔了半個屁股,小心翼翼的。

“我聽武智孝說,你們六萬多人,時至今日也沒拿下夏國一城一地?”

何歡坐定以後,盯著胡仁禮問。

胡仁禮滿臉尷尬,趕忙站起身拱手道:“不是臣等不用命,而是天寒地凍的,臣等們連禦寒的衣物都沒有,更別提從党項人手裡攻城掠地了。”

何歡面無表情的點點頭,“那麼現在開春了,你們有沒有信心能拿下一城一地?”

胡仁禮更尷尬了。

何歡臉一下就冷了,讓他們去征討西夏,可不是讓他們去開疆拓土的,他們目前還處在收復大宋此前失地的階段。

六萬人,有武智孝所率的綏德府兵馬可以依靠,又有清澗城這種兵城可以利用,就算收復不了大宋所有的失地,那也能拿回來一部分。

可時至今日,胡仁禮等人一點進展都沒有,並且對後面的戰事也沒有規劃。

這就不是能力的問題了,而是態度的問題。

論資歷,武智孝十八歲從軍,如今三十二歲,做了十二年的大頭兵和基礎軍官,胡仁禮等人最年輕的都三十五了,並且他們是從十五六歲就進入到了大宋禁軍當中。

資歷遠比武智孝要高。

論能力,武智孝到現在也就只看過閹割版的《孫子兵法》,以及胡世將當年編撰了一本講述武略的冊子,都沒正統學習過。

胡仁禮等人當中,有人能將沒閹割過的《孫子兵法》倒背如流,有人寫出的平敵策略,曾經在大宋大放異彩。

兩相比較之下,武智孝處處佔據著下風,可武智孝在楊再興離開綏德府以後,不僅沒丟寸土,反而藉著此前西夏邊將感染風寒的空檔,又拿下一城,反觀胡仁禮等人,一點成果都沒有。

由此可見,他們不是能力有問題,也不是沒有拿回大宋失地的力量,而是態度有問題,不願意去付出。

“你們還真是被大宋朝廷給慣壞了,難怪人家說,大宋禁軍拿著最好的兵器,吃著最好的糧草,可連一般的土匪流寇都打不過。

現在大宋都亡了,你們難道還不知道反思嗎?

還想依附在新朝身上做寄生蟲?”

何歡站起身,盯著胡仁禮厲聲質問。

他知道這些人爛,只是沒料到會這麼爛,大宋都亡了,他們都成階下囚了,還搞不清楚形勢。

胡仁禮慚愧的低下頭。

可等到何歡質問完了,他遲疑著抬起頭,一句話就將何歡給惹毛了,“臣等已經在反思了,只要主公再給臣等三十萬石糧食,臣等敢保證,趕在歲末之前,拿下一座城池回來!”

何歡人都驚了。

再給三十萬石糧食?

還真敢開口?!

還有,趕在歲末之前拿一座城池回來。

合著你們準備先大吃大喝十個月,等到剩下兩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候再出出力是吧?

你們當我是趙構嗎?

可以任由你們寄生?!

“好!好!好!有志氣啊!”

何歡強忍著怒意,咬著牙誇讚了一句。

“三十萬石糧食我沒有,我最多隻能給你們批三萬石!”

胡仁禮猛然抬頭,急忙道:“那怎麼行,兄弟們吃不飽飯,可是會嘯營的!”

不知廉恥!

何歡在心裡怒罵,他已經失去了跟胡仁禮繼續聊下去的興趣,也對胡仁禮這些人徹底失望了。

這些人當老爺兵已經當習慣了,對外那是一句重話都不敢說,對內就各種要挾。

“你們先吃著,等到夏糧下來了,我再派人給你們送去!”

“那,那也行,那您到時候一定要將糧草送來,不然兄弟們鬧起來,臣也管不住。”

胡仁禮遲疑了一下,沒多做他想,極不情願的說道。

何歡強擠出一個笑容,差人將胡仁禮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