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9章 明君聖君,皇天大道

高大的永樂宮殿門如同黑洞一般,屹立在劉隆的面前。

站在殿外,他目光凝視其中,目光閃爍。

這注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夜晚。

劉隆也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不再徘徊,抬腳走入了殿內。

偌大的宮殿內,燭火之芒交相輝映。

晚風輕拂而過,掀起了殿中的紗幔,顯露出正坐在御案之前的鄧綏。

平靜的目光微微看來,無喜無怒。

劉隆不避鋒芒,亦是昂首闊步順著這道目光走了過去。

“隆兒拜見母后。”

“坐下說話。”

劉隆緩緩落座。

案牘之上,茶壺沸騰,飄出一縷白氣,發出嘶鳴之聲。

“母后,兒臣為您斟一杯茶。”

正當劉隆取茶壺之時,鄧綏玉手伸了過來,打斷道:“隆兒一直以來都有孝心,母后甚知,今日就讓孤為你斟茶一杯。”

在劉隆的目光中,鄧綏拿起茶壺,慢慢地為他斟滿面前的耳杯。

“母后,兒臣去找過舅舅商議過此事。”

“我知道,今日他來了,而且為你作保,極力贊成你去涼州。”

“隆兒知錯。”

“何錯之有,鄧騭身為車騎將軍,這是他職責所在!”鄧綏淡淡說出口,沒有半點責怪之意。

“你還是想去涼州?”

“母后,兒此心不改,涼州之行,隆兒必須得去。”

“還是不願回頭?”

“兒臣之志,願做我光武世祖!”劉隆直言不諱,認真道。

鄧綏看著那堅定的眼睛,嘆息一聲道:

“在這宮中,做一個明君有何不好,為何執著於打打殺殺?”

“明君者時有,可聖君者甚少。”

“這有何分別?”鄧綏有些不解,抿了一口茶,等待著答案。

劉隆深吸一口氣,隨即道:“明君尊禮而安民,解天下臣民疾苦;聖君擴土以強國,張大漢之威儀,萬邦來朝。”

“隆兒願做聖君為我大漢開疆擴土,蕩平西戎羌夷,掃清草原部落,國強則民自安。”

鄧綏眼中閃過一絲訝色,有些難以相信。

“孤倒是有些小瞧隆兒了!”

“可你年歲放小,先做明君富國安民,民強則國強,國強則可以開疆擴土,到那時年歲漸長,自然便可以展望聖君之志。”

劉隆搖了搖頭。

“時不我待啊母后,哪有一蹴而就的聖君......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又怎麼能夠肩負起大漢未來之基業。機會難得,錯過之後不知道還得等多少年,兒已經不願意再等了。”

“隆兒無母后無以至今日,可如今隆兒長大了,不再是那個躺在母后懷中的孩子了,就像母后說過,我也該自己站出來肩負大漢了。若是兒臣一枝花躲在母后的懷中,又怎麼能成為真正的明君亦或是聖君。”

“這幾年隆兒勤加練習騎射技藝,排兵佈陣,為的也就是這一天!”

鄧綏看著眼前的孩子,好似有些陌生。

難道這幾年是我沒有好好了解過他的心思?

可是,她還是不想眼前的孩子帶兵出征,以身犯險。

看到鄧綏臉上閃過的掙扎,劉隆也知道今日鄧騭進宮一定是早就說動了鄧綏。

他心中瞬間有了把握。

“母后,請您允諾兒臣御駕親征!”

“隆兒內心有十足的把握,此次出征一定會收服涼州,為您取得一個驚天的戰功。隆兒已經和舅舅商議過,前線之事一切都會和他商量,且我不會親自上戰場,待在後方絕無半點危險。”

“兒臣心中最放心不下的也是涼州的百姓,這麼多年戰火連天,涼州如一座四面漏風的茅草屋,沒有安寧一日,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日漸加重,此一行雖為羌夷,但更重要的是天子親臨涼州,讓百姓們知道朝廷沒有放棄過他們,天子的心裡還惦記著他們。”

......

這一刻,劉隆開啟心扉,向鄧綏訴說著十多年來自己的所做的一切,點點滴滴好師傅現在眼前,讓鄧綏動容。

“母后,兒臣走到今天,是您在背後支撐,您難道就不想看到兒臣成為一個真正的君王,您難道不想看到兒臣完成諸位先帝的遺願?”

“母后啊,您就答應吧......”劉隆看著鄧綏,深深揖禮一拜,帶著這十三年的感激和認可,將這份母子之情全部揮灑了出來。

這是劉隆第一次沒有順從鄧綏的意思,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這一次,他真正意義上面對面道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哎......”

“你長大了,母后高興,又怎麼能成為你的阻撓,約束著你呢?”鄧綏紅唇微張,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終歸是帝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只是你要答應母后,從涼州給我好好地回來。”

“母后,您答應了?”劉隆內心有些不敢相信,他本以為今夜來永樂宮將會是一場激烈的碰撞,但事實上卻是出乎他的意料。

沒有爭吵,沒有妥協,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

“不答應又如何?你這孩子從小聰明,有自己的主意,母后也只知道你確定的事情一定有你的道理。”

“既然你一心想做,又好不容易開口求一次母后,那麼我便在你的背後好好為你遮風擋雨。”

劉隆內心甚為感動。

這麼多年,雖是太后臨朝稱制,但也僅僅是在他十歲之前。

自從自己可以料理朝政之後,鄧綏便開始有意讓他接觸政務,處理外朝的事情,並沒有權慾薰心,干涉皇權。

如此一個深明大義的太后,怎麼能不讓劉隆內心動容和感動。

這就像是一對真正的母子,母親呵護著孩子成長,為他收好家業,待孩子成長為人,將一份完好無損的家業交到他的手上。

“母后......以前是您哺育隆兒成才,今後的路就隆兒好好照顧您吧!”劉隆想起十三年來與鄧綏的一點一滴,情緒湧上心頭,眼眶不自覺湧出了淚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鄧綏笑了笑,招了招手。

“怎麼還哭鼻子了,你都多大了。”

劉隆起身,坐到了鄧綏的身邊,躺在了她的懷裡,整個人都安靜了下來。

“母后,謝謝您!”

“傻孩子,你是我的孩子,這都是母后應該做的。如今看到你長大,母后高興。每每想到你的父皇,母后也覺得自己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心疼地為劉隆擦去臉上的淚花,鄧綏繼續道:“記住你今夜的話,做一個聖君吧,帶領大漢走向昌隆,讓這天下的臣民都聽到你的聲音。”

劉隆內心的感動讓他整個人渾身顫抖,雙手緊緊地抱著鄧綏,埋在她的懷中。

“母后......兒臣一定會做到......您放心吧!”

......

這一夜,母子二人沒有談論其他,只是相互訴說著十三年來的一切,回憶著往日的時光,感受蘊含著人間最溫情的美好。

誰言無情最是帝王家?

這對母子交織而下的淚花,終究是融化了權力的枷鎖,感動著彼此。

鄧綏大賢。

劉隆感恩。

權力的慾望所帶來人的異化,也只是在內心如魔鬼一樣甘願捨棄了人性之人的身上發生,若是心存感動,又怎麼會陷入這片黑洞之中。

皇權是一杆大旗,你想要光明正大,還是想要為所欲為,皆都是會以帝王的內心幻化而出。

劉隆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走的是坦坦蕩蕩之路,登上的是擎天而起的皇天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