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裁判敲了敲計時器:“正方一辯,請陳述觀點。”
張馨月站起身,白襯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纖細的手腕。
她沒看稿子,聲音清亮得像山澗清泉:“對方辯友剛才提到短影片扭曲價值觀,卻忽略了它最本質的傳播屬性。
雲省山區的果農透過直播賣出滯銷的橙子,陝省的剪紙藝人靠短影片接到海外訂單,這些真實發生的助農案例和文化輸出,難道不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反方一辯李哲推了推眼鏡,起身時椅子腿在地面劃出刺耳的聲響:
“對方辯友舉的案例確實動人,但請別忘了倖存者偏差。全平臺千萬個農業賬號裡,能靠短影片脫貧的不過萬分之一,更多人在盲目跟風。
陝省老農舉著智慧手機在果園直播,身後的蘋果爛在地裡。非遺傳承人對著鏡頭表演皮影戲,打賞收入不夠買新的燈箱布。這些被流量拋棄的大多數,誰來為他們的投入買單?\"
他頓了頓,調出手機裡的圖表投影在幕布上:
“這是某平臺釋出的助農資料,去年全年農產品直播GMV看似高達87億,但扣除平臺抽成、推廣費用和退貨損耗,真正落到農民手裡的不足15%。
更諷刺的是,其中三成收益來自頭部五十個賬號,剩下的九萬多個賬號平均月收入不足三百塊。這到底是助農,還是給資本製造新的收割場?”
李臺下響起一陣議論聲。
張馨月立刻起身:“對方辯友用資料偷換概念的本事真是令人佩服。難道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就要否定這種模式的價值?
就像電商剛興起時,也有人說實體店會消亡,但現在兩者不是共存得好好的?
雲省佤族村寨的茶葉透過短影片走出大山,讓全村建起了新校舍。
貴省苗繡藝人靠直播訂單養活了整個繡坊,這些真實改變難道能用百分比抹殺?”
她抬手指向窗外:“上學期我們學校有同學去山裡拍素材,遇到個養蜂人。
他兒子用短影片教網友分辨真假蜂蜜,現在每月能多賣兩百多斤。
老人家說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錢,正打算給蜂場裝監控,讓城裡顧客隨時看蜜蜂採蜜。
這種透明化的信任體系,難道不比傳統中間商層層加價更有意義?”
主評委抬手示意暫停,計時器顯示正方一辯用時剛好結束。
周先友鬆了口氣,發現手心已經沁出薄汗。
凌晏在草稿紙上寫了行字推過來:“他們在打資料戰,等下主攻文化傳播的時效性。”
還得是老凌啊,居然不緊張。
我現在都後悔來參加辯論賽了。
反方二辯王萌拿起話筒站起身,髮尾隨著動作掃過肩膀:“對方辯友說的信任體系,恐怕建立在濾鏡之上吧?
上個月熱搜上那個懸崖村賣桃的賬號,鏡頭裡的桃樹長在雲端似的,實際地址離公路不到一公里。
為了顯得原生態,果農故意穿破舊衣服直播,摘下的桃子先噴清水再拍特寫,這就是你們說的透明化?這種擺拍出來的助農,本質是消費同情心!
當城裡人選著濾鏡裡的農產品,真正偏遠地區的好東西反而因為沒流量被埋沒。就像我那五十行帶bug的程式碼,看似能跑,實則藏著邏輯陷阱。”
雖然你們是計算機學院的,但能別動不動就提你們的專業名詞麼……
凌晏在心中吐槽。
周先友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先示意謝黎他來說,隨後幾乎是彈起來的:
“對方辯友只看到擺拍,卻看不到更多人在認真做事。我們學院的非遺保護社團,用30秒短影片教大家扎風箏,三個月吸引了兩千多個學員。
上週非遺展上,有個十歲小孩能說出沙燕風箏的十二種畫法,這在短影片出現前可能嗎?”
這次辯論賽跟傳統辯論賽不太一樣的是。
雙方可以自己準備影片,作為自己的論證。
不過都有時間限制。
周先友調出自己做的影片合集,繼續說道:“這是冀省老木匠的榫卯教程,每條播放量都過百萬。
這是古琴製作全過程,評論區有音樂學院的教授在討論漆料配比。
這些專業內容以前只能在學術期刊上看,現在普通人划著螢幕就能學習。
對方說短影片是泡沫,可這些沉澱下來的知識,明明在形成新的文化蓄水池!”
王萌立刻反駁:“蓄水池裡裝的恐怕是摻了水的知識吧?某平臺上一分鐘瞭解相對論的影片,把質能方程解釋成速度越快時間越慢所以熬夜不算熬夜。
教書法的短影片為了湊時長,故意把起筆動作放慢三倍,連基本的藏鋒都沒講。
這種碎片化的知識,就像給人喂嚼碎的飯,看似好消化,實則丟了最有營養的部分。”
“總比連飯都吃不上強吧?”
周先友寸步不讓,“我看過一個採訪,民間皮影戲藝人,他說以前收徒弟要看天賦看家境,現在透過短影片,疆省的牧民都在學他的唱腔。
上週有個聾啞人給他發私信,用手語說看懂了皮影的故事。這種跨越語言和地域的傳播,難道不比固守傳統更有意義?”
臺下。
陳嘉妮皺了皺眉頭,對旁邊的柳雨菲說道,“這還是周先友嗎?怎麼感覺今天他的氣勢有點不一樣。”
“他只是在你面前慫而已,他也是富二代呀,家裡很有錢的。一般人都沒他的底氣,所以說話氣勢才很足。自信這種東西是刻在骨子裡的,一般人是學不會的。”
柳雨菲也感覺,自己的自信遠遠不及陳嘉妮。
她和凌晏的情況要更像一些,但凌晏的家有農產品加工廠,也比她的情況好一點。
辯論逐漸白熱化時,反方三辯林薇忽然輕笑一聲。
“對方辯友說的文化傳播,怕是把變味的快餐當成了盛宴吧?”
她點開一段播放量破億的戲曲短影片。
“這是某網紅改編的《貴妃醉酒》,為了博眼球加了電音混音,楊貴妃的水袖舞改成了甩頭動作。
評論區裡有人說這是傳統文化年輕化,可真正的京劇演員看了只想哭。
就像把故宮的琉璃瓦拆下來貼在塑膠房頂上,看著光鮮,實則是對文化的褻瀆!”
林薇話音剛落,臺下就響起幾聲低低的附和。
她抬著下巴看向正方席位,高跟鞋在地面輕輕點了兩下,像是在等待一場註定的勝利。
凌晏卻忽然笑了。
他慢條斯理地推了推並不存在的眼鏡,起身時動作舒展得像山間閒步。
接過話筒的瞬間,連後排的議論聲都跟著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