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離譜的戰局一爆發。
別說是日軍了,即便是下令直接發動猛攻的周團長也有點懵。
一直以來,周團長都是個穩紮穩打的性子,和性格張揚,敢衝敢打的獨立團的韓團長不同,也和整天嚷嚷著生怕沒仗打的新二團的許團長不同。
他一向是不顯山不露水的。
這回多少也是存了點心思,琢磨著好不容易撈到一場主攻的任務,而且還是八城軍分割槽部隊裡邊率先換裝打造的五大精銳團。
這對於任何一個團長而言,可都是莫大的榮耀。
說什麼也得抓住機會,打出彩來,讓他新一團也露露臉。
尤其是在八城軍分割槽,這樣一個內部訓練,戰鬥,競爭極為激烈的地方——好說好歹,他新一團,包括獨立團還有新二團,相對於八城軍分割槽的其他17個步兵團而言,那可都是老牌團。
但是在陳建的帶領下,八城軍分割槽這些新組建的步兵團,戰鬥力提升的太兇猛了。
即便是和新一團,獨立團新二團這樣的老牌團,也幾乎沒有什麼差距,甚至還有過之而不及。
說起來,他們新一團的這些老兵們,甚至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老兵了。
周團長便琢磨著,這次的機會一定要把握住了。
所以這次的戰鬥一爆發,從周團長到新一團的各營連長,甚至是基層的戰士們都憋了一股子氣,想要在這場戰鬥中打出彩來。
所以即便知道眼前面對的是號稱日軍陸軍最為精銳的關東軍。
即便是知道眼前的關東軍的兵力規模甚至比自己一行隊伍要大得多。
周團長還是毫不猶豫的發動了進攻。
新一團全團將士們奮勇作戰。
1萬多人的隊伍,衝擊10萬餘人的關東軍,照樣不在話下。
結果戰鬥一打響,周團長傻眼了,心想這鬼子關東軍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利害嘛,怎麼還縮頭縮尾起來了?
雙方的野戰部隊一碰撞。
既然是較大規模的精銳部隊,率先較量的自然是各方的炮火強度。
關東軍這邊雖說有10萬餘部隊,四個野戰師團的規模,但是整體隊伍龐大,需要顧慮的防線也多。
新一團這邊,在周團長的指揮下則是不管不顧,將士們滿腦子就只有一個念頭:
進攻!
至於防守什麼的,全然不在乎了,你再能防守,假如10萬關東軍同時發動衝擊,能防的過來嗎?
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反倒令關東軍這邊壓力倍增,由於搞不清楚八路軍的作戰意圖,而有些束手束尾。
所以雙方展開的碰撞,在區域性交鋒中。
實際上關東軍這邊調動的兵力和新一團這邊相當。
或許要稍微多一點,但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所以差不多也就是一個師團的規模,迎戰新一團。
在炮火對轟中。
日軍甲種作戰師團所屬的各式野炮,榴彈炮,山炮,步兵炮瘋狂開火,其火力強度之誇張,果真要比日軍的華北方面軍強悍的多。
若是在抗戰前些年的時候,鬼子的這麼一個甲種作戰師團,幾乎可以橫掃整個華北的中國抗日武裝了。
而新一團這邊是怎麼應對的呢?
一方面同樣是火炮齊鳴,如今藉著精良的裝備,也是腰桿子夠硬,徹底站起來的周團長大罵道:“這小鬼子來來回回就是這幾招,戰鬥一打響,還沒見人呢,炮彈就他孃的毫不講道理的砸過來。
可如今咱也闊綽了。
不就是炮火對轟嗎?誰怕誰?把咱們團所有火炮全部拉上來,轟他孃的,也讓鬼子嚐嚐咱們的炮火的厲害。”
於是一門門火炮在後方迅速構築的臨時炮擊陣地上展開。
基本上都是達到了戰役級別的身管火炮,包括前些年被小鬼子寶貝的和什麼似的九二式步兵炮,在這裡基本上都算是墊底的。
估計也就是勉強夠著戰役級別火炮的級別。
其他各類火炮,型別十分齊全,山炮,野戰炮,榴彈炮,包括各類口徑的自行火炮。
從整體的數量上,還有炮火強度上來講,絕不亞於此時此刻處於關東軍前鋒部隊的日軍第六師團所配屬的師團級別的打擊火力。
就算不能單方面碾壓日軍。
至少小鬼子以炮火優勢單方面欺負八路軍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
在炮火對轟的同時,周團長按照既定的戰術,正面三個團負責牽制,兩翼迂迴進攻。
他比誰都清楚,此時自己新一團和鬼子關東軍的優劣勢所在。
不出意外的話,眼前撞上的必然是關東軍主力部隊,根據情報說,恐怕得有四個野戰師團的規模,所以日軍肯定是佔有兵力優勢的。
至於炮火對轟。
新一團雖然不懼日軍師團。
可想要純粹憑藉火炮擊潰對手,也絕不可能。
一路趕過來的途中,周團長召集麾下的五位團長時便分析的很清楚:“兵力上咱們不佔優勢,炮火對轟上咱們也很難徹底擊敗對手,所以必須得找到屬於咱們的優勢。
那是什麼呢?”
周團長揚了揚自己拿在手中的17半自動步槍:“就在於咱們的連排級炮火優勢上,在於咱們短兵交接的,以半自動步槍為主的火力優勢上。
鬼子的炮火是厲害,兵力規模也比咱們大的多。
可他們用的是什麼?到底還是那些栓動式的步槍,這就是小鬼子對陣咱們隊伍最大的劣勢。
所以炮火對轟只是掩護,側翼進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
用咱們的優勢徹底擊潰對手!”
如果沒有這批17半自動步槍,沒有隊伍優勢的連排級火力壓制,周團長也沒有這個底氣,以他一個大團的兵力,便敢硬剛鬼子關東軍的四大師團。
戰場上,雙方的炮火對轟依舊在繼續。
關東軍的炮火兇猛。
新一團的火力同樣是毫不遜色。
雙方較量中,各方的炮兵陣地,對應的火炮和人員皆有傷亡,整體上來講,誰也沒佔到多少便宜。
縱然如此。
當雙方交戰的情形徹底呈現,這支關東軍大後方,由四大師團臨時組成的聯合指揮部內,四名日軍中將徹底驚呆了。
出關東,南下增援之前,他們聽說了太多關於華北地區,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精銳,到底有多麼多麼強悍的傳聞。
起初是完全不相信的。
但是聽的多了也就不由自主的相信了一些。
可沒有親眼見過,終究還是存有質疑。
然而,即便是相信那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裝備精良,甚至不亞於日軍華北方面軍。
這些養尊處優慣了的鬼子關東軍,依舊傲慢的認為,他們關東軍的裝備足以碾壓中國境內的任何武裝。
這所未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精銳也不會例外。
直到眼前,雙方大戰爆發,先是彼此的先鋒部隊的交鋒,關東軍的偵查中隊被率先擊敗。
日軍雖然意識到這些八路軍的厲害,但並不相信這些八路的戰力甚至能比他們關東軍更強。
直到眼前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到來自這區區1萬餘八路軍所展開的炮火打擊強度。
雙方炮火連天,半空中劃過弧線的炮彈就像是下起了雨點。
四名日軍中將從未想過,有一天,在中國戰場上竟能見到如此強悍的對手,甚至可以在炮火對轟之中和他關東軍精銳一較高下。
至此,幾個老鬼子忽然有些明白,這隻有萬餘人的八路,為何在一見面,就敢如此魯莽地向他關東軍大軍發起衝擊了。
然而,幾個老鬼子不會想到的是,他們的震撼才剛剛開始。
隨著時間的推移。
雙方的炮火併沒有停歇。
由於搞不清楚八路軍的作戰意圖,以防守為主的關東軍拉開防線,臨時構築野戰工事,甚至沒有主動出擊的打算。
然而,日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向來是被動防守,只能等著他們進攻的中國軍隊。
在這支八路軍部隊身上,竟是呈現出了格外彪悍的進攻性。
關東軍這邊佔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尚且沒有考慮進攻呢!
正面作戰的八路軍,趁著幾個團正面牽制的空隙,竟以兩個團的兵力從側翼迂迴,並向關東軍先鋒部隊的第七師團的側翼陣地發起了突襲。
雙方的作戰距離迅速拉近。
由原本隔著一段距離的陣地戰,轉變為短兵交接的正面較量。
新一團這邊迅速拉開進攻陣型,為了避免日軍的炮火集中性殺傷,以三三制戰術,囊括極大的進攻區域,迅速挺進。
眼見八路軍的迂迴部隊已經打到了眼前的日軍士兵們,大概還沒搞清楚情況。
似乎是為了彰顯他們關東軍的戰力和威勢。
負責側翼防守的,隸屬於關東軍第七師團麾下的三大步兵聯隊之一的黑木聯隊。
聯隊長黑木大佐目睹八路軍迅速展開的,似是人山人海的攻勢,勃然大怒道:“從來都是我們主動進攻,這些支那軍只配被動防守,這些愚蠢的傢伙,竟敢主動向我軍發起衝擊。
不過是自取滅亡罷了。”
揚言過後,黑木大佐直接命令其聯隊,同樣以正面展開的衝鋒,迎戰八路軍的進攻。
此時,這場屬於雙方野戰部隊的正面較量才正式拉開序幕。
雙方的相應偵查部隊站在地勢較高的觀察所內,密切的關注著戰局的變化,並將情況隨時彙報到指揮部。
新一團團指揮部。
包括關東軍後方臨時聯合的四大師團指揮部,也得以隨時瞭解戰局的變化。
得知黑木聯隊已經與八路軍側翼迂迴的一個團展開正面較量,雙方徹底短兵交接在一起。
四名剛剛從八路軍展開的強勢炮火的震撼中回神的日軍中將,又將考量的目光放在了這場區域性戰鬥上。
此次關東軍四大師團,第七師團,第八師團,第十一師團還有第十二師團,雖然排序並不關乎戰力。
但實際上,排序靠前的,雖然是率先組建的,資歷更老的師團。
對應的師團長自然也更加的在乎自己的顏面與所謂的榮耀。
時任關東軍第七師團的鬼子師團長根正信二說:“這些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裝備確實精良,其火炮配置實在驚人,但我絕不相信,他們整體的軍事素養,以及短兵交接的戰力,還能勝過我軍精銳不成!”
其他三位鬼子師團長也紛紛聲稱,以第七師團的戰力,絕對可以將側翼進攻的八路軍主力團徹底打垮。
雙方密切的目光關注過去。
在那片地勢起伏不定,有許多的植被遮掩的野外環境戰場上。
一方是隸屬於日軍甲種作戰師團麾下的野戰步兵聯隊,整體兵力將近4000人,裝備精良,且兵員素養過硬,大部分都是經歷過多次戰爭的老兵。
另一方是隸屬於八路軍八城軍分割槽部隊麾下新一團所屬的第四步兵團——兵力將近2500人。
僅從兵力規模上來看,日軍野戰聯隊的兵力要比八路軍的第四步兵團大了不少。
八路軍是以三三制戰術展開進攻。
日軍沒有摸清楚八路軍展開的這種看似規律的陣型究竟有何奇妙之處,依舊是按照傳統戰術,拉開進攻兵線,全面展開。
雙方的先鋒部隊迅速接近,交火。
繼而……
日軍這邊除了炮火的轟鳴聲,機槍的咆哮聲之外,基礎火力呈現出“啪勾”這種由獨立的聲音整體交織出的步槍聲響。
而新一團這邊則是:
砰砰砰——
同樣是單一的槍響,但仔細辨認就會發現,即便是同一把槍傳出的聲響,所間隔的時間卻極為短暫。
17半自動步槍終於首次在戰場上亮相,而對陣的正是手持栓動三八式步槍的屎綠色小矮子們。
此次新一團,獨立團,二團,三團,還有四團,五個精銳團率先換裝17半自動步槍統。
共2萬多支步槍,基本上完成了將近一半兵力的換裝。
所以此時此刻新一團從側翼迂迴的第四步兵團,將近2500號戰士,其中有將近1200人全部換上了17半自動步槍。
當僅僅是一把半自動步槍和一把栓動式步槍的對陣時。
雙方呈現出的射速和火力已是截然不同。
如果說這還不夠明顯的話。
當充斥著將近1200把半自動步槍的一個步兵團火力全面展開始,與之對陣的日軍,很快便察覺到對面八路軍的火力之強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