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給屋子鍍上一層銀輝。林明遠躺在木榻上,聽著外面的蟲鳴,思緒萬千。
來到長嶺子村已經大半年了,從最初的不適應到現在的安定,他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他遇到了孫巧雲和孫巧玲這對姐妹。
想到這裡,林明遠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雖然生活艱苦,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什麼都不怕。
第二天一早,雞還沒叫,林明遠就醒了。他輕手輕腳地起床,準備去叫姐妹倆。
剛走到門口,就看見孫巧雲已經在院子裡忙活了。
“起這麼早?”林明遠有些驚訝。
“睡不著。”孫巧雲笑了笑,“想著早點去山上,趁著露水還在,好找野菜。”
“巧玲呢?”
“還在睡,我看她昨晚睡得晚,就沒叫她。”
林明遠點點頭:“那就讓她多睡會兒吧。”
兩人簡單吃了點早飯,帶上工具就往山上走。清晨的山林格外清新,露珠在草葉上閃爍,好像撒了一地的珍珠。
“你看,這是蕨菜。”孫巧雲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採摘,“媽說這個最嫩。”
林明遠在一旁幫忙,不時抬頭看看四周,警惕著可能出現的野獸。
太陽漸漸升高,兩人的竹籃裡已經裝滿了各種野菜。
“夠了,回去吧。”林明遠擦了擦汗,“再晚就該熱了。”
回到村裡,孫巧玲正在院子裡著急地轉圈。
“你們去哪兒了?怎麼不叫我?”她委屈地問。
“讓你多睡會兒。”孫巧雲把竹籃遞給她,“來,幫忙洗菜。”
姐妹倆在水缸邊有說有笑,陽光灑在院子裡,映照著三人的身影,構成了一幅溫暖的畫面。
吃過早飯,又睡了一覺。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欞灑進屋內,林明遠從床上爬起來,伸了個懶腰。木床發出輕微的吱呀聲,屋內瀰漫著淡淡的草藥香氣。
他拿起靠在牆角的弓箭,手指輕輕撫過弓身。這把弓是他親手打造,為了配合自己的力量,特意做得比尋常獵弓大了一圈。弓身上的紋路清晰可見,每一道都凝聚著他的心血。
“這弓可真是件好東西。”林明遠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弓弦繃得緊實,普通人根本拉不開。但在林明遠手中,這把弓就像溫順的綿羊。他試著拉了一下弓弦,弓身立刻彎成滿月。力道適中,手感依舊完美。
“空弦可不能多拉。”林明遠鬆開手,弓弦發出一聲輕響。作為一個五級弓術技能的擁有者,這點常識他還是懂的。
收拾妥當,他背上弓箭,又拿上斧頭和揹簍。他打算去山上打獵,給家裡增加點肉食。或許還能再採點野菜,回來晾乾存放也不怕多。追風和旺財早就在門口等著,看到主人出來,立刻興奮地搖起尾巴。兩隻狗一黑一白,像是陰陽雙生。
“別急,別急。”林明遠蹲下身,揉了揉它們的腦袋,“今天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剛出村口沒多遠,就遇到了高大嬸。老人家正彎著腰割豬草,看到林明遠便直起身子,臉上的皺紋堆出笑容。
“小林啊,又上山去?”高大嬸放下鐮刀,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是啊高大嬸,去打點野味。”林明遠走近幾步,幫她把割好的豬草捆起來。
“山上剛化雪,路滑得很,你可得當心。這幾天聽說還有野獸下山,可別去太遠。”高大嬸關切地說道。
林明遠笑著點頭應承,心裡卻暗想:就憑自己的身手,別說是滑路,就是懸崖峭壁也不在話下。不過老人家一片好意,他自然不會說什麼。
進了山林,林明遠的速度立刻提了上來。十級形意拳的功夫讓他如履平地,在密林間穿梭自如。樹枝在他身邊掠過,卻連衣角都碰不到。
青嶺山很快就被甩在身後,林明遠的目標是更遠的青龍山。春日的山林鬱鬱蔥蔥,偶爾能聽到鳥兒的啼鳴。
“汪!”追風突然停下腳步,鼻子抽動著。
林明遠眼睛一亮,順著追風的方向望去。草叢微動,一隻野兔正從中竄出。動作快得像道閃電,但在林明遠眼中,卻彷彿被放慢了數倍。
弓已上弦,箭已離弦。
“嗖!”
野兔還沒跑出三步,就被釘在了地上。箭矢正中要害,乾淨利落。
“不錯。”林明遠滿意地點點頭,將兔子收進揹簍,“比以前用斧頭打獵強多了。”
旺財在一旁歡快地叫著,像是在為主人的好箭法喝彩。林明遠摸了摸它的頭,繼續向山上走去。
山路越來越陡,但對林明遠來說卻不成問題。他一邊尋找獵物和野菜,一邊留意周圍的動靜。新長出的野菜格外鮮嫩,雖然採集起來費些功夫,但勝在口感好。
“咦?”林明遠突然停下腳步,注意到一片特別的草地。那裡長著一些不常見的野菜,葉子油亮發綠,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
正當他準備過去採摘時,追風和旺財同時豎起了耳朵。林明遠立刻警覺起來,弓箭已經握在手中。
樹林中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一隻野雞從灌木叢中鑽出。它警惕地環顧四周,完全沒注意到頭頂的危險。
林明遠屏住呼吸,慢慢拉開弓弦。這一次,他特意瞄準了野雞的翅膀,想要活捉。
“嗖!”
箭矢破空而去,正中目標。野雞撲騰了幾下就被制服,林明遠快步上前,將它捆好放進揹簍。
“今天運氣不錯。”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了看天色。
追風和旺財在他腳邊轉悠,時不時發出輕微的嗚咽聲。林明遠低頭看了看揹簍,幾隻野兔和一隻野雞的收穫還算不錯,足夠改善一頓伙食了。
“走吧。”他輕聲說道,轉身朝山下走去。
山路蜿蜒,林明遠熟練地在崎嶇的小徑上穿行。突然,前方傳來一陣歡快的說笑聲。
“明遠哥!”清脆的呼喚聲傳來,孫巧玲蹦蹦跳跳地出現在拐角處,身後跟著林明光和陸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