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章 收入翻一倍

吃過早飯,林明遠來到蘑菇大棚。遠遠就看見石匠組的人已經在忙活,韓大山、林支書、高長征和方有福四個村裡的大佬也都到了。

“小林來了!”韓大山第一個發現他。

“來得正好!”林支書招手示意他過去。

林明遠快步走過去,跟幾位長輩打過招呼。蘑菇大棚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牆體全部砌好,就等著安裝門窗和內部設施了。

“各位叔伯早。”林明遠笑著說。

林支書開門見山地問:“蘑菇大棚馬上就完工了,你這邊準備得怎麼樣?”

“都準備好了。”林明遠環視四周,“農技的技術要點我都整理成冊子了,到時候分發給社員們學習。”

“那準備什麼時候開工?”高長征插話道。

林明遠想了想:“二月初二龍抬頭那天搞定。”

“二月二龍抬頭,是個好日子。”林支書點點頭,“正好趕上春耕。”

外面的積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田野裡露出了黑黝黝的泥土。再過幾天,社員們就要開始春耕了。漫長的冬天,終於要過去了。

“對了,”方有福忽然說道,“聽說你最近在琢磨新菜?”

林明遠笑著點頭:“是啊,廚藝提升了,現在做菜比以前有進步。”

“那得嚐嚐。”韓大山眼睛一亮,“要不今晚到我家?”

“行啊。”林明遠爽快地答應下來,“正好試試新研究的幾道菜。”

幾個人又聊了會兒工作上的事,各自散去。林明遠留下來檢查蘑菇大棚的建設情況,不時給工人們提些建議。

午後,他去了一趟醫務室。最近天氣轉暖,感冒發燒的病人多了起來。雖然孫志軍醫術等級不高,但處理些常見病還是沒問題的。

“林醫生,”一個老大娘拉著他的手,“多虧了你給開的藥,我那老胳膊好多了。”

林明遠笑著應付:“大娘客氣了,這是我應該做的。”

忙完醫務室的工作,他又去了趟巡防隊。幾隻小狗見他來了,歡快地圍著他轉圈。

“訓練得怎麼樣?”他問值班的隊員。

“挺好的,現在巡邏都能發現生面孔了。”隊員豎起大拇指。

林明遠蹲下身,摸了摸幾隻小狗的腦袋:“好樣的。”

夜幕降臨,他按約定去了韓大山家。廚房裡,他專注地烹飪著,手法嫻熟,動作行雲流水。

“好香啊!”韓大山在外面聞著味道直咽口水。

沒多久,一桌菜就端了上來。雖然都是普通食材,但在林明遠的烹飪下,卻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這手藝,”高長征嚐了一口,讚不絕口,“比縣城飯店的廚子都強!”

林明遠謙虛地笑笑,心裡卻在盤算著:等蘑菇的事情告一段落,就上山打獵去。年前打的野味快吃完了,得提前準備著。

蘑菇大棚的擴建工程終於接近尾聲。

林明遠站在門口,望著眼前這座嶄新的建築。初春的寒風裹挾著細碎的塵土,在他腳邊打著旋兒。陽光透過薄雲灑落,為這座佔地千餘平的蘑菇大棚披上一層柔和的光暈。

“這下可算是有模有樣了。”他輕聲自語,目光掃過那一排排整齊的窗戶。營養土工室、營養液配製間、儲物間一應俱全,雖說裝置簡陋,但也足以支撐起一個小型蘑菇種植基地。

石磨和攪拌機都是孫師傅親手打造。那位老木匠花了整整一個月,才將這些裝置一一完工。雖然都是純手工操作,但勝在實用。在這個年代,電力裝置不僅價格昂貴,就連使用都成問題。整個村子就一根家用電線,時不時還要停電,根本無法支撐大型裝置的運轉。

“明遠啊。”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林明遠轉身,只見韓大山正踱步走來。這位五十出頭的老支書,是他在長嶺子村最信任的人。

“韓叔。”他微微頷首。

“蘑菇大棚馬上就要完工了,”韓大山站到他身邊,目光炯炯,“人手的事情你有什麼想法沒?”

林明遠搖了搖頭:“這事我相信韓叔和林支書的眼光。”

“哈哈,你小子就是滑頭!”韓大山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這話聽在耳中,林明遠心裡明白,自己這個決定讓兩位長輩很是受用。畢竟在農村,人情往來最是複雜。讓他們去安排人手,也算是給了他們一個施展人情的機會。

“對了,”韓大山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皺巴巴的香菸,“嚐嚐?這可是縣城最好的紅塔山。”

林明遠接過煙,卻沒有點燃。

“韓叔,您說這蘑菇真的能改變咱們村的面貌嗎?”

韓大山深吸一口煙,緩緩吐出一個菸圈:“你小子就是想得多。不過,”他頓了頓,“我信你。”

臨近中午,村口漸漸聚集起了人群。韓大山點燃了早已準備好的爆竹,噼裡啪啦的炮聲在村口迴盪。

“來來來,大夥都看看,”韓大山扯著嗓子喊道,“這可是咱們村的新氣象!”

農戶們三三兩兩地圍攏過來,有人好奇地打量著蘑菇大棚,有人則小聲議論著。

“這麼大的房子,得花不少錢吧?”

“聽說是林支教老師出的主意,也不知道靠不靠譜。”

“我看行,去年那批蘑菇不是賣得挺好的嘛。”

林明遠站在人群中,聽著這些議論聲。他知道,農戶們的疑慮不無道理。畢竟在這個年代,任何改變都意味著風險。

“小林,給大夥說兩句吧!”韓大山衝著林明遠使了個眼色。

周圍的農戶也紛紛附和:“是啊是啊,林支教老師,講兩句!”

看著鄉親們熱切的目光,林明遠清了清嗓子。他能感受到所有人的期待,也能感受到其中夾雜的懷疑。

“各位鄉親,”他的聲音不大,但足以讓每個人聽清,“往年村裡日均收益還不夠買根冰棒。但有了這個蘑菇,我敢說,明年這個時候,大家的收入至少能翻一倍!”

此話一出,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

“真的假的?這麼賺錢?”

“林支教老師,你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一倍?那不是能賺一塊錢了?”

面對質疑,林明遠不慌不忙:“咱們算筆賬。去年那批蘑菇,六千多斤賣了一千多塊。現在蘑菇擴建後,每月產量高達三噸多,按最保守的價格,也能賣到六千塊。”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每一張臉:“半年就能出產,那就是三萬多塊。咱們農工組一年才兩萬多的收入,這賬大家自己算。”

農戶們聽完這番話,眼睛都亮了。有人掰著手指頭算賬,有人激動地拉著身邊人小聲嘀咕。

“這麼說,未來每日收入能破個十元?”

“那可不得了,這不就成了生產組最富的農工組了?”

“以後咱們村的姑娘都不愁嫁了!”

看著農戶們興奮的樣子,林明遠心中也是一陣欣慰。雖然現在只是開了個頭,但他相信,只要按照計劃一步步來,這個蘑菇一定能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哼,說得倒是好聽。”說話的是鄭大馬,村裡有名的刺頭,“萬一賠了怎麼辦?誰來負責?”

周圍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明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