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章 巔峰時刻

各朝的工匠們感覺自己迎來了大巔峰時刻,天幕的一步步進化不正是他們數代以來所作出的不斷成就。

如此殊榮,哪怕被人說只是個木匠都完全不生氣,哪裡顧得上生氣,他們可是聞名了後世啊。

這樣的待遇,在那些皇帝跟前都更有面,畢竟,古今往來那麼多皇帝,天幕後世大多提及的也就有功績有爭議的帝皇,平常人哪能有這樣的殊榮。

秦朝以前乃至秦漢時期都以冷兵器使用為泛,可想而知,天幕的一次進化對他們來說也是戰場戰力的一次提升,如此試想,到最後的終極武器,那會是巨大的跨越。

始皇來回踱步於記錄的官員,若是天幕能出有關書籍紙張的造作就好了,畢竟,他們這太早前的時代實在是工具跟不上啊。

不論各朝如何心思活絡,弓弩的改進還在繼續。

【但注意了哈,如果每次發射完都得重新取箭搭弦,那就太慢了!

於是你增加了箭盒,一次可裝入20支箭,這樣當第一組弩箭射出後,上方的箭會落下來自動上膛。

那麼,恭喜你發明了戰國連弩。】

但是這樣就無法保證重新上膛的箭能和發出的第一組箭一樣大的威力,古人們對於這一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奧。

要知道,除了兵箭和投石器,這弩箭在前線戰場上一直是遠攻的重要武器。

雖然有缺點,但他們也在不斷改正,以求質量和數量的共同頂配。

【但弩箭不在弦的中央位置,威力會大大減小,這該怎麼解決呢?

你想出一個飛躍式的大改進:

把拉桿與箭盒合二為一,後方用一組組連桿來推動箭盒上前,此時,弩弦會卡入凹槽,接著往後拉回,到達頂點時,連桿就會把弩弦頂出去。

這樣不僅可以在保證威力的前提下實現連續發射,而且省力的槓桿結構還可以減少士兵的體力消耗。

那麼恭喜你,發明了冷兵器的巔峰之作——諸葛連弩。

它最大的優點便是取消了高成本的發射弩機,可以低成本大批次的生產,是古代軍隊戰無不勝的行軍利器。】

秦漢時期激動不已,雖然因著天機,他們迫切想要那破壞大的熱武器,但結合時代,冷兵器時期的他們也想要掌握最實用的作戰武器。

這諸葛連弩輕便且威力不可小覷,簡直是行軍打仗的不二選擇。

始皇衣袍下的手攥緊,天幕的每一個小部件都是不可缺少,幸而每次的改進他也都偶有涉獵,這樣巨大的跨進,讓他們秦朝的軍事威力更有提升了。

各朝的皇帝們也都坐不住,既然有好東西自然是不能私藏,更別說天幕那麼大,他們此刻只想要讓工部的人加班加點的做出來。

工部:沒人為我花生嗎!

『/布藥哇哇叫/:那為啥明末清都是用的火器?

回覆:

/小小怪/:因為火器是屬於熱武器,它這是冷兵器巔峰。

/西瓜/:事實是哪怕明末清末也有大量弩。』

『/ch/:很好奇 請教各位。三國發明的諸葛連弩。但是後面的朝代好像並沒有在用。什麼隋唐宋明清。感覺都沒聽說過。是失傳了嗎?還是有什麼缺陷並不適合之後的戰場了?

回覆:

/動物園/:弩的優點本來應該是威力大又方便瞄準。這玩意威力過小,又不好瞄準,應該只是某種貴族打獵用的玩具。

/夏天/:明朝的時候把連弩和火藥結合了一下 發明了烽火連弩 跟火箭彈一樣。

/故事館/:諸葛連弩雖然輕便,但是威力比較小。為了增加威力,就有了三弓床弩,投石機。

弩相對於弓最大的優點是可以上更大的磅數,從而獲得更大的殺傷力。拉弓你只能一隻手拉弦,而弩因為把瞄準操作和拉弦是分開的,所以允許你雙手拉弦慢慢操作,可以使出更大的力。

但缺陷也很明顯,就是拉弦需要耗費巨大的體力和時間。連弩表面上解決了射速問題,但是同時也必須下調磅數,這就犧牲了殺傷力。相比於弓,弩的各種缺點決定了它並不可能成為戰場中的主力遠端武器。

/曼督斯的狐狸/:弩最大的優勢是越級,培養一個弓箭手需要脫產幾年練習,而且對力量要求非常高,而一個弩手只需要一個農民幾天時間就能熟練掌握,這才是弩的優勢。古代貴族打獵都是用弓的。

/ch/:那也不是諸葛連弩吧?諸葛連弩是單兵武器。但是三國之後。晉朝 隋朝 唐朝好像都沒有成建制的諸葛連弩部隊。依舊是弓箭兵。而弩好像都是重型器械使用。就算是弩兵使用的也不是連弩。而是普通弩箭。你想沒想過其中的原因啊?遇事多思考 背後有奇妙。

/以德服人/:諸葛連弩,不適宜遠距離射殺,成本更高威力更小。都趕不上弓的威力。諸葛連弩是雙手“夾”的力量。大磅數拉不動。易損壞』

評論區的議論在古人們眼中是對武器的挑選,可若站在他們的角度,即便的明清的火器如何威力巨大,熱武器帶給他們的影響如何之深遠。

這也改變不了他們當前的環境,在外出徵他們要依靠士兵和武器,無往不利的前提也需要軍中的將士們不斷操練。

武器的挑選若是在後面的朝代還有的選,可對於外敵入侵,只想將那些人趕出去的他們來說,手中只要有兵器,他們便能在戰場馳騁。

嬴政當機立斷,讓偃師以及墨家等人投入製作,既然能有如此簡便又威力大的武器可選擇,又如何不能為之所用。

後世的作業他能抄就抄,反正若是按照時間的排序,後面朝代的一切也是積澱於他大秦的開國,先輩抄後輩的作業,沒毛病!

可一條彈幕劃過,讓古人們紛紛陷入沉默:

『中國發明火藥後,用來製作鞭炮!老外偷學火藥後,發明了槍炮,為什麼?!』

一個問題讓不少人鬱悶不已,是啊,時代在變革,武器在更新,終究射程不夠的弩箭被火銃所替代,可為何那洋人就能以一敵百。

清兵上萬人都幹不過洋人的幾千人,這一度讓老祖宗們耿耿於懷。

明明這片土地孕育了他們所發現的珍寶,可為何外人卻能將之作為攻擊他們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