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怎麼能這麼完美,以至於後人想要抹黑她,都只能在她的大腳上做文章,稱她為馬大腳。
她及丈夫的白月光、初戀、髮妻、天使、投資人和救命恩人為一體。
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愛,可以說是刻進骨子裡的依賴和敬重。這份感情超越了帝王之愛,更像是兩個靈魂在亂世之中的相互救贖。
當那個從小吃盡苦頭的放牛娃,第一次感受到有人願意把滾燙的炊餅藏在胸口帶給他時,這份溫婉就成了他一生的執念。
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間,馬皇后不僅是賢內助,更是實際上的總後勤部長,她安撫家眷、坐鎮後方、管理軍中文書,甚至變賣嫁妝、籌措軍費,這種同甘共苦的經歷讓朱元璋始終對她保持特殊的敬重。
馬皇后不僅是她的妻子,更是他暴力性格里唯一的解約。】
聽見天幕多重buff的加持和軍中以及百姓之內外的威望,眾人已經不能將畫面中這位看著就溫良恭儉的女子當作一般人對待。
要知道,為君者最重要的便是民心,甚至,很多時候擁有了民心就成功了一半。
聖人有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主之道,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
嬴政此刻略有心中的片刻改變,世間女子並非只有一種,或柔順、或潑辣、或強勢,她們猶如草原上的花不盡相同。
大秦女子雖只有少數為官者,但始皇卻不會輕視她們,秦漢女子比之後面的女子要更加自由且豪邁,就算是死過夫君成了寡婦又如何,照樣門庭若市。
對於馬皇后這樣有智慧有謀略且堅毅果敢能成大事的人,應當拋除性別之分,嬴政欣賞有才幹的人,不論男女。
如李斯馮去疾乃至趙高等人,只要他們有用,嬴政都願意重用,當然這一切是沒有危害大秦的前提。
大清,作為大明的後者,對於這位被後世封為千古第一賢后的馬氏,他們也敬佩,但畢竟是明朝人,他們想要更好的統治,當然是要標榜自己的功績。
但馬皇后的種種卻完全挑不出錯來,甚至哪怕是後宮這樣易起爭端的地方也被管理得井井有條,無奈,這大明延續的裹腳才可抹黑一二。
但看後世的評論和封號,想來也是沒什麼用,反正都是他們漢人自己的陋習,大清皇帝也是方便更好的控制,裹腳也只是嚴明廢除但並未解決。
“呸!該死的大清韃子,咱妹子腳大怎麼了,沒有妹子,咱也不會死裡逃生”
朱元璋氣勢洶洶的發怒,一想到自己早年南征北戰的時候,那就是拿命在幹,他妹子揹著他躲開追擊,救他的一幕幕,朱元璋就更加捨不得馬皇后的離去。
“重八,不用擔心,現在太醫每天都有給我和標兒、雄英看診,有事不會瞞過他們的”
“妹子,你可得給咱活的好好的,你走了就沒人喊咱重八了”
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吩咐人到民間張貼告示,聽說民間也有高人,要是能助皇后和太子躲過劫難,他可以給人黃金千兩封國公世襲!
朱元璋的兒子們更是從上至下,乃至全朝官員都在尋訪名醫,呵,要真是皇后和太子沒了,他們也快活到頭了。
因為到時候沒人能控制得了這世間最大的殺器,誰擋誰死。
【“而內政司嘛,由我直接掌管”
馬皇后看了眼朱元璋,直接拍板。
朱元璋絲毫不見發怒,起身拱手:
“遵命!”】
這番情形讓各朝各代都有些看呆了,不是,皇帝對皇后說遵命,這角色弄反了吧。
但大明的臣子們卻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甚至,畫面鏡頭一轉,皇座之下,滿朝文武一致而為:
【“遵命!”】
戴著皇后桂冠的馬皇后面容慈和,一國之母的氣度展現的淋漓盡致。
眾人這才彷彿從她平民女子的表象掙脫出來,這是開國皇后啊,同自己丈夫一同建立了一個王朝,若是沒有本領,又如何讓眾人信服。
馬皇后的魅力讓眾人再難說出刁難的話語,更別說,大明朝臣根本不會有反抗的情緒。
【滿朝文武都知道,當朱元璋要殺人的時候,只有馬皇后能讓他放下屠刀,她是滿朝文武最大的靠山。
同理,馬皇后要殺的人,沒人能阻止,不等朱元璋下旨,一眾淮西將領直接動手。
據說,馬皇后還是歷史上唯一不用兵符就能調動軍隊的皇后,因為整個淮西集團都是她的孃家人。
她主持的後宮更是沒有宮鬥,她不僅是皇后,更是放牛娃朱重八的結髮妻子。
朱元璋稱帝后,也有不少的妃子和兒子,但是隻有馬皇后和朱標是他的家人。老朱對他已經不只是愛了,更多的是依賴於她。
所以,在馬皇后死後,朱元璋寧願親自操持後宮,也不願再立新後。
是夜,帝慟哭,遂不復立後。
短短數字,背後卻是一個帝王最深的執念。他實在難以接受這個陪他經歷了半生苦難、半生甘甜的人就這樣離去。】
各朝人們一看這馬皇后可真是了不得,這簡直就是一個活著的免死金牌啊。
前朝、後宮、皇帝都是她的底牌,大權在握卻並未被權利吞噬,反而留下千古賢名,眾人一陣羨慕,這還真是生前名身後事都是獨一份的。
畫面流轉,出現後世影視劇的場景。
朱元璋看著畫面中爭吵的兩人,再不經意間看向旁邊的馬皇后,後世選角還真是有那麼他和他妹子的味道。
【馬皇后:只要我在就不允許你犯錯】
【“你可以殺了我,可你別拿這玩意指著我,我可不癢癢!”
眼含熱淚的馬皇后言罷,一把將玉如意摔了個粉碎。
身著黃袍的朱元璋雙目沉沉,黝黑的面容上是作為皇帝的威嚴】
眾人被這幅畫面驚住了,不是說兩人的感情很好,這是怎麼回事?
但許多人更能明白,這是皇帝和皇后,家國大事,更何況後宮不能幹政的規矩流傳了多少年,再好的關係觸及皇權都如同鏡花水月。
人們更想知道,發生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
畢竟作為同屬大一統王朝,明朝的厲害不言而喻,上位者的決策關乎底層人的方方面面。
鏡頭轉換,滿面愁容的馬皇后勸誡道:
【“我覺得你應該下個罪已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