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源在公司也算老員工,在度過了一年下士官銜,因為資歷老,被周全任命提拔輜重營二連少蔚副連長,這也是楊崇源可以偷取一支最新式步槍的機會。
孫元化在召集工匠對東宋步槍進行研究後發現,根本沒有能力進行仿製,前膛步槍和金屬定裝子彈完全是兩個概念。
首先仿製最難的是子彈,金屬定裝子彈分為底火,銅殼,彈頭,推進火藥等組成,每個子彈大小一致,以大明目前的測量技術,根本找不出誤差,明軍的火器還是採用人工鍛造,連槍管的誤差都在兩毫米,而金屬定裝子彈的誤差在0.01毫米到0.03毫米之間,這個誤差連測量都辦不到,四個組成部分工匠表示一個都造不出來,就算造出來了,一發子彈的成本比槍管的成本都要高的多,孫元化將火器樣品送去京師軍器局研究。
而情報的其他內容則是關於訓練朝鮮師和教導師用於對抗後金軍,訓練的假想敵以後金軍,蒙古騎兵為主,並沒有與大明朝廷為敵的跡象,而假傳聖旨的事情也暴露了出來,堡壘最容易攻破的是從內部瓦解,東宋公司控制了渤海海域,掌握了大明和朝鮮的貿易通道,沒想到反而是內部員工將重要情報給透露出來。
大明當前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後金,後金自崇禎二年十月“已巳之變”,皇太極以蒙古喀喇沁部為嚮導,繞道喜峰口,攻入永平和遵化。
京畿地區“風鶴相驚,人無固志”。
十一月十五日,後金軍勢如破竹攻至通州,兵圍京師,京師釋出勤王詔書。
金軍面對北京城高大城牆無可奈何後,劫掠附近數十萬人口和牲畜,財物,大明被扯下最後的遮羞布,大明朝廷顏面盡失,自薩爾滸之戰二十餘萬大明軍被五萬後金軍團滅後,後金軍對大明威脅一直都是排在首位,朝廷的軍費開支八九成傾向遼東。
而各處農民軍並沒有佔領大城,還沒有到幾年后皇陵被掘,藩王被煮等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孫元化看到東宋集團對後金軍採取積極主動的進攻政策持支援態度。
以東宋此等利器,還有速射高爆彈,對陣後金騎兵可以說旗鼓相當,孫同時想到朝廷召東宋首腦進京,立刻修書朝廷中樞,主要闡述了以宋克金的政策,並建議將以懷柔手段將王東賜官留京以為人質,效仿北宋招降梁山賊眾對抗其他逆賊的成功經驗,坐山觀虎鬥。
只要東宋和後金爭奪朝鮮必定兩敗俱傷,無論哪方得勢,朝廷都坐收漁利,可以騰出手來收拾日益猖獗的農民軍,待東宋和後金分出勝負,朝廷大軍在收拾殘局。
孫元化將書信和武器樣品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師,張輝帶領的先遣隊也同時回到了萊州基地開始挑選人手前往京師踩點,支援朝鮮的公司高層也帶著裝置向朝鮮仁川港登陸,開始用高空無人機測量實際田地,為後續改革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