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的夜,黑得如同潑墨。陳友諒獨立於三層樓船“吞吳號”的船首,甲板在腳下隨著水波輕微起伏。江風帶著深秋的寒意,捲動他身後猩紅的披風,獵獵作響。湖面並非一片死寂,三百艘艨艟鬥艦、樓船鉅艦,如同蟄伏在黑暗中的鋼鐵巨獸,無聲地鋪展向視野盡頭。船身輪廓在稀薄月光下泛著幽冷的鐵色,船頭伸出的炮管,則像巨獸口中森然的獠牙。
陳友諒的目光,死死盯在遠處湖口的方向。那裡,朱元璋水寨的燈火如同散落的星子,微弱,卻刺眼。
“陛下,萬事俱備。” 身後,水師都督張定邊低沉的聲音響起。他一身玄色勁裝,身形如鐵塔般凝定,腰間掛著一柄無鞘的厚背鬼頭刀。他並未披甲,但自有一股淵渟嶽峙的氣勢,彷彿他自身便是最堅硬的鎧甲。
陳友諒嘴角扯出一個冰冷的弧度,並未回頭,只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讓朱元璋,聽聽這‘水龍吟’!”
“得令!”傳令兵嘶啞的吼聲刺破夜空,手中火把猛地揮動三圈。
剎那間,死寂的黑暗被粗暴撕裂!
轟!轟!轟!轟!
不是一聲兩聲,而是數十道赤紅狂暴的火舌,從陳軍艦隊最前列的炮艦上猛然噴吐而出!巨響如同九天落雷,狠狠砸在鄱陽湖上,震得腳下鉅艦都為之戰慄。刺目的紅光瞬間吞噬了前方大片水域,將夜空染成一片妖異的血海。
肉眼可見的熾熱鐵球,撕裂空氣,帶著死亡的長嘯,狠狠砸向湖口外朱元璋佈下的第一道防線!
轟隆——!喀嚓——!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木材瞬間爆裂粉碎的刺耳聲響、兵士淒厲短促的慘嚎,混雜在一起,從火光升騰處猛烈傳來。三艘明軍先鋒戰船,如同紙糊的玩具,在狂暴的衝擊波和四濺的碎木鐵片中,瞬間扭曲、撕裂、解體!燃燒的船體碎片高高拋起,又帶著火焰和濃煙砸落湖中,激起巨大的水柱。湖面上,頃刻間漂浮起殘破的旗幟、斷裂的兵刃,還有更多無聲無息沉浮的破碎軀體。濃烈的硝煙味混合著皮肉焦糊的氣息,隨著湖風,瀰漫開來,直灌入陳友諒的鼻腔。
“哈哈哈哈哈!”陳友諒縱聲狂笑,笑聲在炮聲的間隙裡顯得格外猙獰暢快。他張開雙臂,彷彿要擁抱這由他親手點燃的毀滅之火。“水龍吟!郭靖黃蓉的屠龍之技,終成我陳友諒的吞天之刃!朱元璋,你拿什麼擋我?!”
他猛地回身,眼中燃燒著狂熱的火焰,死死盯住張定邊腰間那柄造型奇古、隱有暗紋流轉的鬼頭刀。“定邊!看到沒有?這便是我漢國的天命!待此戰功成,朕要將這柄‘斷江’,熔了,重鑄天子劍!此刀隨你破敵無數,正好取其煞氣,助朕承天受命!”
張定邊古銅色的臉龐在炮火明滅中顯得格外剛硬,如同岩石雕刻。他沒有笑,只是沉聲道:“陛下神威,此戰必勝。斷江,願為陛下斬盡一切頑敵。” 他的手,下意識地握緊了刀柄,指節微微發白。目光卻穿透喧囂的炮火和瀰漫的硝煙,投向更遠處那片明軍主陣的方向,銳利如鷹隼,搜尋著那面代表朱元璋的帥旗。
“轟——!” 又是一輪齊射!火光映照著陳友諒扭曲興奮的臉,也照亮了張定邊眼中深藏的、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他注意到,這一次炮聲響起時,其中幾艘炮艦的炮口火光,似乎比之前更暴烈幾分,炮身也劇烈地抖動了一下,發出一種令人牙酸的金屬呻吟。
“好!給朕轟!不間斷地轟!把朱元璋和他的破船,統統給朕轟進鄱陽湖底餵魚!”陳友諒揮舞著手臂,聲嘶力竭。
然而,就在這震天動地的炮火喧囂中,在遠離炮艦叢集的明軍主陣核心,一艘體型中等的“定遠”號座艦上,氣氛卻沉凝如山。
朱元璋身披赤色戰袍,按劍立於船樓,臉色鐵青。每一次遠方傳來的劇烈爆炸,都彷彿重錘砸在他心頭。火光映亮了他緊抿的嘴唇和深陷的眼窩,裡面翻騰著怒火、痛惜,還有一絲被強行壓下的驚悸。他親眼看著自己的精銳先鋒,在那種毀天滅地的轟擊下化為齏粉。
“妖火!陳友諒哪裡弄來的這等妖火?!”朱元璋的聲音低沉,帶著壓抑的嘶啞,每一個字都像是從齒縫裡擠出來的。他猛地轉頭,目光如電,射向身旁一個青衫磊落的身影。正是宋青書。
原來少林大會之後,陳友諒見宋青書、張無忌全力支援朱元璋,成昆一脈少林勢力卻幾乎被悉數剿滅。只剩下部分跟隨自己的外室弟子和部分丐幫弟子。這些人自然都歸在陳友諒部下。於是陳友諒也不再掩蓋,直接登基為帝,率領強大水軍攻擊朱元璋。雙方在鄱陽湖準備決一死戰。
宋青書收到資訊,當即宣佈中原武林當全力支援吳王朱元璋,並親自率群雄前來。一同前來的除了峨眉周芷若及門下大陣弟子,本來峨眉訓練的多為女弟子,誰知古墓派傳遞資訊之後,發現峨眉後山叢不與前面女弟子接觸的專門製作火藥的弟子之中,居然有數百參加過古墓訓練,竟然是早先準備的死士。現在他們被啟用,告知一切聽從屠龍刀、倚天劍新主人宋青書命令。宋青書發現這些弟子武功不弱,關鍵紀律性極強,比那些普通武林人物烏合之眾不可同日而語。當即大喜,趕忙讓周芷若安排他們修煉九宮蓮華陣。
周芷若道:“師哥,我峨眉女弟子武功更高,組成大陣越來越熟練,豈非更強?何必還要訓練這些男弟子?”
宋青書一笑:“用途不同。這些男弟子武功固然不如峨眉女俠,不過他們卻強在紀律好,韌性極強。縱使在殘酷條件之下也可以信賴。這一點非常重要。可還記得之前少室山下那些被元軍追逐的武林高手?如果沒有陣法,或者在絕境之中,高手還不如十幾名普通元軍,而這些弟子不同,他們有知紀律,懂得在逆境中戰鬥方法和儲存自己,是最強的戰爭武器。”
周芷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吩咐貝錦儀等幾名核心弟子前往訓練。這些男弟子武功雖不如峨眉女弟子,但居然執行力極強,短短几個月時間,竟然已經將陣法練得頗有章法。
丐幫傳功長老、掌棒龍頭率領的丐幫弟子一併前來,此次前來也是為了找陳友諒報仇。武當除了殷素素返回照顧張無塵、胡濟生,其餘俞蓮舟、俞岱巖、張翠山悉數率弟子前來。少林劫後餘生,卻也派出了一支武僧隊前來助戰,由達摩堂圓覺大師率領。其他門派多對宋青書敬佩,各自派了幫中好手前來。宋青書感激之餘卻也知這些人宜亂戰,而不可攻堅。正面交戰,自然是峨眉派的九宮蓮華陣最具有實戰能力,其次要算少林武僧及丐幫大陣,他們還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至於剩下的各幫派好手,便交由武當俞蓮舟、俞岱巖、張翠山統領。至於明教高手宋青書卻讓他們連同五行旗一起直接歸朱元璋指揮。
“宋真人,陳友諒火炮威力巨大,可有良策?”
宋青書就站在朱元璋身側稍後一步的位置。湖風吹動他青衫的下襬,獵獵作響,火光在他清俊而沉靜的臉上跳躍,卻未能擾亂他分毫。他的目光,銳利得如同穿透了瀰漫的硝煙和遙遠的距離,牢牢鎖死在陳軍那些不斷噴吐死亡烈焰的炮艦之上。尤其當那幾門炮管在發射後騰起異常濃烈的黑煙,炮身發出不自然的嗡鳴時,他眼底的精光驟然一閃。
“吳王,”宋青書的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地穿透了炮聲的餘波,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冷靜,“此炮乃昔日郭靖、黃蓉夫婦為抗蒙元,集天下巧匠所研製的‘水龍吟’重炮!”
“水龍吟?”朱元璋眉頭緊鎖,“郭大俠夫婦的遺策?如何落入陳賊之手?”
“陳友諒勾結成昆,設計害死丐幫幫主史火龍,奪得了丐幫保管的那部分圖紙和火藥。”宋青書語速平穩,卻字字如釘,“然而,此炮關鍵有二:一在古墓派秘傳的‘寒玉螺紋’鍛造法,用以炮管內部刻蝕特殊螺旋,導引火氣,均勻受熱;二在峨眉派‘雷火淬鍊術’煉製的火藥,其性至柔至穩,爆而不烈,方能承受連番轟擊。”
他微微一頓,抬手指向遠處炮陣中那幾艘炮口黑煙格外濃烈、炮身甚至微微泛紅的鉅艦:“吳王請看!陳軍所得,僅有丐幫殘缺圖紙和粗製火藥。為求速成,其炮管必是以普通精鐵打造,內壁絕無寒玉螺紋疏導火氣!其火藥更是剛猛有餘,柔韌不足!強行激發之下,炮膛內火氣鬱結,熱脹冷縮不均,必生暗裂!方才那幾炮,炮口黑煙帶赤,炮身嗡鳴如泣,已是炸膛先兆!”
彷彿為了印證宋青書的話語,就在他話音剛落之際,陳軍炮陣中,異變陡生!
一艘位於陣列左翼的炮艦,在又一次奮力噴射出火舌後,那粗壯的炮管並未如常復位,反而從中段猛地膨脹開來,如同一條被瞬間吹脹的巨蟒!刺眼的白光從炮管表面數道猙獰的裂縫中迸射而出!
“不好——!”艦上陳軍炮手只來得及發出半聲驚恐的嘶喊。
轟隆——!!!!
一聲遠超之前所有炮響的、沉悶到令人心臟驟停的恐怖爆炸,驟然爆發!
那艘炮艦的整個前甲板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巨手狠狠掀開!巨大的炮管瞬間扭曲、斷裂、化作無數燃燒的碎片,裹挾著甲板上計程車兵、絞盤、木料,如同火山噴發般猛烈地向四面八方激射!熾熱的金屬碎片如同死神的鐮刀,橫掃周圍數艘友艦!巨大的衝擊波掀起數丈高的水牆,將那艘肇事的炮艦攔腰炸斷,烈焰沖天而起,瞬間吞噬了半截殘骸!淒厲絕望的慘叫聲被更猛烈的爆炸聲淹沒。
連鎖反應開始了。彷彿點燃了毀滅的導火索,接二連三的炸膛在陳軍炮艦陣列中瘋狂爆發,轟轟——轟轟!沉悶或尖銳的爆炸聲此起彼伏,一團團巨大的火球在黑暗的湖面上接連綻放,濃煙滾滾,直衝霄漢。破碎的船體、燃燒的帆索、絕望的人影,被拋上半空,又紛紛揚揚地砸落。方才還不可一世的“水龍吟”炮陣,瞬間陷入一片地獄般的火海與混亂!
“天助我也!”朱元璋猛地一拳砸在船舷上,眼中爆發出狂喜的光芒,之前的陰霾一掃而空。他霍然轉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宋青書。
宋青書臉上並無喜色,只有一片冰寒的肅殺。他對著朱元璋重重一抱拳,聲音斬釘截鐵:“吳王,時機已至。破敵,便在此時!”
話音未落,他身形一晃,人已如一道淡青色的流影,從“定遠”號船頭飄然而下,穩穩落在下方一艘早已準備就緒的輕舟之上。舟上八十一人,清一色的素白衣衫,正是峨眉精銳弟子。為首一人,身姿窈窕,面容清麗絕俗,眼神卻冷冽如寒潭深冰,正是周芷若!
“九宮蓮華!”宋青書清越的聲音穿透混亂的戰場,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峨眉弟子耳中。
“喏!”八十一人齊聲應和,聲如金玉交鳴,瞬間壓過了遠處的爆炸與慘嚎!真氣鼓盪,衣袂無風自動。八十一柄長劍同時出鞘,寒光映照著湖面火光,森然一片。她們腳下步伐迅疾變換,九艘輕舟如同被無形的絲線牽引,瞬間交錯組合成一個玄奧而充滿力量感的陣型——九舟成環,環環相扣,似一朵巨大的金蓮在燃燒的湖面上驟然綻放。一股沛然渾厚、剛柔並濟的奇異氣勢,隨著陣型的完成,轟然勃發!
宋青書立於蓮心主舟之首,青衫在獵獵夜風與炮火映照下鼓盪不息。他目光如電,穿透前方混亂的火光與濃煙,直刺陳軍主陣深處那面在火光中狂亂舞動的“陳”字帥旗。
“芷若,隨我破陣!”一聲清嘯,宋青書身形如御風而行,足尖在船頭輕輕一點,人已率先朝著那炮火最烈、混亂最盛之處,疾掠而去!
周芷若眼中寒光一閃,嬌叱道:“蓮華千葉,進!”素手揮處,九艘輕舟如同離弦之箭,載著八十一朵森然綻放的劍蓮,緊隨宋青書那道青影,悍然撞入前方那片由烈焰、濃煙、破碎船骸和絕望嘶吼交織而成的死亡之網。
定遠號上,朱元璋望著那決然突入火海的青色身影與緊隨其後的白色蓮華大陣,猛地抽出腰間佩劍,直指陳友諒帥旗方向,聲震四野:
“擂鼓!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