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章 全村人的希望

沙市。

某小吃店。

喬家兄弟佔據著其中一張桌子,桌面上擺放著三碗美食,正是湖北荊州沙市代表性的傳統早點——元豆泡糯米。

(元豆泡糯米,味道確實很不錯,推薦)這元豆泡糯米由蒸熟的糯米飯浸泡在香濃大骨湯中,搭配熬煮至綿軟的豌豆(當地稱“元豆“或“蓿豌子“)製成,形成鹹香適口的獨特風味,乃是沙市過早的靈魂。

據民間傳聞,其歷史可追溯至三國時期,在後世更是入選jz市七大必吃美食名錄,本地民眾視其為鄉愁載體,常有外出務工者返鄉後專程打卡。

這樣的特色小吃,後世的喬二河自然沒少吃。

但是喬大江和喬四海,都是第一次吃這道傳統小吃,這倒不是岑河公社沒有賣,而是這兄弟倆以前都沒有那個條件去公社喝早酒,過早都是在家裡解決,哪有機會品嚐這樣的美食啊!

這一口下去,那口感真是絕了。

喬四海邊吃邊驚歎道:“二哥,你真是神了,我記得你也是第一次來沙市吧,你是怎麼找到這麼好吃又便宜的美食的?”

喬二河笑道:“我剛剛不是找人打聽了嗎?”

喬四海佩服道:“我來市裡後,就覺得什麼都是陌生的,還是二哥你厲害,就好像對市裡非常熟悉一樣。”

喬二河道:“出門在外,最重要的就是膽大心細,有什麼不懂的就要問人,別跟個啞巴似的,那樣是會吃虧的。”

喬四海點了點頭,然後又往嘴巴里塞了一口元豆泡糯米,吃得那叫一個香。

喬大江也沒有閒著,同樣是一口又一口的往嘴巴里面塞,那“飯粒彈牙、豆香綿密、湯汁醇厚”的三重口感,真的讓人吃得欲罷不能。

很快,一大碗元豆泡糯米便下肚了,這玩意原本就起源於沙市開埠後的碼頭工人飲食文化,為滿足高強度勞力需求而創造的高熱量便攜食品,吃下去飽腹感十足。

喬四海滿足地打了個飽嗝,問道:“二哥,明兒我們還來這裡賣雞蛋嗎?”

喬二河搖頭道:“來這裡賣雞蛋來回坐車還是有些麻煩的,明兒咱們就不來了,反正都是一些普通雞蛋,明兒挑去公社賣一賣,看看公社那邊的市場能不能消化。

至於這裡,以後咱們隔三差五的來一趟,把在公社賣不完的雞蛋弄到這裡來賣掉就可以了。”

喬四海點頭道:“好吧,那明兒我們就去公社賣雞蛋,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咱們趕緊去坐車吧,免得等會沒車回公社了,要走回去那就要命了。”

喬二河嗯了一聲,看向大哥道:“大哥,你吃飽了沒有?”

“吃飽了。”

“吃飽了就走吧!”

“嗯!”

……

下午。

喬家灣村口的八卦中心,除了老人和孩子以外,大部分村民都聚集到了這裡。

上午的時候,喬家兄弟挑著雞蛋離開了喬家灣,當時就讓看到這一幕的村民羨慕不已,恨不得立刻把蛋雞給養上,然後也能像喬家兄弟那樣挑著雞蛋去賣。

如今,這麼多人聚集到這裡,自然不是單純的過來聊八卦的,而是想看看喬家兄弟到底能不能把那麼多雞蛋給賣出去,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他們明年也打算跟著養蛋雞了,而賣雞蛋正是養蛋雞最大的收入,要是喬家的雞蛋賣不出去的話,那他們就要重新考慮大規模養蛋雞的事情了。

雖說只要願意賣,無論有多少雞蛋,供銷社都會照單全收,但供銷社給予的收購價格,自然是比不上市場的零售價格,這雞蛋數量上去了,其中的差價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等在這裡的時候,大家都心不在焉地聊著其他事情,時不時的伸長脖子朝外面看。

人群中,生產隊的隊長喬鐵軍也在,此時他正抽著旱菸,對黃紅梅說道:“紅梅啊,你們家的蛋雞今兒開始下蛋了,接下來天天都可以撿錢了,你家老大的婚事,也可以開始籌辦了吧?”

黃紅梅笑容滿面的說道:“我家老大的婚事,確實可以開始籌辦了,我改天就去找大師擇個吉日。”

喬鐵軍吸了口旱菸,感慨道:“紅梅你這命還真好,養的幾個兒女都是勤奮的,尤其是你家老二不僅人能幹,膽子也大,腦子又聰明,這才分田到戶不到三個月,就搞出了這麼大的副業,真是厲害啊!”

一個平輩婦女開口道:“紅梅啊,你家老二的年紀也不小了,要不要我幫忙給他介紹個物件啊,到時你家老大老二一起娶媳婦,雙喜臨門多好啊!”

我國的婦女,天生就有一顆做媒的心,特別是在三十歲後,就喜歡給身邊的親戚朋友介紹物件。

如今聽到有人開口,其他婦女的做媒之心也跟著爆發了,也都紛紛開口說要幫忙介紹物件,甚至都把主意放到喬三朵的身上了,那積極的態度讓黃紅梅都有些招架不住。

黃紅梅連連推辭道:“那個,我家老二和老三的婚事不急,先解決老大的婚事再說。”

“也好,等解決了你家老大的婚事,我再給你家老二介紹物件,我告訴你,我孃家的侄女,是真的很不錯。”

“紅梅啊,我外甥女才是真的優秀,你家老二要是找物件了,一定要考慮一下我外甥侄女。”

“都別跟我爭,我那個堂妹才是真正的賢妻良母……”

“……”

就在幾個婦女為介紹物件而爭執的時候,有眼尖的人喊道:“回來了,是二河他們回來了!”

其他人聞言都瞬間閉嘴,然後齊刷刷的看向村口方向。

“還真是二河他們三兄弟。”

“也不知道他們上午挑出去的雞蛋都賣完了沒有?”

“肯定是賣完了啊,如果沒賣完的話,他們兄弟三人怎麼可能回來得這麼早?”

“說得也是,這雞蛋應該是賣完了的。”

“天啊,差不多1000個雞蛋,竟然這麼快就賣完了?”

“這城裡的人,都這麼缺雞蛋的嗎?”

“看你這話說的,這年頭誰家不缺雞蛋啊?城裡人又不養雞,缺雞蛋不是很正常的嗎?”

“看來,大規模的養殖蛋雞,真是一條賺錢的好門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