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啊,這半個小時都不到,二哥你竟然就抓了三條這麼大的魚回來,真是太厲害了。”
“這條鯉魚起碼有七八斤重,那兩條草魚更重,肯定很好吃。”
“真沒想到蓮花渠里居然還有這麼大的魚。”
“二哥,這三條魚你是怎麼抓到的?”
“……”
喬二河提著籮筐回到家,弟弟妹妹們看到籮筐裡的三條大魚,都不由得驚撥出聲。
籮筐裡之所以只有三條大魚,自然是因為喬二河把其他魚都放回蓮花渠了,然後用相同的辦法抓到了三條最大的魚,這樣雖然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但最起碼比提著滿滿一籮筐魚回去要好解釋一些。
反正有了靈泉水的相助,蓮花渠裡的魚他是想什麼時候抓就什麼時候抓,沒必要一下子弄那麼多魚回去。
聽到弟弟妹妹們激動的詢問,喬二河笑呵呵的說道:“今天運氣比較好,去的時候剛好碰到這三條傻魚在那裡搶吃,我用籮筐一撈就把它們撈起來了。”
雖然這話聽著有些天方夜譚,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解釋了,喬大江連忙催促道:“老二,快把這魚放到水缸裡養起來。”
喬二河道:“養什麼啊,三朵,你現在就把它們都殺了,然後燉上一大鍋,記得多放點油,要不然腥味重,不好吃。”
此時,黃紅梅也看到了籮筐裡的魚,瞪了老二一眼,說道:“老二,你說的什麼胡話呢,今天已經吃了晚飯了,就算要燉魚吃那也得明天再燉,再說就算要燉也只能一次燉一條啊,剩下的兩條過幾天再吃,哪能三條都一起燉了,那不是浪費嗎?”
喬三朵也接話道:“是啊,二哥,這魚要留著慢慢吃,一次燉三條這麼大的魚,實在是太浪費了。”
“都是吃進我們的肚子裡,這有什麼浪費的,而且這魚是我抓回來的,該怎麼吃都聽我的,等吃完了我再去抓就是了,反正以後有我在,咱家肯定不會缺魚吃的。”
說到這裡,喬二河揮手道:“就這麼定了,我們挖壕溝去,三朵你趕緊拿魚去殺吧。”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喬三朵便點頭道:“好吧,那我去殺魚。”
其他人見狀,也就不再阻攔。
畢竟家裡已經有好些天沒吃過葷腥了,大家的嘴都饞得很。
至於黃紅梅,她是家裡最好吃懶做的一個,剛剛阻攔不是她不想吃魚,而是覺得三條一起燉了實在太浪費,分成三次來吃能吃得久一些,不過既然老二說以後家裡不缺魚吃,那她也就不再攔著了。
於是,她便拿著一把扇子,串門聊天去了。
而喬大江、喬二河以及喬四海,則拿著鐵鏟和鋤頭沿著宅基線挖壕溝。
這個時候,鄰居們也都陸續吃完晚飯,出來納涼順便聊聊家長裡短了。
遠遠的,看到喬二河兄弟三人正拿著鐵鏟和鋤頭在挖地,都好奇的湊過來看熱鬧。
走近之後,一箇中年婦女忍不住問道:“大江,你們兄弟在這裡挖地幹嘛?想要種樹嗎?”
喬大江鏟了一把泥土,回答道:“三媽(三嬸),我們不是想種樹。”
三媽道:“不是種樹,那你們在這挖地幹什麼?”喬大江道:“我們是想沿著自家的宅基線挖一條溝。”
三媽聞言更加不解了:“大江,這宅基線在哪大家基本都知道,你沒事挖條溝出來幹嘛啊?做記號啊?”
喬大江笑道:“三媽,是這樣的,我們家準備買一批蛋雛雞回來養,沿著宅基地挖溝,就是想攔住這些蛋雛雞,免得它們在村裡四處亂跑,到時想找也找不回來。”
一個鄰居大嬸笑著接話道:“大江,我看你們兄妹三個是糊塗了吧,買蛋雛雞回來養,直接養在後院不就行了,何必費這個功夫挖什麼溝啊?”
喬四海嘿嘿笑道:“我們家準備養1000只蛋雛雞呢,後院哪裡養得下啊!”
這話一出,過來湊熱鬧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驚呆了。
三媽更是大驚失色道:“四海,你胡說什麼呢,不要命了?”
其他鄰居也都神色嚴肅的勸了起來:“是啊,大江,二河,四海,你們兄弟可不要亂來啊,偷偷在家裡多養幾隻雞鴨大家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你們直接養1000只蛋雛雞的話,那事情可就瞞不住了,到時別說是大隊領導了,可能連公社領導都要來找你們家的麻煩。”
“大江,你們兄弟真是糊塗啊,養1000只蛋雛雞,你們這是要搞資本主義啊?”
“大江,聽嬸一句勸,趕緊停手,這事要是傳到大隊領導的耳朵裡,你們兄妹肯定會吃不了兜著走的。”
“……”
聽到鄰居們的勸說,喬二河停下手中的動作,笑著說道:“各位兄弟叔嬸,謝謝大家對我們兄弟的關心,但這事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嚴重,現在國家改革開放了,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這樣做是符合規定的。
因為鄧公他老人家在廣州視察的時候說過了,我們農民養殖雞鴨,不管養殖多少隻,那都是合法的,都是社會主義,所以各位兄弟叔嬸,你們不用為我們擔心。”
致富資訊,喬二河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大大方方的說給鄰居們聽。
不過,他沒有勸鄰居們跟著他們家一起大規模的養殖蛋雛雞,這種事情最好是讓他們自己決定,畢竟養殖是有風險的,要是他今天勸了一眾鄰居,回頭大家賺到錢了那一切好說,萬一要是賠了或者出了事,那搞不好人家就會怨恨他。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喬二河自然不會去做。
三媽半信半疑的問道:“二河,你沒騙我們吧?鄧公他老人家真說過這樣的話?”
其他鄰居也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喬二河身上,都公他老人家是不是說過這樣的話。
喬二河非常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鄧公他老人家確實說過這樣的話,具體的時間我不記得了,但我記得他老人家是在廣州視察的時候,曾去過一個農戶家,那位大娘養殖的雞鴨明顯超過了規定的數量,看到鄧公來了大娘是什麼反應估計你們也都猜得出來,差點沒嚇破膽。
然而,讓大娘沒想到的是,鄧公不僅向她道歉,還親口說不管我們農民養殖多少雞鴨,都是社會主義。
這個訊息,當時那可是上了新聞的,很多地方的人都知道,只是我們這邊的訊息不夠靈通,所以才一直不知道這事罷了。”
原本,喬二河是想著哪一天有人來找麻煩了,再當場說出這番話,讓對方不敢對他怎麼樣。
不過想想還是算了,見招拆招終歸比不上防患於未然,先把鄧公這番話傳揚出去,那些想過來找他麻煩的人,肯定會想辦法驗證這番話的真假,而只要證實這番話是真的,那除非對方瘋了,否則沒人敢動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