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章 工部召見

至於是什麼要事,沈淮沒問。

他讓何曹亮和章秋池先去用飯,便跟著隨從去了敬一亭。

“來啦。”

李祭酒見沈淮來了,笑容和藹的指著對面的位置,“坐。”

沈淮依言坐下。

李祭酒開門見山,“你提出的束水衝沙之法,還有那個能清理泥沙的鐵爪,工部很感興趣,想要召你到工部當面詢問。”

“師伯,工部可有說是什麼時候?”

“他們只說,下午會有人過來接你。”

這時,有人擺桌上菜。

兩人從茶几轉移到飯桌上。

“你跟祝山卿的文章,我都看過了,寫得都不錯。”李祭酒主動提議二人的策論,“明年八月,太后八十壽辰,陛下極有可能廣開恩科,裴律、祝山卿等人,待在上舍已久,八成會下考場。”

沈淮聽到了話外之音,“師伯放心,我會將精力重點放在學業上,至於旁的事,不過是閒來消遣,斷無與人爭強鬥狠之意。

想來祝公子亦是如此。”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

李祭酒很滿意沈淮的機靈勁兒,“今日,我便與你說說為何‘人情世故’。”

吃飯變成了現場教學。

沈淮接受良好。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官場之地,亦講究人情世故。

科舉一途,憑的是筆下實力,腹中才學,強大的毅力和心態,還有一點點運氣;可一旦入仕,不僅要靠自身的硬實力,還有人脈助力、世故周全

人脈是資源,亦是結果;人情世故是手段,亦是維繫關係的一種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

這是李祭酒給沈淮上的第一課。

他沒有講深奧的東西,而是就地取材。

比如:沈淮與趙槊的事情。

又比如:沈淮與祝山卿的切磋。

李祭酒將這兩件事串聯起來,並站在沈淮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看待問題,並對沈淮行為,進行點評,讓他看清利害關係。

午膳結束,李祭酒又變成那個和藹可親的師伯。

仿若方才的嚴肅樣子,不是他一般。

沈淮鄭重道謝,“多謝師伯!”

“不必多禮,等會去了工部,機靈點,爭取留個好印象。”

“是!”

接著,李祭酒又給沈淮簡單的講了工部的人員和架構。

他並沒有說很多,只是提了兩句,讓沈淮心裡有個數。

未時正刻,工部的人來了。

那人跟祭酒寒暄了兩句,便帶著沈淮去了工部衙門。

“尚書大人,沈學子帶到。”

工部尚書從案堆中抬頭,帶著審視的目光看向沈淮。

沈淮同樣迅速的掃了工部尚書一眼,便低著頭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國子監外舍生學生沈淮,拜見尚書大人。”

“免禮!”工部尚書微抬右手,“來人,看坐!”

“多謝大人賜座!”

沈淮接受良好,不過凳子只坐一半。

“可知本官為何傳召於你?”

“祭酒同學生說,大人想詢問束水衝沙事宜。”

“既然你已知曉,那便同本官講講這束水衝沙吧。”

沈淮還以為會寒暄兩句,沒想到工部尚書直接進入主題。

可見是個追求效率的。

“不瞞大人,學生昨日回去後,便挑燈整理了束水衝沙的法子。”沈淮拿出準備好的手稿遞過去,“請大人過目。”

工部尚書接過手稿一看,確實比那策論文和謝道珩說的,詳細多了。

許久,工部尚書從手稿中抬頭,“此法的高明之處,在於利用水流的自然走勢,收緊河道是為了集中水流,增強水勢對河沙的衝擊。

是個好辦法,但也面臨諸多問題,比如堤壩。

收緊河道,勢必會給堤壩造成巨大壓力,而我們所用的堤壩,大多為土築,恐怕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