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風聲,吹不到道和院。
此時的沈淮,還在書房埋頭苦讀。
直到碧青過來提醒,“公子,快子時了,您早些歇息吧,明日卯時還要去國子監呢。”
沈淮這才放下手中的書籍,“明日還是你趕車?”
“謝不二明日休沐,所以還是奴婢趕車。”
沈淮點點頭,然後從抽屜拿出迎來的鋪子地契,“你看一下上面的地址,明天散學了我們過去看鋪子。”
“公子,這兩個鋪子無論是地段還是大小,都比西、南兩個坊市的還要好呢。”碧青看過地契後,興奮道,“明早奴婢先去探路,傍晚再隨公子去東坊市。”
熄了燈,沈淮回了主臥。
他沒有立即睡,而是在想鋪子的事情。
這兩天,管家已經停止收購黃豆,但是槐花和魚鱗還在繼續。
魚鱗比較好收集,但是需要清洗、曬乾,最快也要需要三天時間,所以目前的魚鱗幹並沒有多少,槐花不好收集,份量也不多。
沈淮覺得,可以找個黃道吉日試營業,看一下黃芽菜的反響。
至於東坊市的鋪子,等看完才能決定賣什麼。
很快,沈淮進入了夢鄉。
醒來時,剛好卯時三刻。
為了節省時間,沈淮在馬車上吃早飯。
剛下馬車,便看到監承揹著手,面無表情的站在大門口,跟個掃描機似的,來回掃射。
不是吧?
還在嚴抓紀律?
沈淮隔空朝監承作了個揖,便拔腿走人。
剛到東一齋,就見很多人圍著李科和王傳盛,在討論評優的事情。
章秋池見沈淮進來,開口道,“沈兄真是深藏不露啊,第一次月考便得了優,真是羨煞我等。”
“我評優了?”沈淮一臉高興,“榜單在哪,我去看看。”
“吶!”何曹亮指著人群,“齋長剛拿進來,大家都搶著看呢,我跟章兄來得早,在告示牆那邊看過了,我們齋有三人評優。”
“另外兩個是誰?”
何曹亮著看了章秋池一眼,嘴角的笑意壓都壓不住,“這次運氣好,我有幸進了評優榜,不過名次遠不如章兄。”
章秋池不知哪裡摸來一把扇子,“我也是僥倖進了評優榜。”
評優榜?
沈淮一臉疑惑,“何兄,什麼情況?”
見沈淮不懂,何曹亮解釋道,“沈兄,這個評優榜是國子監昨天新出的規則,評優名額從十人增加至十人,不過名額增加了,獲獎人數卻沒有變,依舊只有前時才有資格獲取。”
“只有外舍如此,還是外舍和內舍一樣?”
“內舍跟我們一樣,外舍跟我們不同,他們需要累計次數,聽上舍的師兄說,一年內上評優榜次數累計超過五次以上,才有資格獲得歷事資格。
進入榜單之人,皆可獲得獎勵,只是獎勵豐厚程度不同。”
說到這裡,何曹亮湊近沈淮,壓低聲音,“太后她老人家明年八十千秋,當今可能會廣開恩科,祭酒和司業此舉,估計也是為了恩科準備。”
在古代,,八十歲算得上高壽了。
在皇家,更是被視為祥瑞。
天啟帝可能會昭告天下,彰顯自己對太后的尊崇,傳遞以孝治國的理念;廣開恩科,則是增加取仕名額,彰顯皇恩。
“訊息可靠嗎?”
沈淮下意識的看向章秋池。
只見章秋池輕輕點頭,表示訊息八九不離十。
這時,大家傳閱榜單差不多了,李科這才將榜單遞給沈淮。
他開玩笑道,“外舍老三,可喜可賀呀。”
沈淮還沒反應過來,便聽到其他人誇讚自己。
“沈兄,你到底是吃什麼長大的啊,腦子這般好使!”
“是啊,我等進國子監都快大半年了,一個評優都沒有,你說氣不氣?”
“沈兄,下午能同你請教麼?我們太想進步了。”
“承蒙諸位厚愛,空閒可一起探討學問,一起進步。”
沈淮客氣一番後,才有時間看榜單。
外舍第一,東甲齋,張靈渠;第二名,東乙齋,潘轅。
第三名,東一齋,沈淮。
月考第三,已經超乎沈淮的意料。
他沒想到,會排到第三。
果然啊,得拼一拼才知道行不行。
這個結果,簡直太驚喜了。
“你上榜了?”
進來的蕭策,見沈淮一臉高興的樣子,立即抽走榜單。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好傢伙!
竟然外舍第三。
這下,蕭策看沈淮的眼神仿若見了怪物一般,“沈淮,你還是人嗎?”
他才進國子監幾天啊。
竟然考了第三。
評優名額,是什麼爛大街的東西嗎?
“哈哈,蕭兄莫要激動,我啊,只是在月考前一天給孔聖人燒了三柱高香罷了。”沈淮幽默回應。
蕭策卻當真了。
他激動的抓著沈淮的臂膀,“此話當真?”
沈淮點頭又搖頭。
蕭策見狀,急道,“把話說清楚。”
“評優靠實力,燒香只是為了讓自己更自信罷了。”沈淮推開對方的手,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蕭策挑了下眉,“你這話,說了等於白說。”
“我是隻想說,燒香有用的話,神佛能忙得過來嗎?”
蕭策樂了,“我發現,你說話挺有意思的。”
後面的章秋池和何曹亮對視了一眼,然後也笑著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科和王傳盛也數好了人數。
上午的兩節課,兩位博士都沒有講新的知識點,都在講解月考試題,其中,沈淮的策論被拿來當範本。
哪裡寫得好,哪個觀點新穎獨特,均被羅列出來。
下課時,不少人過來借閱沈淮的文章。
沈淮沒猶豫就答應了。
“與詩賦相比,原來沈兄更擅長寫策論。”去善堂的路上,何曹亮開口,“其實,我跟沈兄一樣,更喜歡寫策論,雖然我的策論寫得不怎麼樣,但比起詩賦,還是策論更好寫一些。”
章秋池,“我也是更喜歡寫策論一些。”
詩賦能揚名,但對科舉的幫助有限,不如策論,更能彰顯治世之才。
就在這時,一名隨從匆匆追來,“沈公子請留步。“
沈淮下意識回頭,只見一名隨從喘著氣朝自己跑過來。
“沈公子,祭酒有要事請您去敬一亭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