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出,全場寂靜。
眾人的目光,緊緊盯著臺上的沈淮和祝山卿。
趙家的人,更是緊張到冒汗。
之前他們嘴上叫囂,其實心裡也很不安。
畢竟,沈淮已經連勝兩回,要是再贏這一回……
想法剛冒出來,很快就被否決了。
不會的!
他們肯定不會輸的。
祝山卿少年成名,詩詞一絕,肯定不會輸給沈淮這種無名小卒的。
然而,事與願違。
第四回,沈淮贏了。
他出的下聯“一個美人映月,人間天上兩嬋娟”,不管是數量邏輯,還是意境協調,亦或是語言自然度,都比祝公子的下聯“三位高人對弈,枰間局內九仙人”更勝一籌。
鑑章先生宣佈結果的時候,謝雲琅、蕭策、章秋池、何曹亮等東一齋學生,歡呼陣陣。
紛紛誇讚沈淮大才。
王傳盛和李科等人,看沈淮的眼神多了兩分佩服。
原本,他們只是過來湊熱鬧的。
親眼目睹沈淮的才思後,心裡多了兩分敬意。
世人皆有慕強之心,他們亦不例外。
何況,優秀之人,自帶魅力和濾鏡。
反觀趙家那邊,臉色很不好看。
最後他們還是自我安慰:祝山卿擅詩詞,下半場絕對會扭轉局勢。
“我宣佈,本場比試,沈公子勝出。
鑑章先生高聲宣佈結果,臺下一片沸騰。
沈淮微笑起身,朝眾人作揖。
他贏了。
所得彩頭:青花端硯一款、外城東坊市鋪面兩間、五千兩白銀、前朝孤籍一本、精品湖筆一支。
收穫頗豐。
即便下一場輸了,這些東西依舊是他的。
不過,沈淮很清楚,下半場想贏祝山卿怕是不容易。
因為詩詞並非他所長。
祝山卿輸了,情緒卻沒多大波動。
見眾人恭維沈淮,只是靜靜地看著,面上無喜無悲。
沈淮見了,都不得不歎服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果然啊,盛名之下無虛才。
國子監的學生見祝山卿輸了,亦沒有輕視之心。
輸贏本就常態。
贏了,能讓人高看一眼,可若輸了,依舊能保持平常心,又何嘗不令人刮目相看呢?
“兩位公子,上半場已結束,接著比下半場還是……?”鑑章先生詢問。
沈淮和祝山卿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接著比。”
比試繼續。
下半場的規則是:由主持出題,參賽者在特定時間內扣題作詩,第一輪由裁判評定,第二輪由鑑章先生品鑑,分出高下。
三題兩勝,率先勝出兩局者為贏家。
跟上半場一樣,每一題都有小彩頭。
許是作詩不僅要求結構完整、需要透過意境和情感表達、平仄韻律來平衡維度,相比對子的區域性精準,詩的維度更高,所以下半場的彩頭比上半場還要豐厚。
有前朝畫聖的駿馬圖、江南上貢的凌煙錦、象牙扇。
鑑章先生提前透露彩頭之後,全場一片譁然。
就連蕭策都咂舌大手筆。
名畫千金難求,這個不說大家都知道,可凌煙錦和象牙扇,並非有錢就能買到,你還得有身份才行。
腦袋瓜聰明的,立即想到十六公主。
同時又覺得十六公主倒黴,有這麼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小舅子。
鑑章先生開始出題,“下半場第一回,填一首裴公的《春江賦》,其他的沒什麼要求,但必須是現場填的,不得用以前的。”
裴公此人,十七歲高中狀元,三十歲官拜戶部尚書,四十一歲成為夏朝最年輕的相國。
他不僅是治世能臣,在詩畫上的造詣,更是遙遙領先。
在夏朝,他是文臣楷模,受天下讀書人膜拜稱讚。
亦是沈淮的偶像。
世人流傳:武將當如冠軍侯,封狼居胥;文臣當效裴公,流芳百世。
一首《春江賦》,蓋壓大夏文壇百餘年。
裴公留下的詩詞不過十幾首,但每一首都足夠驚豔。
詩中的那種恢宏磅礴、遼闊境界無人能敵;詩中展現的豪邁胸襟、拼搏精神,既讓讀詩的人感受詩詞之美,又能從中感悟到思想的力量。
後來人一直想超越,但胸襟和境界遠遠不如。
裴公的地位,至今無人撼動。
他的詩,已經突破前人的載體,形成自己的風格。
後世稱其為裴氏荊體。
填詞,不過是後人想沾染他老人家的文氣罷了。
而填詞的規則,上闕的前兩句需要對仗,下闋也是如此。
這個對沈淮來說,不難。
但想要豔壓祝山卿,很難!
祝山卿的成名作《相思》,沈淮看過,自認比不上。
並非小看自己,而是他的詩才確實不顯。
即便如此,沈淮依舊戰意昂然。
對手越強,才有意思不是嗎?
時間緊,任務重!
沈淮的腦子在高速轉動,剛提筆時,對面的祝山卿已經寫完了。
第一回,沈淮輸了。
趙家人立即鼓掌歡呼。
甚至還出言諷刺,沈淮寫的詩是垃圾。
話一出,蕭策、謝雲琅、謝雲崢等國子監的學生,目光紛紛鎖定趙家一干人等。
空氣瞬間安靜。
會場瀰漫著一股微妙的氣息。
鑑章先生見氣氛不對,趕緊出來控場,“祝公子的詩,自帶畫面感,意境自現,渾然天成,沈公子的詩雖略遜祝公子,亦不失為佳作。
切磋之間,有輸有贏,實屬平常……還望諸位保持平常心,再接再勵,精進不輟。”
祝山卿不冷不淡的瞥了臺下一眼,隨後不悲不喜的朝沈淮拱手,“承讓了!”
沈淮拱手互動。
鑑章先生見趙家人安靜了,開始出第二題,“第二回,以“月”為主題,無格式要求。”
以“月”為主題的詩,沈淮做過不少。
可比起前世讀的那些詩,可以說平平無奇。
他的詩,也不如祝山卿良多。
不想輸得太難看,只能另闢蹊徑。
這個蹊徑就是做文‘抄’公。
當然不能直接抄,不應景,也容易露餡,但借鑑還是可以的。
很快,他就鎖定了《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正好煙雨樓的窗外,是玉帶河。
碧波瀲灩,主題貼切。
最後的成詩是:玉水湯湯連帝城,波心月影共潮生。流光灩灩千萬裡,何處春波無月明?
【作者有話】原本不想放的,因為沒有這種寫詩的能力,不想貽笑大方,但是想想吧,總不能鬥詩了,連首詩都不給男主留,大家也可以忽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