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2章 逐出國子監

對於沈淮,他們二人早有耳聞。

也從老太君口中聽說,他出身貧寒農家,考中秀才之後才被七叔看中收徒。

謝雲琅和謝雲崢前幾日還跟他切磋過,說此人槍法還行。

如今一見,並非虛言。

的確有兩下子。

但謝雲萊還是故意說道,“六弟,你昨晚沒吃飽嗎?”

“五哥懷疑我放水?”

“你放水了?”

“我有沒有放水,五哥下次試試就知道了。”

“不用下次,我現在就試試。”

“沈兄還要去國子監上課。”

“哎,可惜了。”

“沈某每隔兩日會來演武場,兩日後,可同雲萊兄切磋一二。”沈淮一邊收勢一邊說。

“沈兄爽快,那便兩日後,演武場見。”

卯時兩刻,沈淮回到聽雨齋。

衝了個戰鬥澡,穿戴好衣物,卯時正刻提著準備好的早飯上馬車。

路上,看到不少人策馬而過。

有趕著上衙的官員,有趕著上學的學生。

大家匆匆忙忙。

國子監大門口,監承依舊肅著臉,站在昨天的位置。

三舍外圍,均有差役巡邏。

博士、助教、學正、文書等人集體出動,分散到各處路口,各齋長更是在舍房區域敲鑼打鼓,催促大家進教室。

各齋學生,腳步匆匆,生怕遲到了。

沈淮前腳剛進東一齋,後腳蕭策也來了。

只是他的精神狀態不太好,兩眼困頓。

沈淮開玩笑道,“昨晚偷雞去了?”

“別提了。”蕭策沒精神的坐在位置上,“昨晚課業不合格留堂,回去又被老頭子一通臭罵,氣得小爺我一宿沒睡著。”

說罷,打了個哈欠。

祭酒要整頓風紀,所以學正檢查課業的時候,不會像以前那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嚴上兩分。

所以,蕭策就被留堂了。

不止蕭策,其他齋的學渣,也有不少人被留堂。

他們晚歸,家長就知道他們課業不合格。

脾氣不好的,直接臭罵一頓。

蕭策便是被他爹痛批了一頓,外加屁股捱了兩腳。

白天學習已經很煎熬了,回家還要捱罵,日子簡直不要太酸爽。

“心疼你兩息。”

見沈淮在笑,蕭策直接翻了個白眼。

沈淮收斂笑容,“你要是不嫌棄,可以問我,我雖不才,讓你透過還是可以的。”

蕭策是他入京第一個認識的人,也是第一個進國子監請自己吃飯的人。

看在同一個齋的份上,沈淮也不想看他老是挨批。

學渣只是學習不行,不代表其他方面不行。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說吧,想讓我幫什麼忙?”蕭策突然就支稜起來。

沈淮無語了一下。

不過轉念一想,還真有件事需要他幫忙。

“比鬥那天,喊幾個人來給我助威。”沈淮很乾脆,“這偌大的京城,我就你一個朋友,只能請你幫忙了。”

蕭策心情瞬間美麗,打包票道,“小意思,包在我身上。”

很快,李科和王傳盛進來。

開始點卯。

今日的東一齋,無人遲到、請假。

上午正課結束,沈淮去了自己的舍房,地字二十三號。

房間已被謝不二打掃乾淨,床鋪也鋪得很整齊。

小書桌上,放著筆墨紙硯。

書架上,放著四書和五經,其餘的就什麼也沒有了。

看完房間,沈淮去了小陽臺,空寥寥的,什麼也沒有,倒是隔壁養了不少花卉,此時已經開花。

正當沈淮要進屋休息時,隔壁恰好有人出來。

“章兄?”

見是章秋池,沈淮頗為意外。

章秋池也沒想到,沈淮住自己隔壁。

“我正煮著茶,沈兄要過來坐一坐麼。”

沈淮沒客氣,直接過去。

一進屋,便聞到一股茶香。

“章兄煮的什麼茶,味道很好聞。”

淡淡的,聞起來很舒服。

“這是家裡自產的野山茶,我給他取名為碎玉。”章秋池給沈淮倒了一盞,“沈兄試試。”

衝煮的茶水,呈淺淡的綠,又帶著極淡的霧感。

喝起來,有股淡淡的木香,味道很特別。

“挺好喝的,章兄還有存貨嗎?”

沈淮的直接,讓章秋池詫異了一下,“我這裡還有兩罐,可勻一罐給沈兄。”

“多謝章兄。”沈淮沒想到章秋池這麼爽快,“禮尚往來,我明日帶桂月茶過來與章兄同品。”

茶喝了,茶葉也拿了。

沈淮便沒多留,很快回自己的舍房午休。

下午有一節《周易》。

很多人都覺得晦澀,下課的時候還嘀咕了兩句,可身體卻很誠實,該做的筆記一點也沒落下。

上完課,中間還有一個時辰的自由活動時間。

很多人都沒出去,留在教室裡寫課業。

沈淮亦是如此。

他履行承諾,給蕭策分析題目。

李科和王傳盛看見了,面面相對。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二人動作劃一的看向窗外,太陽已經偏西。

其他人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何曹亮看向章秋池,想知道是什麼情況。

章秋池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蕭策這邊,思路有了,但怎麼下筆卻是個難題。

他看向沈淮。

沈淮兩手一攤,表示只能幫到這裡。

蕭策蹙眉,死盯著沈淮。

沈淮卻莫得感情的說,“你還有一個時辰。”

繩愆廳。

李祭酒召集司業、博士、助教、學正、監承等人開會,討論三舍諸生違規違紀等問題。

針對外舍遲到早退屢禁不止一事,讓大家給出整改建議。

眾人看著外舍的違規違紀匯總,大吃一驚。

外舍學生,人數最多。

二代、各地舉子、關係戶、高價生都有,而違紀最多的也是那些二代,仗著家世好,有父輩恩蔭,便不遵守監規。

其中以東二齋的趙槊‘戰績’最為突出,月遲到累積高達十一次,作業不合格被留堂七次,早退兩次。

成為國子監月違規違紀最嚴重之人,也是破了記錄的人。

這趙槊,不止一個月這樣,而是每個月幾乎都這樣。

其他人也會遲到、被留堂的情況。

但他們會卡著規定,偶爾才踏出紅線,可趙槊不一樣,他幾乎每個月都踩著紅線,處罰後依舊我行我素。

死不悔改!

不僅如此,還箭射新生,並且連射五箭。

沒救了!

眾人齊齊搖頭。

李祭酒等大家表決得差不多了,才做下最後的決定。

“國子監乃培育聖賢之地,向來為朝廷所重、陛下所矚,我等自當恪盡職守,育化育人。

然,外舍竟出如此學生,實乃我等之失。

外舍東二齋學生趙槊,多次嚴重違紀違規,屢教不改,更是無故箭射新生,德行敗壞至此,按監中規訓,理當逐出國子監,以正風紀、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