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章 楊家遭竊

楊子玉低下頭,在看不見的地方笑了一下。

宋穎兒心頭火起。

更煩躁了!

好不容易達成了調解。

楊弘興催著兩方人完成協議。

楊子玉不愧是秀才,拿起筆唰唰兩下,寫了一封調解書。

大意是楊家賠償曹氏女一百兩銀子作為補償。

曹家承諾以後不會再翻舊賬,拿曹氏女死亡的事鬧騰。

曹老頭不認字,只伸手要錢。

宋穎兒昨個才去鎮上逍遙了一天,身上裝著備用的銀子。

掏出一百兩銀票,拍給了曹老頭。

曹老頭大手一揮,在協議書上按了個手印。

此事就算了結。

他領著這次帶來的幾個曹家後生回家了。

楊子玉把癱軟在地的楊婆子攙起來,叫著宋穎兒往家走。

宋穎兒心裡一百個不服氣:

“這件事說起來,他們一點證據都沒有。

憑什麼就得賠他們一百兩銀子!

你們楊家族長可真是的。

胳膊肘往外拐。”

楊子玉扶著老孃,默不作聲。

心說人家族長說的很清楚了。

楊家苛待兒媳,全村的人都看著呢。

就算不是打的,曹氏的死也跟楊家苛待有關係。

這件事真鬧將起來。

楊家宗族的名聲肯定不好聽。

那年輕的後生們娶妻就成了大問題。

楊婆子到現在還沉浸在要被沉塘的恐懼當中,腿軟的一批。

根本沒辦法思考。

想不到當年她想把江氏沉塘。

到這會兒輪到她自己要被沉塘了!

難道是報應?

宋穎兒見他倆都不說話。

猶自氣悶:

“說起來這件事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初要不是我給娘支招。

那曹家早就鬧起來了!

這都過去多久了,怎麼還揪著這事兒不放!”

想了想今日事情始末。

宋穎兒氣不打一處來:

“都是那個楊文浩!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搬弄是非。

這次定不能輕饒了他。

娘,要讓他賠我那一百兩銀子!”

總之。

她那一百兩是不能白花的。

本來她的嫁妝銀子就剩的不多了。

這些天為了查清金傳宗的死和江氏的關係。

她散了不少銀子。

為了想辦法報復回去。

又舍了不少銀子打聽金家的關係。

好不容易才有點眉目了。

轉過頭來讓楊家人坑了一百兩!

這都什麼世道啊!

楊婆子也稍微緩過來一些。

才想起今天這事的始作俑者,正是那個曾經被她捧在手裡的大乖孫!

也是有些氣急敗壞:

“對!

不能放過那小子!

竟然聯合外人來坑害他親奶奶。

我看他是活膩歪了。

回家就把他打一頓!”

一家人踉踉蹌蹌的回到家。

沒能如願找楊文浩出氣,倒是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到了。

楊婆子看著家裡的一片狼藉。

尤其是她的屋子。

被人翻箱倒櫃,東西扔了一地。

床頭他放貴重物品的木箱子,被人用斧頭劈開了。

裡頭僅剩的二十多兩存銀不翼而飛。

還有她的一對銀手鐲,一根銀簪子,也不見了蹤影。

楊婆子整個天都塌了。

“天殺的,這是哪裡來的飛賊啊!

把老孃的東西偷的一乾二淨,連根毛都沒給我剩下啊!”

宋穎兒一看,嚇了一跳。

趕忙去自己屋子看看東西有沒有少。

還好她放的隱蔽,把存錢的箱子塞到了床底下。

並沒有被賊人翻出來。

只是妝臺上放著的一對金耳環被順走了。

她呼了口氣。

正要出去叫村長。

被楊子玉攔住了。

他板著臉從自己書房裡走出來,拿了一本被畫了烏龜的書。

陰沉道:

“是文浩。

他偷走了我的學子文牒!”

大夏對人口管控是非常嚴格的。

普通人若是出門,沒有戶籍沒有路引的話,連縣也走不出去。

但是朝廷對學子們很是優待。

給他們下發學子文牒。

可以自由出入縣府關卡,方便他們外出遊學,拜師訪友。

楊文浩已經退學。

學子文牒也已經被收回去了。

他想外出,除了要拿著自己的戶籍,還要有路引或者文牒。

這回他偷了楊子玉的文牒。

縣城或者府城關卡計程車兵,若是不仔細查的話,是看不出來的。

“你說什麼?”

楊婆子正抱著她碎掉的錢箱子嚎哭。

聽見楊子玉的話,從屋子裡跑出來。

“那個天殺的偷了我的銀錢,還偷了你的文牒。

走!

我們趕緊去追!”

那可是她所有身家了。

可千萬不能被拿走。

可是這件事實在有點丟人。

而且早上曹家人來鬧,在十里村已經人盡皆知了。

要是再知道她孫子偷了奶奶的錢財和叔叔的文牒跑了。

就算楊婆子臉皮再厚。

也覺得丟人。

“快,你倆年輕跑得動。

趕緊去追一追!”

楊婆子著急的攆著二兒子家兩口子。

對於楊婆子的命令,宋穎兒是不太服氣的。

從小她就自作主張慣了,連宋老爹都管不住她。

來了楊家卻要受這麼個沒用的老婆子命令!

但是現在情況確實緊急。

不管楊婆子丟的金銀和楊子玉的學子文牒。

就是那一百兩銀子,她也不能白花了。

於是來不及分辯,趕忙跟著楊子玉出去找了。

可是楊文浩一個十四歲的小夥子,正是有力氣的時候。

又在家做了一段時間的農活,身體鍛鍊的也壯實。

要追上他談何容易!

宋穎兒跑了沒兩步就追不動了。

楊子玉倒是追到了官道上。

但現在是大年初二。

官道上來往的牛車雖多,但都是走親訪友自己趕著的。

根本不可能讓他上車。

楊子玉又是個弱不禁風的讀書人,平時缺乏鍛鍊。

沒多久也便放棄了。

那個文牒他倒是可以補。

但書院和衙門都放了年假。

再開學也是十五之後了。

楊文浩早不知跑去了哪裡?

夫妻兩個垂頭喪氣的回了家。

楊婆子看著滿眼的狼藉。

想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

“這下文浩也走了。

家裡的活誰來幹呢!”

說著就看向了一旁的宋穎兒。

宋穎兒正氣悶著呢。

見狀趕緊搖頭:

“我是不可能幹的。

我從小就養尊處優,都是丫鬟婆子伺候。

可不會做活。

而且我還要張羅玉郎拜師的事呢,沒空!”

楊子玉一聽她能幫著拜師,自然是向著媳婦的。

“娘。

說起來這件事也是因你而起。

現在文浩走了,你就再受幾天累吧。

等兒子中了舉,一切就都好了。”

楊婆子也知道這簍子是自己捅出來的,認命的嘆氣,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