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2章 收復香港澳門

田虎和清廷的欽差在交戰的交界線上與李世賢見了面,讓李世賢看了聖旨,李世賢才知道這不是個玩笑。

兩天間,李世賢讓出一條通道,讓清軍和官員退到紹興府,與清軍一起派人護送欽差到台州府交接。

田虎將舟山群島俘獲的軍艦交給李世賢,第二天上海俘獲的軍艦也送到寧波,交給了李世賢。

李世賢雖然是太平軍領軍的大將,但今年只有26歲,對“豐南號”這樣眼花繚亂的操作簡直一臉懵逼,可是,送上手的好處不要白不要。

田虎知道李世賢是李秀成的堂弟之後,將沈雲峰給李秀成的信交給李世賢,讓他交給李秀成。

李秀成沒來寧波,沈雲峰也不會來寧波見李世賢,所以,兩軍匯合之後,從舟山直接殺到廈門。

李世賢將信快馬送給了堂兄李秀成,李秀成開啟信一看,寥寥數句。

“寧波等地乃是給你的後路,好好經營,營造船隻,成立水師。若此處被洋人所佔,我必殺你。”

李秀成少年得志,此時尚不知“豐南號”北上的戰績,看了信之後,冷笑了幾聲,但還是覆信給李世賢,讓其經營好寧波等地。

解決了英軍留在廈門的幾隻小卡拉米之後,在廈門宣佈了和上海一樣的政策,由當地清廷官員接管租界,領事權利只限於領事館。

到了珠江口,廈門、上海和京城的資訊也抵達了廣州,廣州英法聯軍開始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京城鉅變的細節,也沒等到遠征軍的返回或者信使。而是等來了“豐南號”艦隊對香港、澳門的封鎖。

陸地上,接到電報通知的“豐南號”安保隊第四師已經從粵西趕到廣州,在陸上已經將廣州包圍。

半日的激戰,在香港和澳門駐紮的十餘艘外國軍艦戰敗,一部分吃水淺的蒸汽輪船逃入珠江口溯流而上。

隨後,“豐南號”艦隊封鎖珠江口,安保隊員荷槍實彈先後進入香港和澳門,宣佈收回香港和澳門,解除當地外國人的所有武裝。

對於香港和澳門,沈雲峰有著別樣的考慮,此時的海南島遠離航線,基礎設施也差,並不適合作為國際自由港。澳門與香港已經由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發展了一段時間,有一定的基礎作為國際自由港。

當整齊劃一的安保隊員帶著火炮進駐香港和澳門,展示了中國人的軍威,兩地的外國商人都目瞪口呆,他們眼中孱弱的中國什麼時候有了這樣一支士氣高昂,裝備先進的軍隊了。

而且英法遠征軍兵敗的訊息已經傳來,安保隊高調進入香港和澳門這也印證了這一訊息。

接管了兩國設在當地的軍營和治安管理機構後,欽差大臣釋出了安民告示。清政府允許各國商人繼續在澳門和香港行商,各國商船和貨物將受到法律保護,合法取得的地契依然承認。

沈雲峰的計劃裡,香港和澳門將開闢為國際自由港,允許任何國籍商船停靠,貨物在香港、澳門境內免收海關稅。

香港和澳門的管理將設定兩套機構,一套機構由清政府任命,負責管理律法、治安、稅務、民政等應由官府管理的事務;另一套機構聘請海內外人才設立香港公司和澳門公司,負責管理土地規劃、開發,工商事務、碼頭事務等等。

香港公司和澳門公司按照沈雲峰的構想是豐南號、清廷、洋人各佔三分之一,便於權力不落於洋人,但是能學習和吸收洋人的國際貿易的經驗,同時能讓外國人安心來香港澳門行商。

香港公司和澳門公司招聘公告也同時貼了出來,優先聘請原香港和澳門管理機構中非政府官員的行政技術人員。

不少英國人,尤其葡萄牙人都準備長期呆在東方發財的,家眷都帶了過來,在這裡置辦了房屋,如果要這時候回國,損失很大,所以有些人就應聘了,稱為香港公司和澳門公司中的職員,

這些人在很多港口都混跡過,都有一些專長,這正是“豐南號”和中國需要對接世界所需要的一些知識。要把香港和澳門打造成國際港,就必須學習人家的經驗。

沈濤濤已經從工商部選拔了一批年輕的學校畢業生和一些資深的管理人員從欽州坐船送到香港和澳門來。

爬上了太平山頂,沈雲峰遙看後世的維多利亞灣,近處的香港島也只是剛剛興起,遠處的九龍還是一片農村。沈雲峰迴憶穿越前曾經來過這裡,在太平山頂遙看香港的繁華,歎為觀止。

現如今,這裡是一張白紙,自己總不能讓這裡依然是一片農村留給後人吧。

指著後世叫維多利亞灣的海灣,沈雲峰對著管越說:“這裡叫九龍灣,記下來,九龍興旺,九龍獻瑞,為我中華興旺,為我中華獻瑞,腳下這座山以後就叫興中山。

未來的欽州和防城依然是對外不開放的,香港和澳門將是“豐南號”對外的視窗,吸收來自國外的人才和技術,以及資金。

廣州圍而不打,清廷正式的公告已經送達:英法公使及將領額爾金、葛羅、格蘭特、蒙託邦四人帶領士兵侵略我國,造成我國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已在京城伏法,其餘將領及士兵已投降。

念爾等在廣州未造過重殺孽,額爾金等人主犯已經伏法,新帝即位,網開一面,凡投降者,留其一命,執迷不悟者,必得一死。限爾等三日內投降。

公告裡面沒有寫咸豐帝被他們追逐中身亡,要儲存一些臉面,但是給英法的外交照會還是會寫的,這是殺了公使的正當理由,公使驅兵捉拿一國之君,已經失去了公使的身份。

廣州留守的英法聯軍看看珠江裡的艦隊,再看看城外的軍隊規模,最終還是開門投降。

安保隊四師進城,師長黃金寶代表中國納降。兩廣總督勞崇光接手廣州城的管理。

隨著廣州城英法軍隊的投降,逃竄到珠江水系裡的英軍的蒸汽輪船一一也開始投降,全部被安保隊拖到香港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