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眾人後,覃芊落稍作思索,眼神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最終只留下了瑤光一人。
瑤光微微頷首,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著忠誠與堅定,彷彿燃燒的火焰,熾熱而永不熄滅。
緊接著,三人神情肅穆,腳步匆匆,朝著城樓的方向快步趕去。
她們的背影在月光下被拉得長長的,透著一種堅定與決然。
那背影,猶如三把利劍,即將衝破重重迷霧,直面即將到來的風暴。
此刻,城樓之內,仿若被一層無形的陰霾所籠罩,氣氛壓抑得令人幾近窒息。
太上皇正襟危坐在主位之上,身姿雖依舊挺拔,可那微微緊鎖的眉頭與不時輕顫的手指,卻洩露了他內心的焦灼。
身旁一眾親信,有的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紊亂。
有的呆坐一旁,眼神空洞卻又透著掩飾不住的憂慮。
還有的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話語間滿是擔憂與不安。
儘管先前暗衛如疾風驟雨般快馬加鞭傳來訊息,話語間言之鑿鑿,表明諸事順遂。
可眾人心中那股擔憂的情緒,恰似在心底紮根的藤蔓,肆意蔓延,怎麼也揮之不去。
無奈之下,眾人只得默默圍坐在一起,目光緊緊鎖定在城樓的入口處。
彷彿只要目不轉睛地盯著,便能早些盼到那翹首以盼的歸來身影,好似那入口處承載著他們全部的希望。
時間在這份焦灼的等待中,緩緩流逝,每一秒都彷彿被拉長。不知不覺間,已然過去了兩辰半之久。
天邊,晨曦如薄紗般悄然泛起,微弱的天光給這原本壓抑得如同黑夜的氛圍,染上了一抹若有若無的亮色。
然而,這絲亮色並未給眾人帶來多少寬慰,反而更添了幾分緊張與期待。
就在這時,鐘鼓樓傳來陣陣悠揚且莊重的報時聲,那聲音在這寂靜得近乎死寂的清晨裡,如同洪鐘般格外清晰。
一聲聲撞擊著眾人的心房,每一聲都彷彿在催促著時間的腳步,又似在叩問著眾人懸著的心。
眾人聽聞,精神皆是為之一振,迫不及待地抬眼望去,只見覃芊落等人終於出現在視野之中。
見覃芊落與蘇錦韻並肩而歸,且二人周身並無絲毫打鬥的凌亂痕跡,眾人高懸在嗓子眼的心,這才稍稍落下了些許。
猶如緊繃到極致的弓弦,微微鬆弛了幾分。那原本因緊張而僵硬的面容,也有了些許舒緩的跡象。
然而,待看清兩人臉上那嚴肅得彷彿被冰雪封印的神情,剛剛稍有舒緩的心,瞬間又被高高提起。
好似被一隻無形且冰冷的大手,狠狠揪住,懸在了半空之中,讓人的心瞬間又沉入了無盡的忐忑與不安。
太上皇只感覺心中的不安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浪高過一浪地翻湧著。
一種難以言喻的不祥預感,如陰霾般迅速籠罩了他的心頭,讓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彷彿預感到了一場即將來臨的風暴。
覃芊落穩步走上前來,每一步都邁得沉穩而堅定,可她的神色卻凝重得如同揹負著千鈞重擔。
她深吸一口氣,將事情的前因後果,條理清晰卻又字字沉重地細細道來。
她的聲音在這寂靜的城樓內迴盪,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沉甸甸的分量,砸在眾人的心上。
太上皇靜靜聽著,隨著覃芊落的講述,他的面色愈發凝重。
從最初的難以置信,到漸漸的震驚,再到最後的痛心疾首,各種複雜的情緒在他臉上交替浮現。
當覃芊落的話語落下,太上皇只覺腦中“嗡”的一聲巨響。
彷彿有無數驚雷在腦海深處接連炸響,震得他一陣眩暈,思緒瞬間陷入了混亂。
他的身體微微顫抖,雙手緊緊抓住座椅的扶手,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彷彿想要藉此穩住自己搖搖欲墜的心神。
一旁的太后聽聞,原本紅潤的面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宛如冬日裡的殘雪,毫無血色。
整個人如遭雷擊,身形一晃,險些站立不穩。幸虧身旁的嬤嬤眼疾手快,趕忙上前攙扶,才勉強穩住了她搖搖欲墜的身軀。
太后的眼中滿是驚恐與難以置信,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卻又被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哽在了喉間,半晌說不出話來。
寧辰星,自小便是個性格內斂、沉靜如水的皇子,那性子活脫脫隨了他那溫婉賢淑、知書達理的母妃。
在宮中的歲月裡,他每日醉心於書籍字畫,沉浸在那翰墨書香與詩意盎然的世界之中。
無論是清晨陽光灑在書頁上的靜謐,還是黃昏餘暉映照在畫卷上的絢爛,都能讓他忘卻塵世的喧囂與紛擾。
一副與世無爭、恬淡悠然的模樣。
太上皇對他寵愛有加,在眾多皇子公主之中,除了那尚在懵懂年紀、天真爛漫的最小六公主,便數他深得太上皇的歡心。
太上皇常常將他帶在身邊,教導他為人處世之道,期許他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太后亦是心地仁厚之人,加之太上皇子嗣並不繁多,故而她對宮中的每一個孩子,皆愛護備至,視作掌心的明珠,悉心呵護。
在她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寶貝,都值得她用全部的愛去關懷。
寧辰星在她的呵護下長大,那乖巧懂事、溫文爾雅的模樣,早已深深印刻在她的心中。
在他們的記憶中,寧辰星一直是那個乖巧懂事、醉心於文雅之事的孩子。
無論是吟詩作畫時的專注,還是與人交談時的謙遜有禮,都讓人感受到他的溫和與善良。
他們無論如何絞盡腦汁,也無法將那個熟悉的身影,與對皇位心懷窺視的野心家聯絡在一起。
這突如其來的訊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重重地擊在了他們的心間。
讓他們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彷彿整個世界在這一刻都崩塌了一般。
太上皇乍聞這石破天驚的噩耗,只覺天旋地轉,彷彿整個乾坤都在瞬間顛倒。
雙腿恰似被抽去了精鋼般的支撐,綿軟無力得如同一團敗絮,身形劇烈一晃,重重地向後仰跌。
“砰”的一聲,狠狠砸在身後那雕工精細、彰顯著皇家威嚴的太師椅上。
沉悶的聲響在寂靜的城樓內迴盪,彷彿敲打著眾人緊繃的心絃。
剎那間,歲月的滄桑以一種摧枯拉朽之勢,無情地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整個人彷彿在這一瞬間被時光無情地拖拽,瞬間蒼老了不止十歲。
面容憔悴得仿若深秋飄零、飽受風雨侵蝕的枯葉,滿是溝壑與疲憊。
眼神中除了無盡的沉痛,更添了幾分對未知陰謀的恐懼與茫然,恰似陷入絕境的困獸。
太后亦是滿心的驚惶與迷茫,思緒如一團亂麻,千頭萬緒卻理不出絲毫頭緒。
她實在難以想象,那個自幼在她慈愛目光下成長,一貫乖巧伶俐、溫潤如璧的孩子。
究竟遭遇了何種難以言說的變故,才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令人匪夷所思的變化。
然而,細聽覃芊落那條理清晰卻又令人膽寒的言辭,如今的寧辰星儼然已被一股神秘且邪惡的力量所掌控。
早已不再是昔日那個熟悉的、讓她疼愛的孩子。
但這接踵而至的疑問,如同重重陰霾,壓得她喘不過氣來:那玉影的師父究竟是在何時。
運用何種神不知鬼不覺、詭異至極的手段,悄然佔據了寧辰星的軀殼?
更為揪心的是,還有沒有哪怕一絲渺茫的希望,能讓寧辰星掙脫這邪惡力量的桎梏,重新迴歸到往昔那個純真善良的模樣?
太上皇強忍著內心如洶湧海嘯般的波瀾,極力迫使自己鎮定下來。
而後緩緩閉上雙眸,試圖從記憶的浩渺長河中打撈起每一個可能的蛛絲馬跡。
思緒悠悠回溯,自賢妃沈靜柔香消玉殞、溘然長逝後,寧辰星便如遭雷擊,緊接著便身染重病,臥床不起。
那一場病,彷彿是一道無盡的黑暗深淵,將寧辰星無情地吞噬,折磨得形銷骨立。
待他歷經艱難,好不容易從病榻上掙扎著醒來,整個人卻如同被抽去了靈魂,變得沉默寡言。
往日眼中熠熠生輝的靈動光芒,已然黯淡得如同即將熄滅的燭火。
當時,太上皇只單純地以為,是賢妃的驟然離世,對寧辰星而言,宛如天塌地陷。
孩子一時間深陷悲痛的泥沼,難以自拔,故而才變得少言寡語,整日沉浸在哀傷的陰霾之中。
然而,如今細細覆盤,諸多疑點如浮出水面的礁石,一一清晰呈現。
恐怕就在那時,玉影的師父便已趁寧辰星身心俱疲、意志薄弱之際,如鬼魅般悄然潛入。
以一種陰狠毒辣、不為人知的邪惡手段,鳩佔鵲巢,佔據了小五的身體。
想到此處,太上皇的心彷彿被一隻冰冷且有力的大手緊緊攥住,越收越緊,沉重得幾乎讓他窒息。
此事實在太過詭異離奇,彷彿被一層濃重得化不開的迷霧所重重籠罩。
令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卻始終無法穿透迷霧,看清那隱藏在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