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臉色平靜,回道:“當年二哥說得很清楚,統一扶桑,再投降大明。如今你已擁有整個扶桑,卻要對大明動武,就算在情理之中,也是太過分了。”
豐臣秀吉愣了半晌,問:“難道你不想替信長報仇?”
德川家康說:“都忍上了這麼多年,再忍忍不就都過去了嗎?大明太大,我不認為你能輕易成功。”
豐臣秀吉笑了笑,說:“當年我攻打大明,所向披靡。你不必對我沒有信心。”
德川家康想了想,說:“如果你真的想贏,就算不加上我,也能行。”語氣一轉,說:“但是我或許該勸勸你,不應該先攻打高麗,像前次一樣,去取大明的江南。在那裡站住腳了,再慢慢蠶食整個大明。”
豐臣秀吉沉默了好一會,回答:“我不能接受。”
德川家康問:“為什麼?如果不這樣,你的勝算很小。”
豐臣秀吉說:“我已經老了,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消耗。如果慢慢來,恐怕這輩子,我都等不到大仇得報的那一天。”
德川家康還是勸道:“兵法上的道理,本就是避實擊虛,避強就弱。在這上面,你應該比我懂得多。你的敵人本就只有大明一個,為什麼還要惹上高麗?那裡的民風可是很硬朗的。”
豐臣秀吉說:“如果我直接攻打大明的京城,更沒有贏的希望。若能打下高麗,起碼會有6、7成的機會。”
德川家康說:“就因為你準備同時面對兩個敵人,又是最難的異國遠征,我賭你連高麗都打不下來。”
豐臣秀吉問:“你是不是因為擔心,同我一起攻打大明,會遭受嚴重損失,才故意這麼說的?”
德川家康冷靜地說:“你是個聰明人,有些東西無需我告訴你。尤其是關於怎麼打仗的。”
豐臣秀吉想了想,說:“我們解放軍有槍有炮。大明人和高麗蠻子都沒有我們先進。我有信心拿下高麗,只要你肯跟著一起幹。因為你也是個聰明人。”
德川家康說:“我更願意服從二哥的遺願。”
豐臣秀吉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但還是儘量和氣地說:“當年二哥曾經說過,武士道的精神就是‘亮刀’。無論對手有多麼強大,都應該勇敢地亮出刀,衝上去。哪怕註定不敵,也得這麼做。”
頓了頓,又說:“而你當時竟然說了是‘忍’。雖然也又幾分道理,但作一輩子縮頭烏龜會好受嗎?無論是成是敗,這一次我都要去攻打大明。如果不這麼做,我甚至會喪失活下去的興趣。不能去替好兄弟報仇,活著有什麼意義?就算真的失敗,起碼也能得個心安。如果要忍著,不去做,倒不如馬上讓我去死。”
德川家康目光變得堅毅,一字一頓地說:“如果我知道的情報沒有錯,大哥應該就是被你害死的。你口口聲聲說,要去為二哥報仇。那我是不是也該,為了大哥,向你報仇,而不必忍著。”
豐臣秀吉的臉色更加陰沉,說:“原來你早就知道了。不錯,人是我害死的。但不都是為了能向大明報仇嗎?當初,我們可是一起發過誓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