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袁紹奪取冀州。
在袁紹返回之後,冀州牧韓馥聽說袁紹缺少糧草,韓馥則派人向袁紹送錢送糧。
結果讓袁紹的謀士逄紀看到之後非常氣憤的對袁紹說:“大丈夫縱橫天下,怎麼能靠著吃別人的糧食活著,冀州是錢糧廣袤之地,將軍為什麼不直接將此地拿下?”
“我也想拿下冀州啊,但奈何苦無良策。”袁紹聽到後並沒有惱怒而是十分誠懇的說道。
“將軍可暗中派人與公孫瓚修書一封,讓他派兵夾攻冀州,到時候公孫瓚一但出兵,韓馥本就是膽小無能鼠輩必定請將軍主事”冀州,到時候冀州不就是將軍的囊中之物了?”逄紀對袁紹建議道。
袁紹聽後大喜立馬修書派人去找公孫瓚,公孫瓚剛拿到手時有些猶豫,可是想了想還是決定派兵了,畢竟冀州可是錢糧豐饒之地,若是取下打異族的錢糧裝備可是用都用不完啊,哪能像現在的幽州一樣。
可是袁紹此刻卻派人偷偷的告訴韓馥,公孫瓚要起兵來打他了。
這可把韓馥嚇了一跳,連忙派人找來了荀諶和辛評這兩位謀士過來商議。
然而荀諶到來卻勸韓馥立馬去找袁紹,兩人就跟商議好了似的一個計策,完全不想別的。
韓馥怎麼可能知道這時候的世家的心裡早就全都歸屬到袁紹那裡了,畢竟袁紹最喜愛的兒子袁尚要娶一位世家大族的女兒了,河北的世家大族早已經以袁紹為主了。
這時候只有寒門出身的耿武對韓馥勸說道:“袁紹能在這裡安心的生存著還是靠的仰仗我軍鼻息,袁紹不過是如同一個嬰兒罷了,只要我軍絕了他的奶他立馬就能餓死,讓他來結果冀州這不是給他成事的機會嗎?”耿武算是十分具體的跟韓馥形容了當前的局勢,完全不推薦韓馥讓袁紹過來接管冀州。
可韓馥不這麼想,完全以一副老儒家思想的口吻說道:“我本來就是袁家門吏,才能這一方面更是不如本初,自古以來就是擇其賢者而讓之,先生為何如此嫉妒賢能之士?”
氣的耿武恨不得呼他兩巴掌,這不就是我為你著想你問我我為什麼為你著想嗎?這人說話真是一點腦子都不帶嗎?氣的耿武直接走了。
然後耿武暗地裡聯合關純埋伏在城外準備先弄死袁紹來一個先斬後奏,這樣韓馥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可是令二人沒想到的是,袁紹手底下的能人居然這麼多,這倆倒黴蛋子最後讓顏良、文丑一人一個都砍死了。
袁紹入主冀州後,封了韓馥做了奮威將軍,用田豐、許攸、逄紀、沮授分別瓜分了韓馥的權利,最後讓韓馥成了光桿司令。
韓馥在家中日思夜想悔不停耿武計策 ,到最後懊惱無比,居然拋家棄子去投奔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這裡說到公孫瓚那裡在得知袁紹取得冀州後派遣他的弟弟公孫越來找袁紹欲瓜分冀州,可袁紹這時候卻反悔了,直接推脫的說你還差點意思,這件事我得跟你兄長商議。
結果人家剛走到半路,他提前找好的人扮演著董卓的手下,直接半路掩殺,邊殺邊喊自己是董卓的麾下,這不是純純掩耳盜鈴忽悠二傻子嗎,最後公孫越還是死在了袁紹的手底下。
董卓遠在長安,他手得多長才能伸到這裡啊,董卓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果然成了大反派之後啥壞事都得是他做的。
不過公孫越還是有幾個隨從逃了回去稟報給公孫瓚。
公孫瓚大怒說道:“之前袁紹誘我起兵攻打韓馥,如今又詐董卓射殺吾弟,此仇如何不報。”
隨後公孫瓚盡點本部精銳奔赴冀州。
袁紹得到訊息後也派出兵馬去抵抗公孫瓚,不過袁紹這時候的兵馬非常薄弱精銳之師皆為之前本部將士,但奈何數量極少,要不然的話早就直接硬奪冀州了,畢竟韓馥手底下能人壓根沒幾個,比較強的還難出頭,尤其是我們的張郃,後來的河北四庭柱。
現在居然因為韓馥膽弱不敢打仗導致一點軍功都沒攢到,不過這一次終於有他出場的機會了,隨著袁紹一同討伐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