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6章 北宋經濟課3

“而到了宋朝的時候,一些草市因為交易時間的被放開,甚至逐漸演變成為居民點,人多了,這裡是不是就變成了村子?變成了鎮子甚至是縣城?然後這些緊靠著這裡的草市是不是就又變成了新的商業區,又擁有街道了?”

易梅舉例道,“舉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在史料當中也有記載的,那就是鄂州的南草市,因為長江水運興起,最後變成了沿江數萬家的規模。”

“剛開始交易的就是水產品或者是鹽、酒等生活必需品,漸漸的人多了,這裡就擁有了飲食服務設施,這裡完完全全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商業綜合體,就像是後世的商城商場一樣。”

“可以吃喝玩樂,也可以做生意,往來之盛,大家也可以想象到。”

隨著易梅的述說,大家也可以想象到這一幅畫面,而《清明上河圖》雖然不是草市,但大家也可以從這裡衍生到那一幅景象。

很快易梅也播放了一小段影片。

這一段影片是直接去草市那邊拍攝的,兩側小販叫賣聲絡繹不絕,河上的遊船也是往來不息,草市上人頭攢動,甚至聽見有一個商人在和另一個人在談論去哪裡倉儲比較便宜……

天幕下

(哎呀,那不是我?竟然拍到我了!)

(哈哈哈,雖然只是拍到了身影,但也看得出那不是我嗎?)

(要還是和唐朝的時候,那哪能夠這麼快活?)

……

天幕上的彈幕一下子就被宋朝人鋪滿了。

鮮少有人忿忿的,因為能夠發彈幕的朝代肯定也是能夠看到天幕的,他們敢說遲早他們的朝代也是會有所改變的。

誰不希望自己的日子變得更好?就連君主都希望自己手裡有多點銀子。

不過那些已經有草市等等的朝代也並不著急,能夠賺銀子的方法現在真的也不少。

“商業環境一放開,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湧入,各地的商人甚至是外地的胡人都湧入其中……”她的棍子輕輕的指著《清明上河圖》當中的一角。

在這裡大家甚至看到了貿易往來頻繁的胡人駱駝隊。

天幕下的人眼睛一亮,完全找到了開啟這一幅畫的正確方式。

“根據記載,在北宋熙寧年間,朝廷的財政收入,農業稅跌到30%左右,到了南宋淳熙年間,非農業稅甚至於高達85%,所以這麼多朝代,宋朝是唯一一個商業稅超過農業稅的朝代。”

易梅說道。

坐在下方的宋朝皇帝臉上與有榮焉,總算是找回了一些自信。

“先不論別的因素,就單單討論總的農耕面積,到了宋朝的時候,肯定是比唐朝的時候多的。”

易梅說到了這裡,嚴肅的臉上也有了一些微妙的笑容。

朱清谷好像是品味到了什麼,比如說土地兼併之類的,宋朝一開始的耕地面積肯定是最多的,然後到了後面不增反減,又或者是一些田地被侵佔,甚至是就連廂軍或者是禁軍屯的田都被強買強賣等等。

這種事情不僅僅是宋朝,在除了什麼朝代都屢見不鮮。

“之前大家也看過工業革命相關資料,是什麼能夠催生科技發展?同樣也是利益,而現在耕地數量的增多,同樣促使農耕工具和技術提升。”

“效率的加快使得手工業和商業發展,也因為宋朝汴京城的地理位置等原因,遠端運輸業也開始繁盛,這會帶來什麼樣的變革?”

易梅的語氣輕輕,引導著大家想到下面的答案。

下面的人已經異口同聲的說了出來——

“交子”、“會子”、“錢引”……

“沒錯!”易梅點點頭,“當時所使用的貨幣還是銅錢鐵錢等等貴金屬貨幣,但是大宗交易攜帶這麼多的錢幣不方便,在交易當中就漸漸的就出現了另一套商業信用機制。”易梅讓大家看向了螢幕。

上面出現的就是相關的記載片段,裡面提到的有交引、茶引、鹽引、香藥引等等的信用工具。

然後這些東西就漸漸的發展成為了一種新的東西——匯票。

最後就是交子的誕生。

“這個時候也因為很多跨地區甚至是跨國的交易,官方建立了健全的金融機構,這種機構被稱作是‘廠務’,在《清明上河圖》當中也有體現,就在這寫有一個‘解’字的地方。”

她又一次把清明上河圖給放了出來,這一回誰都看得分明。

坐在下面的人也並不說話,因為易梅說的就是他們的日常,而對於唐朝這邊的官員來說就是看個新鮮。

坐在下面的朱清谷其實也覺得現代的很多存在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雛形,幾千年的發展下來,除了社會制度不變,在其他挺多方面都是有變化的。

剛開始看小說的時候,就看到每一個穿越的人要煮鹽要閹豬,其實閹豬在春秋時候就有了,那個時候的古人就知道閹豬會變得肥美。

煮鹽的辦法也是早就有了。

後來朱清谷才知道為什麼古代的人就算是知道閹豬可以讓豬變得肥美,也不怎麼吃豬肉,是因為古代的豬種不一樣。

現在的豬之所以味道沒有那麼腥臊,是因為經過專門培育的品種。

還有煮鹽,之所以古代不大肆煮鹽,是因為煮鹽要柴火,在以前哪塊地不是地主老爺的?

就算是野外的樹木也是官家的,有一些朝代還有休伐期,當然也不是什麼地方的樹都不能砍,總之煮鹽耗費的柴火併不少,到了後面都變成了曬鹽了。

其實古人夏天熱的時候也不是一直穿著長衫,在家裡的話穿著也還是比較清涼的……

而朱清谷可以穿梭到各個時候之後知道的知識也越來越多。

現在回頭想想,感覺第一次穿梭時空,前往唐朝的時候小心翼翼的他們還是挺有意思的。

上面的易梅不僅僅是講述了這些內容,還繼續從圖裡拓展北宋的一些經濟特質。

之前是水運網路,後面是街市,然後就是便攜貨幣……樁樁件件,一起構成了北宋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