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歷史謎團——建文失蹤之謎5

“與此同時,皇宮當中燃起了一場大火,朱棣趕來的時候,看見大火當中只有朱允炆的皇后馬皇后的焦骨,而朱允炆不知所蹤。”

“朱允炆到底去了哪裡?我們繞了這麼大一圈,終於開始探討朱允炆這個人的最終命運。”

“這個問題大概朱棣比我們還要著急,剛剛進入金陵的他比誰都怕朱允炆突然間揮臂一振,以正統的名義起兵來攻打他,所以就開始到處搜尋朱允炆的行蹤。”

“但是沒有。他稱馬皇后的屍體是朱允炆,並且以天子禮葬之。”

“關於惠帝朱允炆的下落,後人也一直都眾說紛紜,一般來說脫離不了這三種猜測,一是朱允炆真的死在皇宮那場大火當中,朱棣只是不想揹負弒侄的名聲,說他流竄在鄉間,但既然這樣的話,根本沒必要用別的屍體冒充朱允炆,並且以天子禮葬之。”

“當然也有人懷疑,朱棣這就是故佈疑陣,畢竟什麼事情都太過於直白的說出來,天下人根本不信,如果惠帝沒有下葬,他也沒有辦法登基,惠帝下葬了,即便是朱允炆回來,也不會再是建文帝。”

“還有人說這裡在利用朱允炆的死在做文章,看看南方的水渾濁不渾濁,會不會有人以朱允炆的名義揭竿而起,就像是釣魚,放了個一個餌料下去,看誰咬餌。”

“第二個則是朱允炆真的沒死,而是利用皇宮的地道離開皇宮,到了外面,感慨太祖朱元璋曾經做過和尚,也剃度出家成為了和尚,從此不問世事。”

“不過明朝的戶籍制度是很嚴格的,朱棣剛登基就開始進行了人口普查,當和尚也需要度牒以及戶籍的,所以這一條可能性太小。”

“最後一條則是說朱允炆很有可能出海,但是當時的出海危險十分的大,況且要成功逃脫朱棣的追捕,到達出海的港口,可能性太小。”

“況且和朱允炆一起失蹤的還有朱允炆的兩個兒子,難道他們也同朱允炆一起出逃?目標會不會太大了。”

“以後還有說法說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去尋找朱允炆,可是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在位的皇帝已經是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在位了,如果目的真的是為了尋找朱允炆,那還有意義嗎?”

“歷史如浩瀚雲煙,轉瞬即逝,是非成敗只由史書書寫。”

“這些歷史謎題,即便是到了千年、百年後的現在依舊有人試圖尋找真相,這就是歷史的意義和魅力。”

“好了,我是你們的主播朱清谷,這一期我們就在這裡結束了,喜歡的點個小心心。這一期沒有下期預告,因為我們下一週將按照熱搜關鍵詞選擇主題直播,不過我覺得下一期會非常的有趣……”

她的眼神意味深長起來,“最近有些關鍵詞的熱度飆升哦~”

[歷史總是讓人著迷的。]

[透過歷史的記載,有的時候總感覺可以和老祖宗對話一樣。]

[千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的依舊是同樣的月亮。]

天幕下的人看過朱家叔侄相殺,又看看這場戰爭中死的更多都是普通人,都難免唏噓。

現在看見這句話,又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月亮還是這個月亮,千年後的人也和千年前的祖宗們一樣看著,也同樣寄託著情感。

心中纏繞的愁思也盡數消散去,只有心胸間的一陣豁達。

“也不知道子由如何了。”被貶謫到密州的蘇軾想著晚上的月亮,又看看晴空白天,那些人又開始了自己的活計,但因為天幕帶來的改變始終是不一樣了。

有些不識字的農人甚至聽著天幕上那女子的口音轉換過來的話,比對著天幕上的字,也會了一些字,很是高興。

同他一樣的,也有許多被這句話觸動的文人,馬上就開始詩興大發了。

朱清谷下播之後,看了看直播時長,現在真的是越來越長了。

其實朱允炆失蹤沒有什麼好講的,但靖難這件事情和朱允炆失蹤是分不開的,朱清谷也很願意講清楚前因後果。

看到直播間彈幕很多正面的反饋,朱清谷也很高興。

今天正好星期天了,今晚上的老師請假,所以今晚上沒有課。

朱清谷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

而在天幕關閉的時候,永樂朝,朝堂之上突然間一片寂靜,如死一樣。

大家心裡都各自有著各自的小九九,也不敢看上面的皇帝。

直到朱棣輕咳了一聲時候,大家又開始恢復了之前的該上報就上報,該沉默就沉默,今天的朝堂出乎意料的和諧。

晚上,洗完澡就躺在了床上,朱清谷開啟了手機短影片。

於是很多時空,大家因為白天的事情有所感開始賞月的時候,天幕又出現了。

“天幕又來了,高兄,今晚上看來是不能賞月了!”唐朝時候,李白舉著手中的酒杯大笑道。

“何妨,不過是先後的問題,這天幕是個好東西,佐酒慢賞,也和賞月一樣!”高適亦是哈哈大笑。

其他人也是一陣贊同。

天幕之上很快就播放了一棵參天大樹的畫面,黃澄澄的枝葉實則是秋意太濃,落了寺廟的一地,往來的行人如織,都在對著這一棵參天古樹讚歎,還有拿著手中的一個小方塊對著那樹木。

眾人還來不及問那是何物,天幕之上就已經出聲。

【1400年,這一棵李世民為長孫皇后栽的銀杏樹依舊聳立著。】

【這一棵銀杏樹,見證過上千年的帝后恩愛,也見證過許許多多的故事,現在依舊見證著國泰民安。】

天幕當中滾過許多話,現在天幕能夠到達的地方,大家都知道那個叫做彈幕了。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太好哭了,長孫皇后和李世民,年少夫妻,相互扶持,奈何她卻早亡……]

[要是李承乾跑來這棵樹這裡哭,不知道讓李世民多心疼。]

……

看到彈幕上說長孫皇后早亡,李世民一下子就提起了心,“叫太醫來好好看看。”

長孫皇后看到那棵樹,唇邊一直帶著笑的,看到李世民著急的不行,趕忙安撫他,“哪裡就這樣急了?”

“你向來有氣疾,萬事小心為上。”李世民又說。

“這天幕上又說到了高明,也不知道後事如何。”長孫皇后又有些擔心。

李世民安慰道,“有朕在,況且高明的老師也都是大儒在世,高明為人也得群臣喜愛和推崇,優待手足,必然不會有什麼壞事的!”